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梵志计水净经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说梵志计水净经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时,婆伽婆在郁鞞罗(摩竭附边)水岸上,独在树下初成等觉。彼时,有计水净婆罗门,过中食后彷徉行至世尊所,世尊遥见计水净婆罗门从远而来。世尊见计水净婆罗门已,为彼故便告诸比丘:「若有二十一结着意者,当堕恶趣生泥犁中。云何为二十一?邪见意着结,非法欲欺世间邪法,贪瞋恚、懈怠、睡眠、调戏、无耻、疑、瞋恨恚、悭嫉不捨、谀谄、多无羞无耻无、妬嫉增上妬嫉、放逸意结。若有此二十一结着意者,堕恶趣生泥犁中,犹若秽垢小儿衣,彼主与染师、若染弟子,持衣卤土、若牛粪、若土以渍之,浣濯洗令极净。虽彼染师及染弟子持彼垢秽小儿衣,以卤土、以灰、以牛粪、以土清净濯洗令极净,彼小儿衣故有黑腻。如是,若有二十一结着意者,便堕恶趣生泥犁中。云何二十一?邪见意着结至放逸意着结者。若有此二十一结着意者,堕恶趣生泥犁中;若有无二十一结着意者,便生善处天上。云何二十一?邪见意着结至放逸意着结;若无此二十一结着意者,便生善处天上。犹若波罗[木*奈]以成衣,彼主授与染师、若染弟子,彼染师染弟子,持卤土、灰、牛粪以渍之,浣濯洗极令净。虽彼波罗[木*奈]以成衣,彼染师染弟子,以卤以灰、牛粪上以渍之,浣濯洗极令净,波罗[木*奈]以成衣,极清净白。如是,若有无二十一结着意者,便生善处天上。云何为二十一?邪见意结至放逸意着者,便生善处天上。邪见意结,见已当弃,至放逸意着结,见已当弃,彼意与慈俱满一方正受住。如是二三四上下一切诸方,意与慈俱无二无恚,极广极大,无极分别,满诸方已正受住。如是意与悲、喜、护,俱满一切诸方已正受住,是为婆罗门内外洗净,非外净也。」

「沙门瞿昙!往诣水浴。」

「汝婆罗门!瞿昙水洗者,一切世间应戒故、应福故、应度故。」

「此瞿昙!一切世间水洗者,除一切恶故,在水净洗濡,凡愚常乐。」

「此不得除黑黑行,用彼水净,为在水,何所见?人作诸恶行,此水何所能净者?有坚牢净者,当持戒行、行清净行,行清净行常得应戒,若不杀盗、不妄语为得等度,梵志当住此作一切善,为得安隐。汝婆罗门!何须还家?何须水及家?汝婆罗门!宁求净善法,何须弊恶水?但除尘垢秽。」

「瞿昙或作是念:『宁求净善法,不须弊恶水,用除尘垢秽。』已竟,瞿昙!已竟,瞿昙!我今归世尊、法及比丘僧。世尊!我持优婆塞,从今日始,尽命离杀而归佛。」

佛如是说。彼诸比丘闻世尊所说,欢喜而归。

佛说梵志计水净经


上篇:佛说受岁经

下篇:佛说大生义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阿含部目录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佛说舍卫国王十梦经

佛说舍卫国王十梦经 附西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文陀竭王经

佛说文陀竭王经 北凉三藏昙无谶译 闻如是: 一时,佛...

佛说五蕴皆空经

佛说五蕴皆空经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如是我闻:...

国清百录

国清百录序 隋沙门灌顶撰 先师以陈太建七年岁次乙未。...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序 终南山释氏道宣撰 惟夫幔幢...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自爱经

佛说自爱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佛...

佛说摩邓女经

佛说摩邓女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舍卫国王十梦经

佛说舍卫国王十梦经 附西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

弟子死复生经

弟子死复生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祇...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罗...

佛遗教经解

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述 归命常住大悲尊 应病与药权实法...

知天命就是知因果

富贵、贫贱,这种因果是跟你的善恶业力直接关联的,这...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往生篇)

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提起佛号,你也提起佛号,他也提起...

一念贪欲成猪身,一念瞋心变赤蛇

姑苏南濠街,有一人常作阴隶,每数日,辄往值班。邻有...

谈做早晚功课

佛的程序是信、解、行、证。信了以后,即使理解不深,...

如何自己在家浴佛

四月初八,为释迦牟尼佛降诞之日,寺院多举行浴佛法会...

宋朝曹彬用兵慎杀子孙繁昌

宋朝开国名将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

有效沟通的15条原则

一、讲出来 尤其是坦白的讲出来你内心的感受、感情、...

往生品位深浅之判别

问: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是以凡夫发心大小分判,而...

破除执空和执有

真谛和俗谛是佛在讲经说法的时候常常从两个层面阐释的...

离开一切幻灭就是真实

【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在六道...

我看出家前后那些人生无常

出家后,有亲人看望我,说,你瘦了,天啊,你怎么瘦成...

秽土成佛与净土成佛

其实,成就初地以后你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你选择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