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魔军的这十支队伍

大安法师  2015/08/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魔军的这十支队伍

菩萨道里面,特别强调“忍”的力量——超过持戒、精进、禅定一切力量。能忍之人就是大丈夫。

这个忍分为两种:一种是“众生忍”,一切众生骂我,打我,诽谤我什么,如如不动——你不跟他计较;一种是“法忍”,就是法上的——饥渴、寒热啊,等等这些,也能够忍。

那一般讲忍,就是面对魔军。有的是来自外面的魔军;有的是来自我们内心的魔军,就是我们的烦恼结使。

你看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时候,百万魔军过来,佛就告诉魔王波旬,“你这个魔军啊......”魔军一般能够发出十支队伍,这十支队伍是挺有意思的,我们来辨别一下这些魔军。

“欲为汝初军”,魔军发的第一支队伍——最大的部队,就是:欲——淫欲,是魔派出的第一支主力部队。我们一面对欲望就打了败仗,堕在负处,就成了俘虏;那你面对魔军,你首先就败了。

“忧愁为第二”,忧愁也是魔军呀——为第二支队伍。

“饥渴第三军”,饥渴是魔军的第三军。如果我们忍受不了饥渴——饥渴起盗心,你就会偷人家,抢人家,这就堕到了负处啦。

“渴爱为第四”,这种对爱欲的需求像干渴一般,让你坐立不安,非要去满足不可。

“第五睡眠军”,所以一天到晚我们就昏昏欲睡。睡眠——也就是被魔军控制了。现在我们虽然不能做到不睡,但至少要做到控制睡眠的时间。如果我们像社会上养生一样,要睡八、九个小时,对修道人来说,那可能就有问题了,被魔军控制了!孔子对宰予——他的学生,看到他昼寝了,都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怖为为第六军”,这种害怕、恐怖、畏惧是第六军。

“疑悔为第七军”,怀疑、后悔就是第七军。所以当我们升起极重的对善法之怀疑和后悔的时候,我们就被魔军控制了。

“瞋恚为第八军”,瞋恨的心——动不动发火的心,这都是魔军。

“第九利养军”,就是你追求名闻利养,喜欢这些知名度,喜欢搞那些虚的东西——摆架子、搭架子,这都是被魔所控制。

“第十军自高,轻慢出家人”,就是自己把自己看得很高,很骄慢,轻蔑出家人。

我们想一想,如果面对魔军的这十支队伍,我们能不能打胜仗?很有可能我们都打败仗啊!一打败仗,这个魔王波旬就很高兴了:“你没有逃脱我的魔手——魔掌心哪!你还是魔子魔孙啊!”所以三界不容易出得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不在烦恼摄受范围的执着是贪吗

问: 我们做事情,如果所执着的事情,不在烦恼的摄受...

站在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调伏烦恼

《楞严经》的法门,就是一个转,转因缘之法而回到不生...

【推荐】五种对治烦恼的观照方法

人,往往只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

障碍最怕一件事,就是你的坚持

以前我读佛学院,我们的教务主任在新生训练时,他在黑...

时间会带走所有烦恼

如果一味沉浸在烦恼之中,就会无暇顾及其他,没有心情...

放下屠刀就真的能立地成佛了吗

在日常生活和影视剧作品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放下...

人疑念佛恐成魔,魔佛相争不较多

有人质疑,念阿弥陀佛名号恐怕会著魔。对于这个问题,...

如何对治烦恼习气的现前

我们在修行中经常会遇到不如意的境界,往往会引发嗔恨...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无为里面有真谛,平淡里面有道味

我们该有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及生活方式?要少欲无...

大安法师:如何明辨是非邪正

问: 近来,有些居士专弘净土的音像与书籍在东北地区...

净土法门为何易行难信

净宗经典反复申言:净土往生法门是极难信之法。因净土...

出现恐惧的时候,千万要紧抓这句佛号

我们闭关念佛,很多人就谈到,他一入关就觉得很害怕。...

【佛教词典】毗罗毕利多法会

锡兰语 Veil pirita。意为“小保护”或“小祈福法会”...

【佛教词典】应用无边

与“应化无方”之义同。谓佛菩萨为救度众生而应现化身...

心浮气躁、严厉苛刻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

事有急之不白者,缓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 人有操...

如何正确看待「烧高香」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高僧佛图澄尊者

佛图澄,天竺人。少年时就开始学道,尤其精通玄术。永...

欲爱的根源来自于这念心

过去,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时,为所有的天人等四辈说...

圣严法师《学习观音菩萨》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信是修学佛法的基础

信是修学佛法的基础,如果没有信,就会遇到许多问题。...

如是利益,百千万亿法门之所无者

居士既能发露忏悔。于净土法门,最易相应。所谓心净则...

圣严法师:不要自己障碍自己

佛教有一种「业」的观念,凡是我们的一举一动,不论经...

别在等待中留下遗憾

惠施曾做过梁惠王的宰相,博学善辩,是名家的代表人物...

百喻经·认人为兄喻

经文: 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复多钱财。举世...

最不称职的御医

这个故事说的是悔悟,取自《杂譬喻经》。 古时候,有...

惟贤长老《人生的真谛》

人生由于名利等引起烦恼、挫折,因而生出痛苦。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