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萨婆多宗五事论

大番国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成于甘州修多寺道场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萨婆多宗五事论

大番国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成于甘州修多寺道场

法有五种。一者色法。二者心法。三者心所有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何名色法。谓彼一切从四大种。四大所造所生诸色。何谓四大。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何名造色。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诸色诸声诸香诸味及触一分兼无表色。

何名心法。谓心意识。彼复云何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六识之身。何名心所有法。谓与心相应诸法。彼复云何。谓受。相。思。触。作意。欲。胜解。信。精进。念。定。慧。寻。伺。放逸。不放逸。善根。不善根。无记根。诸结。系缚。微广。诸随烦恼。缠绕安住。知。见。所有现观。复有余法。与心相应如是等类。名为心所有法。何名心不相应行法。谓有诸法与心不相应。彼复云何。谓得。无相等至。灭尽等至。无相所有。命根。众同分。得处所。得事。得处。生。老。住。无常性。名身。句身。及以文身。复有余法与心不相应。如是等类。名为心不相应行法。

何名无为法。谓三种无为。虚空。非择灭。及以择灭。此名无为法。云何地界。谓坚硬性。云何水界。谓薄润性。云何火界谓热瞹性。云何风界。谓轻动性。云何眼根。谓眼识依清净色。云何耳根。谓耳识依清净色。云何鼻根。谓鼻识依清净色。云何舌根。谓舌识依清净色。云何身根。谓身识依清净色。云何诸色。谓诸好色及非好色。彼二中间所住诸色及显色等。最初一识眼识所知。眼识所受。意识能知。是故诸色眼识意识二识了知。云何诸声。声有二种。谓执受大种因所生。及非执受大种因所生。最初一识耳识所知。耳识所受。意识能知。是故诸声耳识意识二识了知。云何诸香。谓好香恶香平等了香。最初一识鼻识所知。鼻识所受。意识能知。是故诸香鼻识意识二识了知。云何诸味。谓可意及非可意平等甞味。最初一识舌识所知。舌识所受。意识能知。是故诸味舌识意识二识了知。云何所触一分。谓滑性。澁性。轻性。重性。冷饥渴等。最初一识身识所知。身识所受。意识能知。是故诸触一分身识意识二识了知。何等名为诸无表色。谓法处所摄色。于一切时唯一意识之所了知知。云何眼识。依于眼根。各别了色。云何耳识。依于耳根。各别了声。云何鼻识。依于鼻根。各别了香。云何舌识。依于舌根。各别了味。云何身识。依于身根。各别了触。云何意识。依于意根。各别了法。

云何为受。谓领纳性。此复三种。谓苦乐不苦不乐。云何为相。谓遍知性。此复三种。小大无量。云何为思。谓心造行意所作业。此复三种。谓善不善及以无记。云何为触。谓三和合。此复三种。受乐受苦。及受不苦不乐。云何作意。谓心所转。此复三种。谓学无学非学非无学。云何为欲。谓乐作性。云何胜解。谓心所乐乐性乐作。云何为信。谓心极净。云何精进。谓心欣乐。云何为念。心明记性。云何为定。心一境性。云何为慧。谓决择法。云何为寻。心廉为性。云何为伺。心细为性。云何放逸。不修诸善。云何不放逸。谓修诸善。诸善根者。谓三善根。无贪善根。无瞋善根。无痴善根。不善根者。三不善根。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无记根者。四无记根。谓无记爱见慢无明。云何无记爱。谓色无色五种所作。云何无记见。谓欲界中所行身见及以边见。色无色中所行五见。云何无记慢。谓色无色五种所行。云何无记无明。谓欲界中所行身见及以边见相应无明。色无色中五种所行。言诸结者。谓九种结。贪结恚结慢结无明结见结胜执结疑结疾结悭结。云何贪结。谓三界贪。云何恚结。依诸有情忿恨为性。云何慢结。谓七种慢名为慢结。谓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云何为慢于劣计胜于等计等彼以为因。慢持慢性心之高举。心之所慠。心之所执。此名为慢。云何过慢。于等计已。胜或于胜计。已等彼以为因。慢特慢性心之高举。心之所傲。心之所执。此名慢过慢。

云何我慢。谓于五取蕴随观为我。或为我所。彼以为因慢恃慢性。心之高举。心之所慠。心之所执。此名我慢。云何增上慢。谓于未得上之殊胜计已谓得上之殊胜或未证触亦未现前上之殊胜计已证明彼以为因。慢恃慢性心之高举。心之所傲。心之所执。此名增上慢。云何卑慢。谓于多分殊胜计已少分下劣。彼以为因。慢恃慢性。心之高举。心之所傲。心之所执。此名卑慢。云何邪慢。谓具非德计已具德彼以为因。慢恃慢性。心之高举。心之所慠。心之所执。此名邪慢。此七种慢名为慢结。云何无明结。谓三界无知。此名无明结。云何见结。谓三种结名为见结。云何为三。一身见。二边执见。三邪见。云何身见。谓于五取蕴随观为我。或为我所。彼以为因。忍乐慧观。及以所见此名身见。云何边执见。谓于五取蕴随观断常。彼以为因。忍乐慧观及以所见此名边执见。云何邪见。谓谤因果及以作用坏有之事彼以为因。忍乐慧观及以所见此名邪见。此三种见名为见结。云何胜执结。二种胜执名胜执结。云何为二。一见胜执。二戒禁胜执。云何见胜执。谓于五取蕴随观。为最为上为胜为极彼以为因。忍乐慧观及以所见此名胜执见。云何戒禁胜取。谓于五取蕴随观为净为解脱为出离彼以为因。忍乐慧观及以所见此名戒禁胜取。此二种胜取名胜执结。云何疑结。谓于诸谛犹豫为性。云何疾结。心乱为性。云何悭结。心执为性。是故说为诸结。言系缚者。所说诸结。彼亦名缚。然缚有三种。谓贪缚瞋缚痴缚故说为缚。言微广者。谓七微广。云何为七。一贪微广。二瞋微广。三有欲微广。四慢微广。五无明微广。六见微广。七疑微广。云何贪微广。五种微广名贪微广。云何为五。谓欲界所系见苦所断所有贪欲。欲界所系见集灭道。及修所断所有贪欲。此五微广名贪微广。云何瞋微广此五种。

微广名瞋微广。云何为五。谓见苦所断所有瞋恚。见集灭道及修所断所有瞋恚。此五微广名瞋微广。云何有欲微广。此十微广名有欲微广。云何为十。谓色系五。无色系五。云何名为有贪微广。色界系五。谓色界系见苦所断所有请欲。及色界系见集灭道及修所断所有贪欲。如色系五。无色系五。亦复如是。此十微广名有欲微广。云何慢微广。此十五种微广名慢微广。云何为十五。谓欲系五。色界系五。无色界系五。何等名为欲界所系五种慢微广。谓欲界系见苦所断所有诸慢。欲界所系见集灭道及修所断所有诸慢。如欲系五。色界系五。无色系五。亦复如是。此十五种微广名慢微广。云何无明微广。此十五种微广为无明微广。何等十五。谓欲系五。色界系五。无色系五。云何名为欲界所系五种慢微广。谓欲所系见苦所断所有光明。欲界所系见集灭道及修所断所有光明。如欲系五。色界系五。无色系五。亦复如是。此十五种微广名无明微广。云何见微广。谓三十六微广名见微广。何等为三十六。谓欲系十二。色系十二。无色系十二。何等名为欲界所系十二见微广。谓欲界系身见边见。欲界所系见苦所断所有邪见及以见取。欲界所系见灭所断所有邪见及以见取。欲界所系见道所断所有邪见及以见取执禁戒取。如欲界所系十二。色系十二。无色系十二。亦复如是。此三十六微广名见微广。云何疑微广。十二种微广名疑微广。何等十二。谓欲系四。色界系四。无色系四。云何名为欲界所系四疑微广。谓欲界系见苦断疑。

欲界所系见集灭道所断诸疑。如欲界系。色界系四。无色系四。亦复如是。此十二种微广名疑微广。故说名微广。言诸随烦恼者。所有微广彼则名为诸随烦恼。有是随烦恼非微广。谓除微广余心所生。染污行蕴。缠绕安住者。谓八种缠绕安住。云何为八。一惛沉。二睡眠。三掉举。四恶作。五疾妬。六悭悋。七无惭。八无愧。是故说名缠绕安住。言知者谓十种智。何等为十。一法智。二随类智。三他心智。四世俗智。五苦智。六集智。七灭智。八道智。九尽智。十无生智。云何法智。谓欲系诸行了无漏智。欲系行因无漏诸智。欲系行灭无漏诸智。欲界系行断道之中无漏诸智。复次法智。法智地中无漏诸智。此名法智。云何随类智。色无色系诸行之中无漏诸智。色无色系诸行目中无漏诸智。色无色系行灭之中无漏诸智。色无色系行断道中无漏诸智。复次随所了智。随了地中无漏诸智。此等名为随类智。云何他心智。从修生智。所修之果。依于所修所得无退。以其智慧。了欲所行及色所行似他心心法。证得现前了无漏法一分。此等名为了他心智。云何世俗智。谓有漏智此名世俗智。云何苦智。于五取蕴了无常性。苦性。空性。无我之性。作意所生无漏之智。此名苦智。云何集智。于有漏因而起。因集生缘作意无漏之智此名集智。云何灭智。谓于灭中起灭。静妙出离作意。无漏之智此名灭智。云何道智。谓于道中起于道。如行出作意无漏之智此名道智。云何尽智。谓自遍了知若自知断集。自知证灭。自知修道。以为其因。知见觉慧了知分明。现前证得。此名尽智。云何无生智。谓自遍了知诸苦故。更无可知之智自断集故。更无可断之智。自证灭故。更无可证之智。自修道故。更无可修之智。以为其因。知见觉慧了知分明。现前证得此名无生智。言见者。虽则彼智亦是其见亦复有见。非即是智。从现观边所生八忍。谓知苦法忍。知苦随类忍。知集法忍。知集随类忍。知灭法忍。知灭随类忍。知道法忍。知道随类忍。故说名见。言所有现观者。即彼知见亦是现观是故说为现观。

云何为得。谓诸法所获。云何无想等至。谓已离遍净贪。未离上贪。由出离想作意。为先心心法灭为性。云何灭尽等至。谓已离无所有处贪。由止息想作意为先心心法灭为性。云何无想所有。谓生无想有情天中心心法灭为性。云何命根。谓三界寿。云何众同分。谓诸有情自类相似。云何得处所。谓获诸境。云何得事。谓获诸蕴。云何得处。谓获内外处。云何为生。谓成就蕴。云何为老。谓诸蕴熟。云何为住。谓诸行不坏。云何无常性。谓诸行坏。云何名身。即彼增语。云何句身。谓文圆满。云何文身。即彼字身。名为文身。云何处空。所行之因。即是虚空。非有障碍。诸色种类不能遍覆。此名虚空。云何非择灭。谓灭非离。云何择灭。谓灭亦离。是故说为法有五种。一者色法。二者心法。三者心所有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

五事论一卷


上篇:五事毗婆沙论

下篇:阿毗昙五法行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毗昙部目录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阿毗达磨俱舍论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一 尊者世亲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200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

阿毗昙心论经

阿毗昙心论经序 今欲解释阿毗昙心利益弟子故。问曰。...

五事毗婆沙论

五事毗婆沙论卷上 尊者法救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佛说月灯三昧经

佛说月灯三昧经一卷(一名文殊师利菩萨十事行经) 宋沙...

【注音版】佛说坚固女经

佛说坚固女经...

念佛镜

念佛镜序 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

佛说鹿母经

佛说鹿母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佛言:「昔者,有...

佛说瞿昙弥记果经

佛说瞿昙弥记果经 宋三藏法师慧简译 闻如是: 一时,...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显无边佛土功德经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

净土全书

净土全书序 盖闻愿生净土者。必先净其心。其心净则其...

蝇头蜗角,迷人心志,世出世法,两皆亏负

【原文】 余母舅金赤城守赣州,因入觐归家,夏感疟证,...

佛弟子平时自修的几种方法

一个人为什么要修行呢?主要的是训练自己意志坚定,如...

水多不饮

常常有人说,我们是凡夫呀!那有资格学佛,学佛的人必...

【推荐】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问: 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大安法师答...

佛为生漏梵志说法

往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有位名叫生漏的梵志...

圣严法师:生气不能解决问题

生气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用慈悲心或是用智慧来处理才能...

贪淫的十种过患

一、贪淫之人,即使生到六欲天上当天帝,享受色、声、...

为了临终的正念,你必须做这两件事

带业往生它是有条件的:这个业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续,它...

佛陀开示不能吃肉的原因

这时,大慧大士又问佛说:为什么学大乘菩萨道的人不吃...

佛陀处理众生障碍三阶段

(一)对治生死业障。 那佛陀陪着我们成长,要处理的第...

【推荐】五戒的制戒因缘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条,需要全体佛教信徒都必须遵守。...

念佛摄心法从钝功夫做起

摄心的方法你不要去看他的目的,目标很好,你看一个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