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善恶有报的科学实证

2014/09/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善恶有报的科学实证

现代的实证科学很讲究依据,当有了大量的科学依据时,人们才会承认和认识某种事物。这致使很多过去留下的美好传统,因为科学探索手段的局限,而一再受到排挤和异议,善恶有报就是其中一例。

尽管千百年来,善恶有报一直以口耳相传的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即使很多书籍记载了大量翔实的案例,可以证明善恶有报的真实性,但中间的过程如何运作,却难以使人们接受和理解。毕竟,谁也看不见过程的转化关系,只能单纯看到报应的结果。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生命伦理学教授史蒂芬·波斯特和小说家吉尔·奈马克从现代科学和医学的角度出发,对人的种种善行,在“付出”与“回报”之间究竟能产生什么样的关系进行了深度的研究。

研究人员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测量表,并长期追踪一些乐于付出的人,分门别类的对每一种“付出”带来的“回报”进行物理统计和生理分析,从而揭示了“付出”产生的“医疗作用”和“快乐指数”:“宅心仁厚、乐善好施”的人,这些善行确实会对自身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自身的社会能力、判断能力、正面情绪以及心态等都会全面提升。哪怕给别人一个会心的微笑,传递一个友好的幽默表情,这些简单的行为,都会引起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浓度增加。

他们综合了四十多所美国主要大学的一百多项研究成果,并结合长期追踪的实验报告显示的数据,得出了令人惊讶的结果:人们善良的行为,比如赞美、宽恕、勇气、幽默、尊重、同情、忠诚等等,这些行为的付出显示,“付出与回报之间存在着神奇的能量转换秘密,即一个人在付出的同时,回报的能量正通过各种形式向此人返还,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己浑然不知……”

科学家在神经化学领域的研究中也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当人心怀善念、积极思考时,人体内会分泌出令细胞健康的神经传导物质,免疫细胞也变得活跃,人就不容易生病。正念常存,人的免疫系统就强健;而心存恶意、负面思考时,走的是相反的神经系统,即负向系统被激发启动,而正向系统被抑制,身体机能的良性循环会被破坏。

美国有份杂志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坏心情产生毒素》的研究报告,报告中称:“在心理实验室中的试验显示,我们人类的恶念,能引起生理上的化学物质变化,在血液中产生一种毒素。当人在正常心态下向一个冰杯内吐气时,凝附着的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物质;而当人处在怨恨、暴怒、恐怖、嫉妒的心情下,凝聚起的物体便分别显现出不同的顏色,通过化学分析得知,人的负面思想会使人的体液内产生毒素。”

美国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也曾合作研究了“社会关系如何影响人的死亡率”的课题,工作者随机抽取了7000人进行了长达9年的跟踪调查,统计研究发现:乐于助人且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其健康状况和预期寿命明显优于常怀恶意、心胸狭隘、损人利己的人,而后者的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5到2倍。在不同种族、阶层、健身习惯的人群中,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从这些科学研究来看,善恶有报已经超越了有神论所倡导的生命价值取向,是整个人类在此基础上发展和生存的规律。这些科学研究也从侧面证实了,古人对善恶有报的信,并不是思想的封闭和愚见,而是那个时代,很大一个群体对待生命的根本看法和经验总结。

相信善恶有报的人,也正说明他的思想是开阔的,开明的。心态的开放,传达着生命对未知事物保持的谦卑。因为相信善恶有报本身,就是一种开放的态度,所以不会随意地用极端的思想,去封闭自己的出路,这样思想境界也很容易摆脱恶念的禁锢。开明的思想产生的效应,自然能够感应天地之间的和谐。这正如医学古籍中讲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生命自然健康,福寿自然增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因果相续经过哪三个阶段呢

是故由赖耶种子,生起诸法之现行,复由现行熏成种子,...

只要肯布施,就会有好的果报

《大智度论》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是关于一个贫穷...

钓鱼的血泪忠告

我当内科住院医师的时候。有一天,在医院爬楼梯看见一...

善恶以什么为标准

佛说戒律就是世出世间善恶的基本准则。因果是规律,戒...

怎样印证因果轮回是真实存在的

问: 佛教说人世间都有因果轮回,但是对于今世的我们...

诚实是随顺法性的善行

佛言:其四恶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转相教令,共为...

做这四种善事会招致恶果

善男子!有四善事,获得恶果。何等为四?做四种善事,...

现报、生报、后报

现报 就是我这一世行善或者作恶,就我这个业报身去做,...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诵持大悲咒的功德利益

大悲咒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大悲心陀罗尼、千手千眼观世...

三辈九品得往生,四土径登不退转

往生有四土,各论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 若执持名...

读一部华严经,不如看一艮卦?

【原文】 宋儒有言:读一部华严经,不如看一艮卦。 此...

佛家如何看待自杀

佛教虽然说有生皆苦,但并不代表佛教认同自杀。相反,...

【佛教词典】一切行苦

【一切行苦】 一切有为有漏之法,皆迁流不息,故称为一...

【佛教词典】三种所调伏性

【三种所调伏性】 p0203 瑜伽八十八卷十四页云:复次诸...

生命中的贪欲苦

有一个美丽得让人感到心酸的故事: 在物质条件极度匮...

副经中的副经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在讲净土法门的部类门,也就...

四念处观

佛陀刚成道证果时,独自在优楼频螺聚落尼连河边的菩提...

「无念」是没有念头还是还有善念

问: 佛是无念,此无念是完全没有念头?还是还有善念?...

【推荐】老去,其实很残酷

有因缘去福利院看望了那里的老人。 大家都要老,但是,...

星云大师《天堂地狱在一念之间》

在我弘法的岁月中,经常有人问我:「天堂地狱在那里?...

要真为生死,而发菩提心念佛

念佛道理讲起来很多,现在说一总纲乃:真为生死,发菩...

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

有三个愁容满面的信徒,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使自...

往生极乐世界,有五因缘不退

得生彼国,有五因缘不退。云何为五。 一者,阿弥陀佛大...

神通不敌生死

昔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弘化时,有梵志兄弟四人,皆...

慧律法师:心无所住就是安住

世间没有中庸,无相才是真正的中庸;心无所住就是中庸...

佛不欺人

接触到佛法,一晃二十多年了。回忆这期间的进进退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