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现不好的逆境,不要恐惧也不要嗔怒

大安法师  2018/04/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出现不好的逆境,不要恐惧也不要嗔怒

在修行过程中都是凡夫,对一些事情一些人冷漠没有热情这也是可以理解,因为你修行的大慈悲心还没有出来,当然别人的事情跟我无关,别人的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整个社会的形态也是这样子,所以修行人出现这个情况他也是正常的。

问题就是你当看到别人真的有困难的时候,你这颗比较冷漠的心里面还有一种佛性,还有一种慈悲,你还肯帮助说明你还有点慈悲,你就把肯帮助的这一念的仁爱、仁慈之心慢慢它扩大,然后对一切人一切事具有深厚的同情心、恻隐心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那如何对冶自己不安的心,不安的心你得要思维到什么让你不安,是不是你有很多的牵挂,很多的不如意,很多的对自己的种种不满,所以这种不安要用空性去对待它。

这个世间上不论是好的坏的等等,他都是在做梦,都是变幻出来的,你不要去计较,把他观空,心里就比较宁静一点,心放在空性上他就平等了,他就平常了,然后空性也有时候很难对境,所以你就一心系缘在佛号上无论出现什么事情,都就在这一句佛号上把他摆平,出现好的境界,你不要欣喜若狂,这是宿世善因的结果。

所以感谢善因,继续修善因,出现不好的逆境出来,这是宿世恶业,不要去恐惧也不要嗔怒,要生惭愧之心好好念佛消除业障,这样慢慢有种平缓平等心的胸怀这样来对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禁火莫烧山林

禁火莫烧山林,就是禁止放火,不要烧毁山林。那么从下...

慈悲分三种境界

从教法上来讲,慈悲也分三种境界。通常我们叫做众生缘...

救人就是救己

一天深夜,我沿着一条灯光昏暗的小径走回家。经过一片...

遇到逆缘应先检讨反省自己

当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我们心里应该充满喜悦。 尽管昨...

诸经释忍辱

《六度摄论释》云:能灭尽忿怒怨仇,及善使自他安隐。...

圣严法师:慈悲没有敌人

可怜人、同情人、原谅人、爱护人、关怀人等,都可以算...

对动物慈悲

古时候的印度,人民拜他们的神时,一般都杀动物当做祭...

保护动物行为指南

01、对动物最好的保护,就是不干扰它们的自由生活。 ...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如是发心名之为邪,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

如何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那么去佛不远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一个真相:阿弥陀佛离我...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具足了信愿

问: 弟子听您讲经已经几年的时间了,在您的教导中越...

净土法门的修行一定要依照圣言量

问: 我听元音老人讲,修净土法门行者念南无阿弥陀佛结...

【佛教词典】暖

【暖】 p1242 瑜伽三十四卷十九页云:如是行者、于诸圣...

【佛教词典】迦摩罗

(杂名)又作迦末罗。病名。译曰黄病。玄应音义二十三...

下品下生者,仗佛力亦能往生

【原文】 下品下生者,乃临终时,地狱形相已现,能至心...

世俗忍辱观与佛教忍辱观

忍辱波罗蜜,是六波罗蜜之一,为大乘佛教的重要教理和...

没有成就之前,一定要广修供养

在修行没有成就前,一定要广修供养。在唐朝,有位叫悟...

【佛学漫画】慈无量

弥勒菩萨是慈悲的化身,鼓励人们保持乐观,关爱他人。...

【推荐】念佛人很多,为何成就的人非常少

净土宗其实在逐渐衰微当中,这是很遗憾的事!念佛人很...

龙裤国师念佛成就的公案

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位国师,名号为龙裤(法名已经佚...

湛空法师人生感悟

1、没人知道,下一刻自己到底身在天堂还在位于地狱,...

对一切苦不起嗔恚之心

三善十一者:言无嗔者,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嗔...

宽容孕育出高贵性情

心胸狭小,看什么都不顺眼,自然也就很难容得下其他;...

圣严法师《海绵精神》

我们学佛修行的人,应该具备两种态度内方、外圆。 内...

你是哪一种菩萨

这四弘誓愿当中,其实菩萨是有两种: (一)悲增上菩萨...

禅净能同时修吗

问: 禅净能同时修吗? 大安法师答: 对这个问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