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

慧律法师  2012/07/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如何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

慧律法师答:要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必须把法往内心里面融化。如果这个法只是在心外,我们说心外无法,法就是心,心就是法,所有的法都在启动我们内心的这颗觉性。什么是佛性?佛性就是觉性,觉性就是众生的心。所以,一定要把法入心,才能彻底改变佛弟子的生命,也才能升华我们的内在。我们的内在里面存在两股力量:一是真如的力量;二是无明的力量。如果我们的真如的力量胜过无明的力量,我们就得解脱,就得自在,就开智慧,就能够体用一如;要是我们的无明胜过我们的真如,那么我们就回归原点,继续做凡夫,继续做六道轮回的众生,也继续过着忧郁、烦恼、无明的日子。

所以,要把法融入我们的生命,所有的法都不能离开这颗心。十方三世一切佛,如何叫做度众生?度众生就是度掉内心里面的那颗贪心,从贪度到无贪,从嗔度到无嗔,从痴度到无痴,这个就是把法融入我们的生命,也可以提升我们的生命。简单讲,万法不离心,心即是万法。如果我们把法只是当作一种时尚,或者只是当作一种学问(学术)来研究,不落实到心灵的层面,那么这个法就失去了意义,没办法提升自己,也没办法融入我们的生命。但是,因为每个人的根器不同,有的人是顿根的,体悟的力道会很强,速度就很快,这个叫做利根;有的人根器就比较差,要把这个法转入他的心,来提升、融入他的整个生命体,需要很长的时间。

比如说,这两天讲的《楞严经》,有的人听了很法喜,可有的人在某些角度还听不太懂,这个还是需要时间。因此,要把法转换成心法,心不离法,法不离心,同时要提升自我,这就要看个人的根器了。有的人给他讲故事、讲因果很受用;有的人念一句佛号,诵一部《无量寿经》很受用;可有的人一定要在经教上、心性上、在禅的最高境界即心即佛上下功夫,他觉得这样比较受用。所以,根器的力度不同,法也没有定法,只要大家受用,慢慢的启动内在的觉性,那么你就是走对路了。

但是,一定要依法不依人,依佛陀所讲的正法,不管这个法师有修还是没有修,不管哪一个道场的道风怎么样,八大宗派如何的各自展现自己的优点,统统不能离开佛陀的正法。因为我们共一颗佛心,共一个佛祖,究竟的理是一致的,理事一致才能成佛嘛。话虽然讲有八大宗派,其实,合起来只有一宗,就是佛宗,就是释迦牟尼佛这一宗。如果说,你的思想跟释迦牟尼佛不一样,那你就是外道,你不是佛道。所以,每一个法师都有他的优点,劝人念佛也好,诵经也好,讲经说法也好,参禅(即心即佛)自悟也好,只要符合佛的正法,我们都给予最大的尊重跟赞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皈依佛门有条件限制吗

什么人可以皈依呢?有人说我皈依没吃素,能不能皈依?...

要怎么样忆佛念佛才会去佛不远

问: 这样的话,日常修行当中,要怎么样忆佛念佛才会去...

我们要悟的是什么

问: 经典里经常讲的开悟、顿悟的悟是动词,悟的对象...

如何帮助母亲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问: 我母亲八十三岁了,精神不是很好,时而抑郁,时而...

文珠法师《心灵的世界》

今天有机会与各位共聚一堂,讨论佛法,首先要多谢志莲...

「厚德载物」如何理解

问: 厚德载物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答: 这句话是出自《...

佛教是如何看待同性恋的

问: 佛教是如何看待同性恋的?同性恋可以往生净土吗...

法师,请问我能出家吗

时常有人问我:法师,请问我能出家吗? 虽然每次我的...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慧律法师《解脱之钥》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成道后,到印度各地弘法度...

胜利了人家就会恨你,落败了则带来愁苦

【胜者招致憎恨,而落败带来愁苦,唯有放弃胜败之心,...

慧律法师《佛心慧语》

(一)自觉篇 ◆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

慧律法师:佛教徒对风水要持什么样的态度

佛教徒是采取中道的态度。这风水对我们凡夫来讲确确实...

【佛教词典】碧岩集

凡十卷。宋代僧圆悟克勤编。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又...

【佛教词典】有无四句

佛教以外诸派学说,有关形上学方面之见解,可分成有、...

憨山大师《观音赞》

大悲观音像赞 我闻大士本无住。但在众生心想中。众生既...

不要为了吃素而与家人生烦恼

选择吃素,原因多种。有些人是为自己的健康,有些人是...

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

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 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

不悲观不沮丧,危机就会成为转机

不悲观、不沮丧,生命中的危机就会成为转机。 有个朋...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

顽劣愚痴的众生,也有圆成佛道的一天

佛教信仰的主要内涵在于向佛陀学习,此即所谓学佛;亦...

口业的四种

佛教把口业分为四种:恶口、两舌、妄语、绮语。 恶口...

善有善报

有一位非常富有的老人家,与妻子、儿子、儿媳以及孙子...

曾为浪子偏怜客

在我们教内每一位信众可能对《安士全书》都不陌生了,...

大安法师:烦恼不断能往生吗

问: 弟子烦恼不断,意恶重重,甚至还造作身口意罪业...

对待婚姻的态度

一位年轻人和新婚的妻子经常吵架,他很懊悔,埋怨自己...

禅宗五家七宗——曹洞宗

曹洞宗宗名之由来 曹洞宗创始人良价(807-869)及其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