佛弟子文库

入法界体性经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入法界体性经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尔时,婆伽婆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尔时,文殊师利童子于夜初分来诣佛所,到已,在佛别门而立。是时,如来住于三昧。尔时,世尊从三昧起,见文殊师利童子住别门外,见已告言:「文殊师利!汝来,汝来,入内莫住于外。」

尔时,文殊师利童子闻佛告已,白佛言:「善哉!世尊。」即诣佛所,到已顶礼佛足,却住一面。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童子:「汝可就坐。」时文殊师利童子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向佛合掌,却坐一面。

于时,文殊师利童子白佛言:「世尊!今者世尊住何三昧,而从起耶?」

佛告文殊师利:「有三昧名曰宝积,然我于时行此三昧,而从彼起。」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以何因缘,名此三昧为宝积耶?」

佛告文殊师利:「譬如大摩尼宝,善磨莹已安置净处,随彼地方,出诸珍宝,不可穷尽。如是文殊师利!我住此三昧,观于东方,见无量阿僧祇世界现在诸佛、如来、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如是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如是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我皆现见,是诸如来住此三昧为众说法。文殊师利!我住此三昧,不见一法然非法界。文殊师利!又此三昧,名实际印。若有纯直男子、女人,行此印者辩才不断。」

文殊师利言:「世尊!我有辩才,修伽陀我知辩才。」

佛言:「文殊师利!汝云何知辩才?」

文殊师利言:「世尊!譬如彼摩尼宝不依余处,还依宝际而住。如是世尊!一切诸法更无所住,惟依实际而住。」

佛复告文殊师利:「汝知实际乎?」

文殊师利言:「如是世尊!我知实际。」

佛言:「文殊师利!何谓实际?」

文殊师利言:「世尊!有我所际,彼即实际,所有凡夫际,彼即实际;若业若果报,一切诸法悉是实际。世尊!若如是信者,即是实信。世尊!若颠倒信者,即是正信;若行非行,彼即正行。所以者何?正不正者,但有言说,不可得也。」

佛言:「文殊师利!行者是何义?」

文殊师利言:「世尊!行者是见实际义。」

佛言:「文殊师利!修道是何义?」

文殊师利言:「世尊!修道者思惟证义。」

佛言:「文殊师利!汝云何为初行男子女人说法?」

文殊师利言:「世尊!我于彼诸善男子善女人所,教发我见,即是为其说法。世尊!我不灭贪欲诸患而为说法。所以者何?此等诸法,本性无生、无灭故。世尊!若能灭实际,即能灭我见所生际。世尊!我为初行善男子、善女人,如是说法,不受佛法,不着凡夫法,于诸法不举、不舍。世尊!我为初发意男子、女人,当如是说法。」

文殊师利言:「世尊亦为教化众生时,云何说法?」

佛言:「文殊师利!我不坏色生,亦不坏色不生故说法。如是受想行识亦不坏不生故说法。文殊师利!我不坏欲瞋痴等而为说法。文殊师利!我为诸教化者,当令知不思议法,我为说法;以如是故,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文殊师利!我无所坏诸法,已得成无上菩提,亦无有生,得成无上菩提。文殊师利!所言佛者,即是法界,于彼诸力、无畏,亦是法界。文殊师利!我不见法界有其分数。我于法界中,不见此是凡夫法,此是阿罗汉法,辟支佛法及诸佛法。其法界无有胜异,亦无坏乱。文殊师利!譬如恒河、若阎摩那、若可罗跋提河,如是等大河入于大海、其水不可别异。如是文殊师利!如是种种名字诸法,入于法界中无有名字差别。文殊师利!譬如种种诸穀聚中不可说别,是法界中亦无别名,有此有彼、是染是净、凡夫圣人及诸佛法,如是名字不可示现。如是法界如我今说,如是法界无违逆、如是信乐。何以故?文殊师利!其逆顺界、法界无二相故,无来无去,不可见故,无其起处。」

佛说如是法已,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我亦不见法界向恶道,亦不见向人天道,亦不向涅槃。」

佛复告文殊师利:「若有人来问汝:『云何现在有于六道?』如是问者,汝云何答?」

文殊师利言:「世尊!如是问者,我当解说。世尊!譬如有人睡眠作梦,或见地狱道,或见畜生道,或见阎摩罗人,或见阿修罗身,或见天处,或见人等。世尊!彼人所见梦事,诸道各各别异。又人问者,随意而说,然实无彼诸众生等。如是世尊!我虽说诸道各别,然其法界实无差别。世尊!如彼问者,我当为其如实解说,彼此无故。世尊!若行声闻乘取涅槃者,不可为说实义。世尊!彼等即今现在,亦不可为其分别,但说名字。何以故?取法界边际故。世尊!譬如大海有七种宝,若珂玉、珊瑚、金、银、生色等,可以相别,此是其宝。于法界中,不可知其别异之相。何以故?世尊!法界不生、不灭,其法界无染、无净,其法界无浊、无乱,其法界中无可灭者,亦无生者。」

尔时世尊知而故问文殊师利言:「汝知法界耶?」

「如是世尊!我知法界即是我界。」

佛复问文殊师利:「汝知世间耶?」

文殊师利言:「世尊!如幻化人所作处,是世间处。世尊!世间者但有名字,无实物可见,说名世间行。世尊!然我不离法界见于世间。何以故?无世间故。如世尊问言:世间何处行者?所谓色性不生、不灭,彼行亦不生、不灭,如是受想行识,此识性不生、不灭,如是行亦无生、无灭。世尊!如是一相所谓无相。」

佛复问言:「文殊师利!汝岂不作是念?若现在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当灭度耶?」

文殊师利答言:「世尊!岂可法界有已修集未修集也?法界既无修集,云何得有灭不现耶?」

佛言:「文殊师利!于汝意云何?过去诸佛,如恒伽沙等已灭度,汝岂不信耶?」

文殊师利言:「世尊!我信诸如来皆已涅槃,见彼出处故。」

佛言:「文殊师利!于汝意云何?欲使诸凡夫死已更生也?」

文殊师利言:「世尊!我尚不见有凡夫,何有更生耶?」

佛问文殊师利言:「汝于佛前乐听法也?」

文殊师利言:「世尊!我亦不见乐不乐相。」

佛言:「文殊师利!汝岂不乐法界耶?」

文殊师利答言:「世尊!我不见有一法非法界者,更何所乐?」

佛言:「文殊师利!若慢者闻汝说,生大恐怖。」

文殊师利言:「世尊!若慢者生怖,实际亦生恐怖,其实际不恐怖故,即一切诸法皆无恐怖,以无修作故,此是金刚句。」

佛言:「文殊师利!何故名此为金刚句?」

文殊师利言:「世尊!诸法性不坏,是故名金刚句。世尊!如来不思议句,是诸法不思议,是金刚句。」

佛言:「文殊师利!何故复名此为金刚句?」

文殊师利言:「世尊!诸法无思故,是金刚句。世尊!诸法是菩提,是金刚句。」

佛言:「文殊师利!何故复名此为金刚句?」

文殊师利言:「世尊!一切法无所有,但有名字言说,诸法无此、无彼,皆无所有,此彼无所有者,即是如;若是如者、则是真实;若是实者,彼则是菩提;是故得名为金刚句。」

文殊师利言:「世尊!一切诸法是如来境界,是金刚句。」

佛言:「文殊师利!何故名此为金刚句?」

文殊师利言:「世尊!诸法自性本来寂静故,是金刚句。」

佛告文殊师利:「汝可唤阿难陀比丘来,令受持此法本句。」

文殊师利言:「世尊!我于中不见有一法可说、可听。世尊!我实不见一字有其说处,何有多句而可持乎?」

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汝善说此语。文殊师利!我见东方无量阿僧祇世界中,诸如来、阿罗呵、三藐三佛陀,亦说此法本。」

尔时,长老舍利弗从自住处出,往诣文殊师利童子住处,到已不见文殊师利,即诣佛所。到已,在佛别门外边而住。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童子言:「文殊师利!是舍利弗比丘今在门外,为欲听法,汝令使入。」

文殊师利言:「世尊!若彼舍利弗际、若法界际,世尊!此二际岂有在内在外若中间二耶?」

佛言:「不也。」

文殊师利言:「世尊!言实际者,亦非实际,如是际非际,无内无外,不来不去。世尊!长老舍利弗际,即是实际,舍利弗界,即是法界。世尊!然此法界,无出无入,不来不去,其长老舍利弗,从何处来,当入何所?」

佛言:「文殊师利!若我在内,共诸声闻语论,汝在于外而不听入,汝意岂不生苦恼想耶?」

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何以故?世尊!凡所说法不离法界,如来说法即是法界,法界即是如来。说、法界如。法界、言说界,无二别、无所有,名者、说者,此等皆不离法界。世尊!以是义故,我不苦恼。世尊!若我恒河沙劫等不来至世尊说法所,我时不生爱乐,亦无忧恼。何以故?若有二者即生忧恼,法界无二故无恼耶。」

尔时,世尊告长老舍利弗言:「舍利弗!汝来入听文殊师利辩才耶?」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我甚乐闻,今在室外,欲听世尊及文殊师利童子所说。」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令长老舍利弗得入听法。」

尔时,世尊告长老舍利弗言:「舍利弗!汝来前入。」

舍利弗言:「善哉!世尊!」即前入室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文殊师利言:「长老舍利弗!汝见何义故而来此耶?」

舍利弗言:「文殊师利!我欲听法故来此耳。此处应有最胜法义,以有文殊师利与世尊共处,各有论说必有妙美,当有甚深最胜法义。」

时文殊师利言:「如是,如是。舍利弗!我说甚深最胜法。」

舍利弗言:「文殊师利!此说法以何义为甚深最胜?」

文殊师利言:「舍利弗!此法难知,以无器故。凡所说,无所发起。此所说法不为发起故,凡夫亦不为发起,阿罗汉法亦不为发起,如来法起发此说法,以无所依无能依故,发此说法,是故说法平等平等,无有住处。毕竟寂静,说诸法故,此无所住,故称最胜。」

舍利弗言:「文殊师利!以何义故作如是说,阿罗汉漏尽非受此法器?」

文殊师利言:「长老舍利弗!阿罗汉者惟尽欲瞋痴等麁惑故,彼何能作器?舍利弗!以是义故我作如是言,阿罗汉漏尽非此法器。」

舍利弗言:「文殊师利!以斯义故,我今求汝,从一游处至一游处,从室至室,从窟至窟,我故求汝,为法乐处,辩才欲听法故。文殊师利!我听世尊及汝说法,无有厌足。」

时,文殊师利言:「大德舍利弗!汝不知足听法耶?」

舍利弗言:「文殊师利!我不厌听法。」

文殊师利言:「大德舍利弗!岂可法界取说法耶?」

舍利弗言:「不也!」

文殊师利言:「大德舍利弗!既无厌听法,然法界共大德界,无二无别,其法界不取说法,若取则可知足,既不取是故不知足。」

舍利弗言:「文殊师利!除诸如来,何有听法如是也?」

文殊师利言:「大德舍利弗!汝言涅槃法,是舍利弗耶?」

舍利弗言:「文殊师利!我有信。」

文殊师利言:「汝云何信?」

舍利弗言:「诸法本性成就故,我无涅槃。」

文殊师利又问:「舍利弗!汝信无死法耶?」

舍利弗言:「文殊师利!我有信。」

文殊师利言:「汝云何信?」

舍利弗言:「夫法界者,不死不生,我信如是。」

文殊师利又问:「大德舍利弗!汝信无智具足漏尽阿罗汉耶?」

舍利弗言:「我有信。」

文殊师利言:「汝云何信?」

舍利弗言:「无智智平等故,具足漏尽阿罗汉。何以故?非但智离无智,无智亦离无智,尽法更无智,无分别故,离智是漏尽阿罗汉。」

文殊师利问大德舍利弗言:「汝信漏尽阿罗汉解脱法耶?」舍利弗言:「文殊师利!我实有信。」

文殊师利言:「汝云何信?」

舍利弗言:「彼诸法离诸法,然不取诸法,我如是信。」

文殊师利问大德舍利弗言:「汝信前世诸如来、阿罗呵、三藐三佛陀,灭度而不得涅槃耶?」

舍利弗言:「我信。」

文殊又问:「汝云何信?」

舍利弗言:「文殊师利!彼不思议界无生无没者,我如是信。」

文殊师利问大德舍利弗言:「汝信诸佛是一佛耶?」

舍利弗言:「我信。」文殊师利言:「汝云何信?」

舍利弗言:「文殊师利!法界不可分别,我如是信。」

文殊师利问大德舍利弗:「汝信诸佛刹即是一佛刹耶?」

舍利弗言:「我有信。」

文殊师利又问:「汝云何信?」

舍利弗言:「文殊师利!是诸佛刹依如,无尽刹亦无尽,我如是信。」

文殊师利问舍利弗:「汝信诸法无可证、无可灭,无可思念、不可修作耶?」

舍利弗言:「文殊师利!我有信。」

文殊师利言:「汝云何信?」

舍利弗言:「文殊师利!自体不自知自体,本性不舍本性,自体亦不证,亦无思念,不相违背,不生不灭,不取不舍,善住彼际,我如是信。」

文殊师利问言:「舍利弗!汝信有为界,于法界中无有法生,亦无有灭,亦无积聚耶?」

舍利弗言:「我有信。」

文殊又问:「汝云何信?」舍利弗言:「文殊师利!彼诸法性、不可得知若生若灭、若积聚住者,我如是信。」

文殊师利言:「大德舍利弗!汝信有般若法界,于中亦有阿罗汉名字耶?」

舍利弗言:「我有信。」

文殊师利言:「汝云何信?」

舍利弗言:「文殊师利!厌行般若法界,是阿罗汉界。然法界体离非欲瞋痴体,其阿罗汉岂能离法界也?我如是信。」

文殊师利言:「大德舍利弗!汝信诸法皆是佛境界忍耶?」

舍利弗言:「我实有信。」

文殊师利问言:「汝云何信?」

舍利弗言:「文殊师利!世尊本性觉、自性离故,我如是信。」

尔时文殊师利言:「善哉,善哉!大德舍利弗!如汝所有境界,为我解释,我如是问,汝如是答,是故我知有尔许行也。」

尔时,世尊告长老舍利弗言:「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法本句,若为他解释、若读若诵,然彼人等速得辩才。」

舍利弗言:「如是婆伽婆!如是修伽陀!大德世尊所说。世尊!然彼众生,于前世时已曾供养诸佛世尊,已为彼善男子、善女人安立于此法印,彼等众生当得大觉。」

尔时,长老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此法本有何名字?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长老舍利弗言:「舍利弗!我此法本名『文殊师利童子所问佛为解说』,如是受持;亦名『入法界』,如是受持;亦名『实际』,如是受持。舍利弗!彼善男子、善女人等,恭敬当如胜宝,若受持此法本,若读、若诵,若思惟,如行当得无生法忍;若为生他善根,若少读诵已,而能为他多说法义,当得不断辩才。」

佛说此经时,文殊师利童子及余菩萨摩诃萨,上坐舍利弗及余诸比丘,并诸天众、揵闼婆、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入法界体性经


上篇:毗耶娑问经

下篇:佛说宝积三昧文殊问法身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宝积部目录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罗...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出小无量寿经) 刘宋天竺...

佛说大乘十法经

佛说大乘十法经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 如是我闻: 一...

佛说大乘日子王所问经

佛说大乘日子王所问经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

佛说大集法门经

佛说大集法门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

佛说八师经

佛说八师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

【注音版】佛说宝生陀罗尼经

佛说宝生陀罗尼经...

【注音版】十二佛名神咒

十二佛名神咒...

前世三转经

前世三转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闻如是: 一时,佛游于舍...

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

佛说苦阴因事经

佛说苦阴因事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闻如是: 一时婆迦婆...

【注音版】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

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

三圣圆融观门

三圣圆融观门 沙门澄观述 夫上圣观人设教,言不虚陈,...

小沙弥与老和尚

老和尚带著小沙弥出门行脚,无论行走在广阔无边的丛林...

怎么看待生病这件事

你说生病好不好,当然不好,对不对?没有一个人愿意生...

【推荐】大悲咒的世间和出世间功德

大悲咒的出世间功德 一、 能往生十方诸佛国 引三条理证...

印光大师心要开示四则

修行应具坚定心 修行之人,须具决烈之心。任彼诮谤,...

六字大明咒持诵功德表

咒字功德 梵文咒字 藏文咒字 ...

隔世之果和隔世之因往往使人无法理解

佛学千经万论,莫非论心、行、业、果。人的一切动作无...

会修行的人走到哪里都能修

昨天有位同学对我诉苦说,在做事当中很烦恼,想出去一...

五种邪命,皆为利养

【以无漏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住清净正命中。名正...

这才是最大的财富

在非洲的一个偏僻山沟里,有一个小村子,四周全是高山...

仰信三宝,自感僧福

佛在人专,故又行实;末代人滥,形服为上。外生物信,...

业的三种报应模式

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 现报者...

涉水渡河的求法者

某一个时候,佛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