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宗卷第三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宗卷第三(八章)

念佛正宗说

明教大师曰。能仁之垂教也。必以禅为宗而佛为祖。祖者乃其教之大范。宗者乃其教之大统。大统不明则天下不得一其所诣。大范不正则天下不得质其所证。夫古今之学佛辈竞以其所学相胜者。盖由宗不明祖不正而为患。然非其祖宗素不明不正也。后世学者。不能尽考经论而校正之。乃有束教者。不知佛之微旨妙在乎言外。诸禅者不谅佛之所诠。概见乎教内。纷然自相是非古今。何尝稍息。予尝探大藏或经或传校验。其所谓禅宗者佛祖之心也。佛说一大藏教。未尝不以心为宗也。嗟乎众生之根器异也。又安得以一法而明之。我佛平等设化。于是对其病而投其药耳。且夫净土一宗念佛之法。有实有权有顿有渐。皆以显如来所证之实理。廓众生自性之本源。以念佛三昧摄一切人。明心见性入于佛慧。或问之曰。念佛其可明心见性入佛慧乎。予谓之曰。心为万法之宗。操之在我则何道不成。大势至菩萨以念佛证无生忍。究其因地纯于念佛。上用功念念无间打成一片。所以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盖佛者心也。念佛念心心心不二。心既不二佛佛皆然。一念贯通无前后际。三际俱断是真道场。尘尘显示刹刹全彰。是谓入于如来正遍知海。具足如来一切种智。念佛之旨大略如斯。远公祖师得是三昧。而以此三昧示一百二十三人。同修同证思专想寂以至究竟。吾祖于是深存远图大援群生。且以晋地新经未来。禅法甘露国所未闻。实相宗本人有异说。乃命弟子踰越葱岭远迎禅师究寻经本。故明教大师定祖图云。秦僧智严于罽宾国。恳请跋陀罗偕来诸夏。传授禅法。初至长安。后至庐山遂出禅经。与远公同译。译成远公为之序。跋陀罗甞谓远公曰。西土传法祖师。自大迦叶直下相承凡有二十七人。其二十六祖近世灭度。名不如蜜多者。所以继世弟子曰般若多罗。方在南天竺国行化。以此慧灯次第相传。达磨多罗后为二十八祖。我今如其所闻而说是义。远公闻跋陀罗言。故序云达磨多罗西域之隽。禅训之宗。宝林传。所谓跋陀罗甞与远公言。其传法诸祖世数固验于禅经矣。故张野序远公塔铭云。心禅诸经出自庐山。师每谓禅法精微非才莫授。功高易进者惟念佛一门。导之以止观。专之以净业。此假修以凝神。积习以移性。入于如来无尽法门。实由斯矣。故此净土之教至于天台智者大师。乃示三观证乎一心。总绾三乘之要行。普收五性之机。宜直付观行之真财。悟入如来之知见。故知念佛之要者由观经为标指也。斯经以佛国净境为宗。以观智妙行为趣。以实相弥陀为体。以灭恶生善为用。是知无量功德共庄严之。种种胜行而归趣之。言说问答而诠辨之。誓众星之拱北辰。如万流之朝东海也。是故韦提不经地位顿证无生。五逆十念称名便登极乐。即圆顿教之所摄也。此之念佛三昧法门权实顿渐折摄。悟迷圆摄一切会归真宗。犹车之有轮。如鸟之有翼。入道之由可谓至矣。可谓尽矣。是以集夫正受之方。示彼修行宗要。开明心目直指根源。庶使念佛进修之士。明其宗而不昧其祖也。若夫一句当机。净土唯心显矣。

定明宗体

慈恩通赞云。此方先德总判经论有其四宗。一立性宗。二破性宗。三破相宗。四显实宗。涅槃华严法华等。是显于真实中道义。故舍化城而归宝所等。故弥陀经乃第四宗也。依文判教。教但有三。以类准宗。宗有其八。一我法俱有宗。二有法无我宗。三法无去来宗。四现通假实宗。五俗妄真实宗。六诸法但名宗。七胜义皆空宗。八应理圆实宗。故华严及弥陀经是八宗收。

李长者华严合论十种净土权实宗体

夫滔滔智海。茫茫莫究其涯。淼淼真源。荡荡罕寻其际。遮那法界体相总括于尘沙。方广灵门净秽互参于无极。但随现修业用见境不同。致使圣境乖违依根不定。或权分净土于它国。指秽境于娑婆。或此处为化仪。示上方为实报。文殊居东国金色世界而来。观音处西方安乐妙土而至。如是权仪各别启蒙的信无依。今以略会诸门令使创修有托。约申十种以定指南。

第一阿弥陀经净土此为一分。取相凡夫未信法空实理。以专忆念念想不移。以专诚故其心分净得生净土。是权未实。

第二无量寿观经净土此为一分。未信法空实理众生。乐妙色相者。令使心想想彼色像。想成就故而生佛土。此权非实。

第三维摩经净土。佛以足指按地。加其神力暂现还无。是实报土未具陈广狭。是实未广。

第四梵网经净土。虽说一大花王而有千叶。一一叶上有百亿化佛。教化百亿四天下众生。然彼千叶及彼华王。为三乘菩萨见未广故。分示报境未成圆满。是权未实。

第五摩醯首罗天净土。如来于彼坐莲花座。成等正觉以为实报。此阎浮提摩竭提国。菩提场中成等正觉者是化。此为三乘权教菩萨染净未亡者。说此阎浮提及六天等是欲界有漏。彼上界摩醯首罗天是无漏故。心存染净彼此未忘。此为权教未为实说。

第六涅槃经所指净土。如来有实报净土在西方。过二十二恒河沙佛土者。为三乘权教一分染净未亡者。言此三千大千世界总是秽土权。推如来报境净土在西方。此权非实。

第七法华经三变净土。此为三乘权教菩萨染净未亡者。言移诸天人置于他土。是权非实。

第八灵山会所指净土。此引三乘中权教菩萨染净未亡者。令知此土即秽即净。诸众信可未能自见。是实非权。

第九唯心净土。自证自心当体无心性。惟真智不念净秽称真任性。心无罣碍无贪无痴。任大悲智安乐众生。是实净土。以自净故令他亦净。是故维摩经云。随其心净即佛土净。欲得净土。当净其心。是实净土。第十毗卢遮那所居净土。即居十佛刹莲花佛国土。净秽总含无秽无净。无有高下彼此自他之相。一一佛土皆充法界无相障隔。略言十佛尘刹国土。为知无尽佛国不出一尘。为无大小故不立限量。故以法为界不限边际。相海纯杂色像重重。此实净土非是权收。

念佛参禅求宗旨说

慈觉赜禅师云。念佛不碍参禅。参禅不碍念佛。法虽二门理同一致。上智之人凡所运为不着二谛。下智之人各立一边。故不和合多起纷争。故参禅人破念佛。念佛人破参禅。皆因执实谤权。执权谤实。二皆道果未成。地狱先办。须知根器深浅各得所宜。譬如营田人岂能开库。开库人安可营田。若教营田人开库。如跛足者登山。若教开库人营田。似压良人为贱。终无所合也。不若营田者且自营田。开库者且自开库。各随所好皆得如心。是故念佛参禅各求宗旨。溪山虽异云月是同。可谓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门首透长安。

净土非钝根权说

天台思梵讲主。久居临平山解行明峻。深造教观性相渊源。每与士大夫往复。随有所问答释粲然。一日有通判郑公。问曰。教中所明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此专为钝根方便权说。上根顿悟一超直入佛地。岂假他佛净土耶。师云。吾宗先达呵此说云。佛在世文殊普贤。佛灭后马鸣龙树。此土智者大师智觉禅师。皆愿往生净土应是钝根乎。若以此为权教。将何为实耶。昔孙莘老亦疑于此。因会杨次公王敏中。辩论遂息此疑。信此净土非圣人之权设。是圆实之真宗也。注念彼佛必生净土。斯乃称性实言非权教也。

真歇了禅师净土宗要

弥陀不离众生心是三无别。极乐遍在一切处举一全收。如帝释殿上千珠宝网。千珠光影咸入一珠。一珠光影遍入千珠。虽珠珠互遍。此珠不可为彼珠。彼珠不可为此珠。参而不杂。离而不分。一一遍彰亦无方所。弥陀净土即千珠之一。十万佛国即一佛国。各千珠之一。圣人善巧方便示人。专念阿弥陀佛乃千珠。直指一珠见一佛即见十方诸佛。亦见九界众生微尘刹海。十际古今一印顿圆。了无余法矣。

寂室大师示净土实见

不修净业者云。游心禅定悟性真宗。或闻说净土必曰。净土唯心我心既净则国土净。何用别求生处。寂室曰。且维摩经中云。如来以足指按地。见娑婆国土悉皆严净。而众会不见。惟螺髻梵王得知。今之说悟性者。能如梵王所见净土不。况汝居卑室陋屋必羡之以大厦高堂。脱粟藜羹者。必羡之以珍羞上味。弊袍短褐者。必羡之以绫罗轻縠若云心净土净。则不消如是分别也。况当老病死苦世间违情之时。颜色与未悟者同。是则口唱心净土净之言。身被秽土苦恼之缚。其自欺之甚也。不然应须信教仰理。于净土从而修之。

大智律师示念佛事理不二

师尝为慈慧文法师。作净土集序。其略曰。古今学佛多惑事理。谓理则纤尘不立。言事则万象森罗凝心。住寂则为理。动用操修则为事。遂引古云。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斯迺理事敌立空有并驰。予尝变其语曰。实际理地不少一尘。佛事门中不存一法。何则由实际理具一切法岂少一尘乎。由佛事门离一切相岂存一法乎。如此方见理事一如。空有不二矣。

文法师净行序念佛宗要

夫达无心之有心。识有念之无念。有无不住能所胡存。是则念念圆明心心虚寂。苟昧斯旨则法法成疣。的契其宗则门门通妙。今可无乖实际而示圆修。俾负重致远者。获遂于息肩。流浪迷津者速登于彼岸。求生西方。无先念佛观门者也。予辄为修净业者。薄採经论大纲。述成西方净行法门。示彼所修令得其趣。有覩兹文而复不能起信修行者。烦乎狂热投圊。唯露一发欲垂拯救。末如之何。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宗卷第三(终)

 

上篇:庐山莲宗宝鉴

下篇: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诸宗部目录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如净和尚语录

如净禅师语录序 五家宗派中。曹洞则机关不露。临济则...

四十二章经解

佛说四十二章经解 明 古吴藕益 释 智旭 着 经题七...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 详夫心者,非真妄有无之所辨,岂...

净土境观要门

净土境观要门 元传天台宗教兴教大师虎谿沙门 怀则述...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十二缘生祥瑞经

十二缘生祥瑞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

【注音版】佛说十号经

佛说十号经...

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宝华山弘戒比丘 读体 汇集 早觉 (经律...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 后汉月氏三藏支娄迦谶译 舍利弗前...

普达王经

普达王经 失译人今附西晋录 闻如是: 一时,众祐游于...

【注音版】莲池大师《放生仪》

莲池大师《放生仪》...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 西晋河内沙门白法祖译 闻如是: 一...

思维地狱苦,珍惜修学缘

通过学习三恶道苦中的地狱苦,我有两点收获。 一、透过...

风水好坏以什么为依据

问: 风水好或者风水差是以什么为依据的? 体恒法师答...

念佛鬼敬

【原文】 海昌村民某,有老媪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阴...

什么是念佛的最好时节

朋友讲了他亲属的一件事,他的亲属在单位突发脑溢血,...

如何去认知多善根多福德

什么样的人才能往生呢?在净土法门如何去认知多善根多...

不肯坐下的弥陀慈父

我们看阿弥陀佛接引像他都是站着的,为什么他不坐?众...

圣严法师《好事多磨》

俗话说:好事多磨,成就一桩世间好事,尚且要费尽心力...

学习动物们对待生命的态度

在美国新泽西州,有一位叫莫莉的著名科学家,劝告人们...

观音圣号能解众生三毒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大安法师:为什么要讲儒道之类的书

问: 望法师给我们讲点大乘经典,不要讲《文昌帝君阴...

生死无常,你在烦恼什么呢

在罗阅祇城有一个婆罗门,他听说舍卫国人民孝养父母,...

无诤三昧的须菩提尊者

须菩提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他豁达自在,被众比丘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