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僧团的六和敬是哪六和

大安法师  2018/08/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僧团的六和敬是哪六和

“僧”,梵语叫僧伽,简称为僧。僧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单个比丘不能称为僧,一定是四比丘以上才能称为僧,所以僧伽翻译成中文叫“和合众”。

称为众,就不是单个比丘,是四比丘以上。所以,一旦形成一个僧团,必须要具备“六和敬”。是哪“六和”?

首先是“戒和同修”,僧团比丘禀受的是同样的二百五十条戒,来一同修行。

第二是“见和同解”,僧团是依据佛陀的教法来建立正知正见。

第三是“身和同住”,就是在僧团当中,要随众,与众起倒。大家起床,你也得听到钟板就起床;大家过堂,要跟着过堂;大家上殿,要跟着上殿;大家出坡,也要跟着一起出坡。不可以与大家不一样,不一样就不和。乃至开僧团会议,大家坐着,你就坐着,既不能站,也不能躺。身不和,就是对僧团的轻慢,因果是很重的,这是“身和同住”。

第四是“利和同均”,就是僧团得到的利养要平均分配,不能搞特殊化,不能分别对待。所以,在僧团中,不能分级别,不能分三六九等,上至方丈和尚,下至一般清众,利养都是一样的,不能当执事的就要多一点,清众就少一点。僧团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这叫“利和同均”。

第五是“口和无诤”,就是在僧团当中不能斗诤坚固,不能吵架、骂辱,更不能打架。

第六是“意和同悦”,大家都是来修道的,多生多劫的善根佛缘才能聚在一起,相互见了要生欢喜心,要相互赞叹、相互恭敬。不能见了面冷若冰霜,甚至拉长脸,好像欠了他三辈子债务没有还一样,这些都不好,要“意和同悦”。

具备“六和敬”,方可称为僧伽。有“六和敬”才有力量,否则,坐在一起是很难受的,力量是瓦解的,是涣散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蕅益大师论出家

蕅益大师,吴县(江苏)木渎人,俗姓钟。字蕅益,号八...

心出家的圆融法师以礼佛念佛为终身的修持

圆融法师的往生故事...

阿那律与跋提的出家缘记

三千年前的佛陀时代,释迦王族有二位王子,一位是摩诃...

师父您为什么要出家

问: 师父您为什么要出家? 慧律法师答: 因为要解脱...

关于僧人还俗问题三则

告青年苾刍(比丘)之还俗者 近年以事变纷乘,居各种地...

出家作比丘尼的障碍

汝但谛思,自知取舍。至于不能出家,即欲舍命,此念虽...

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我今天在过堂的时候,看见各人吃饭,渐渐有些散乱。吃...

明海法师自述出家的心路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缘,看了一本介绍弘一...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临终正念是往生的决定因素吗

问: 印祖多次提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尤其强...

受了菩萨戒,能否为生病的家人杀生做荤食

问: 弟子学佛多年,已受菩萨戒,吃长素。但家中老伴不...

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问: 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大安法师答: 百行孝为先...

不经中阴身,顷刻做菩萨

如果我们都没有接引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都是很昏迷...

【佛教词典】鹿头比丘

(人名)佛在世之弟子。增一阿含经三曰:分别智等恒不...

【佛教词典】加护

加力助护。即佛菩萨以其力加被护持于众生身上。八十华...

不要烦恼明天怎么办

话说两个来问道的僧人,都被赵州禅师叫到茶堂吃茶去,...

【推荐】心中一无牵挂 才能得大自在

有一个人搭船去英国,途中忽遇风暴,全船的人都惊惶失...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个很奇妙的格式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

看清自己的缺点是很不容易的

要看清自己的缺点是很不容易的,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自己...

看破,放下,觉悟

俗云:「无事天地宽, 有事天地窄。」这句话是说,如...

为什么要断离偷盗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

十点生活的原则

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在他给孙子的忠告里,...

业力的累积,让我们看不到真相

我给大家讲一个记录在经典里面的真实故事,主角是佛教...

善恶有报的科学实证

现代的实证科学很讲究依据,当有了大量的科学依据时,...

念佛人要把成佛的心发起来

问: 省庵大师在《西方发愿文注》中说:念佛而不发大菩...

给自己一片危崖

有好几次,见蝙蝠掉在地上,怎么也飞不起来。 蝙蝠是...

乌鸦和孔雀的故事

现在这个时代在佛经里边叫做末法时期,在末法时期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