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三品弟子经

吴月氏国居士支谦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说三品弟子经

吴月氏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比丘千二百五十人共会说经。

贤者阿难从坐起,白佛言:「愿欲有所问,唯天中天解说,欲决狐疑!」

佛言:「善哉!恣所问。多陀竭当为汝解说之。」

阿难问佛言:「优婆塞学道,有上、中、下辈。愿佛解之!」

佛语阿难:「汝乃为当来、后世发此问。如来当为汝说之。谛听受,内着心中!」

阿难言:「诺,受教。」

佛言:「上辈优婆塞、优婆夷受持五戒,不犯如毛发者。若行教授开解人者,皆令发菩萨心。何谓菩萨心者?念十方人如视赤子;度人入道,作摩诃衍行;具足教授,无所希望;不求供养衣被、饭食、珍宝、钱财之物;不为小道,以度人为本。」

「何谓小道?」佛言:「以入大法作摩诃衍行,求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是为小道,非菩萨。菩萨法者,教授一切,使入般若波罗蜜,解沤惒拘舍罗,得萨芸若慧。当知是人作行来久,是过去佛时人,供养师父如佛无异。如是行者,为上优婆塞、优婆夷也。

「中辈优婆塞、优婆夷者,亦受五戒,不犯如毛发者;亦是过去佛时人。本学道,不值明师,不闻般若波罗蜜,不晓沤惒拘舍罗,但行一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不于经法中见慧。逮前功德,得入人道,颇有宿识,得生法门,守戒完具,视于师父如佛无异,终不犯戒。如是行者,为是中辈优婆塞、优婆夷。

「下辈优婆塞、优婆夷者,虽受五戒,悉还犯之。若见明师、晓法贤者,便从受问法要。当时欢喜,向其悔过罪,更精进五戒,尤无反复。怀恊欲意,不复持佛戒。自贡高,还自憎明师、贤者,谤说长短:『我更见明师戒深慧,当护方便!』不知是师但食供养,反信受其言,不精经戒。是优婆塞、优婆夷为担死人种,不当与共会同坐起。坏人好心行,开化人民,受其法戒,希望供养,欲得钱财、穀帛给活妻子。假佛威神,心不念十方五道中人,欲令度脱,反为受者作想,不语摩诃衍慧。是为不精佛正真之法,语受经人言:『当避世间人因缘,多少饮酒。佛有百味之食,不断人酒。家不持戒者,若僮客、奴婢,请使他人平杀生耳。』起手莫为,非佛弟子,复限佛功德。」

「何等为限佛功德?」佛言:「既行开授人民,不欲令四辈闻知。」

阿难长跪问佛:「何为不欲令四辈闻知?」

「是优婆塞、优婆夷愚心不解,自谓为黠,实不晓了经中深要之慧。不耻不知,反为新学贤者作限碍,不欲令见明解好师。所以者何?欲得独供养,反蔽障大道。是优婆塞、优婆夷虽为度人,不见般若波罗蜜,不解沤惒拘舍罗。是为盲冥专行小道。或教人作福,无四等心,施不普及。请彼置此,道法不使。尔四天王太子使者护佛道神,一一记之,稍稍去离之,勅伺命计集、积累其罪条疏名,录白上帝。年寿未尽,顿遣恶神,因其犯戒之间夺其余命,自然堕落泥犁中,当更十八狱罪,至天地烧乃出。或堕一禽兽中,或入人道。若在人道者,当在愚痴,不见法家生。」

佛言:「阿难!道宜数数聚会讲说法义,不可不障愚人道,当得断法、灭佛教罪。」

诸弟子闻佛说经,莫不战慄,皆正心受教,为佛作礼。

佛说三品弟子经


上篇:佛说法身经

下篇:三慧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

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 西晋居士聂道真译 五盖品第一 闻...

佛说分别经

佛说分别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大花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

大花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 罽宾国三藏般若共利言译 如...

佛说诸法勇王经

佛说诸法勇王经 宋罽宾三藏昙摩密多译 如是我闻: 一...

【注音版】佛说四辈经

佛说四辈经...

佛说菩萨睒子经

佛说菩萨睒子经 安公录中阙译今附西晋录 闻如是: 一...

佛说梵志计水净经

佛说梵志计水净经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时,...

【注音版】佛说右绕佛塔功德经

佛说右绕佛塔功德经...

华严经关脉义记

华严经关脉义记 夫以三乘渐次究之者可测其津涯。一乘...

虚空孕菩萨经

虚空孕菩萨经卷上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

净业知津

净业知津 灵岩山下宝藏僧 悟开 述 世间称为苦海者。...

【注音版】佛说宿命智陀罗尼经

佛说宿命智陀罗尼经...

佛说兴起行经

佛说兴起行经序 所谓崑崙山者,则阎浮利地之中心也。...

如何观心呢

刚开始观心时,我们要在佛堂里把心静下来,你不能在开...

略述净土法门之殊胜

诸佛如来以慈悲利物为本怀。故示现人间,说无量法门,...

舍利弗的眼珠

我们想靠自身修行得到正定聚是很难的。正定聚是十信位...

龙施女得佛授记因缘

过去,佛陀带领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众及五百位诸大菩...

你念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问: 请教法师,《了凡四训》消业障,福报现前,做得...

阿罗汉在般若会上的后悔

到了般若会上,佛陀把菩萨的因地展现给他们看,就说,...

禅宗牧牛图

禅宗牧牛图,又名普明禅师牧牛图、禅宗十牛图。是祖师...

佛教是如何看待风水的

据近代学者考证,历史上对风水最早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

一用功便有境界,此实多半是魔境

问: 小女现年廿二岁,矢志不嫁,吃素念佛,业已数年...

从改变自己开始

小琴觉得这个世界太虚伪了。在别人看来,小琴很幸运,...

亲戚为何不喜欢我家的人

问: 弟子心里很苦,亲戚们都不喜欢我家的人,在一起...

临终神识昏迷,给此人念佛能不堕落三恶道吗

问: 《地藏经》中云,临终人能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