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极乐境界不是神话

大安法师  2018/1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极乐境界不是神话

众生的怀疑非常深,这种怀疑来自于我们思惟方式先天的局限性。本来我们的心性可以是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的,本来我们也是有无量光、无量寿的,然而一念无明妄动啊,我们就认大海的一浮沤作为自我,作为整个世界,而遗弃广大的大海。

色、受、想、行、识五蕴使得我们知见非常地狭小,这种心量就影响到我们的思维方式,变得狭劣,缺乏智慧。好比一只昆虫,春天生,夏天死,如果跟这只昆虫去讲冬天白雪皑皑的景象,那是无从说起的,因为它从来没有见过呀!

又好比井底之蛙,它看到的天空就是三尺见方,它所生存的水域就是那么一点浅水。如果你说在这个三尺之外,还有广袤的天空,在浅水之外还有浩渺的大海,这只青蛙怎么能相信呢?它没有这种经验,它的心量、见地是打不开的。

同理,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情形,对我们来说,一样是很难理解的。

我们生存在这个娑婆世界,本能地就不会相信界外净土。现在我们在这个世间寿命最多只有百岁,怎么会想到另外的世界还有无量寿啊?我们在这个世间想得到一点资生用具,那是非常辛劳,流血流汗啊,怎么会想到还有一个刹土,念头一动什么都有啊?

在极乐世界,你想穿衣,念头一动,珍宝质地的衣服自然披身;想要住房,七宝宫殿自然现前;想要听音乐,马上就能听到;想听什么法,就立刻能听到;不想听,就没有这个声音。

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会想到还有这种念头一动,所思的东西就自动现前的境界吗?

《无量寿经》讲到,比如到了中午的时候,诸往生在极乐世界的天人念头一动(由于还有习气),觉得该吃饭了,七宝钵器马上自然现前啊。

这个装饭的都是钵器,你想要金钵就是金钵,想要银、琉璃、玛瑙等珍宝的钵,都自然现前,而且色香味俱全的百味佳肴自然盈满在钵里面。

这时往生者会警觉到,我可不是在娑婆世界那个苦恼的身体了,非要吃饭不可,现在我是净土的菩萨啊!所以他实际上是不会去吃的,而是见色闻香,意念上领略。

领略完了,身上的气力充沛啊。饮食完毕,念头一动,七宝钵器就自动消失了。不需要我们去洗碗,洗碗很麻烦的。大家喜欢炒菜,炒菜还有点创造性,洗碗完全就是一件很麻烦的琐事。

看到这个描述,我们总以为说的是神话。然而仔细思惟,便会明白这种描述是非常符合现代科学的原理的。

大家知道,上个世纪驰名世界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是揭开二十世纪科学新篇章的巨擘啊。他里程碑式的科学发现,是“相对论”与“质能互变公式”。{质能互变公式是:E=MC2,就是能量E,等于质量M乘上C2(速度的平方)}。

这个简单的方程式,揭开了这个物理世界的一个秘密啊——质量和能量相互转换。质量是什么?质量就是闭锁了的能量。能量是什么?能量就是释放了的物质。而且质能互变与速度成正比例关系。

这个公式刚发表的时候,很多人不相信。直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原子弹试制成功,人们才发现爱因斯坦的理论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原子弹是利用铀-235或钚-239等重原子核裂变反应,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它证明了这个公式的正确性,物质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现在中子弹、原子弹、氢弹、氢铀弹,威力是越来越厉害了。

这个方程式还传达着另一个信息:质量可以转化成能量,同样地,能量也可以转化为质量,这两者是等价的。

那么能量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念头啊!念头是有能量的,可以变成质量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心想事成。

但在我们这个世间,念头却很难转化成物质性的东西。转化不出来是由于我们妄想杂念太多,念头不纯净了,所以到达不了那个临界点,也就转化不过来啊!

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往生者心很清净,他动念头的能量就能够自然转为质量,这个质量就是“空能”,从“空性”里面显发出来的“事相”。

所以极乐天人很自在,在空能当中可以显现出质量,念头一动又把质量回归到空性之海去了,这是不是很科学的事情?

用科学而言,西方极乐世界全体都是高科技的一个刹土啊!这个世间我们叫“智能”——全自动化,那么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空能”或者说“佛能”的高度自在的世界。

有怀疑就很难契入,如果有一念清净的信心,契入到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当即往生,信心功德不可思议。能有信心的人就是人中白莲华——芬陀利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想要明心,这句名号就是佛心

念佛也要明了自心,这些都是作为上品往生的开示,这种...

大安法师:有了信愿持名就一定能往生吗

问: 如何正确理解和实践信愿行?只要有了信愿持名,...

修行不要搞得太复杂了

问: 师父您好!请您开示,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是否...

【推荐】借恶缘作为往生净土的增上缘

我们如果修行念佛法门,奉行净业三福,但为世间的尘劳...

念佛法门要知他力即自力

蕅益大师对信心的诠释用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

我们怎么去为死亡做准备

有白昼就必定有黑夜,所以就必须要为黑夜的到来作准备...

一念十念可往生,为何还要三万五万

问: 一念、十念可决定往生,为何要一日三万、五万? ...

念佛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明了阿弥陀佛名号的缘起与德用后,我们宜义无返顾地持...

净土法门的难信与仰信

净土法门就由于这样的至简至易、至顿至圆,又是从佛的...

暴毙身亡无善知识帮助,如何能顺利往生

问: 如果自己暴毙身亡或恶报现前,且无任何善知识帮...

今生错失净土,六道劫数长远

以今生的修行,总有点戒定的功夫,也信点因果,也努力...

佛弟子如何看待婚外情

问: 作为佛弟子,该如何看待婚外情? 大安法师答:...

【佛教词典】法性不可言说譬喩非不相似

【法性不可言说譬喩非不相似】 p0766   瑜伽七十三卷...

【佛教词典】智炫

隋代僧。益州(四川)人,俗姓徐。生卒年不详。年少出...

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

佛陀对待弟子的态度,就如老师对待学生一般,但是佛陀...

处处谦卑,驾驭傲慢

卑以自牧是出自《周易》谦卦里的一句话,印祖也常常引...

忍一时之愤,能免百日之灾

你要想平安、想愉快,要先忍辱;一忍,百事都消失了。...

宣化上人:危难紧急时要念观世音菩萨

今天传授你们一个要诀,什么要诀呢?就是在紧急关头的...

印祖开示如何对治瞋恚

本文节选自《印光法师文钞示净土法门及对治瞋恚等义》...

如果破了根本戒该怎么办

问: 如果破了根本戒,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阿弥...

修七支供迅速积累福德和智慧

修七支供的目的: 人生在世要想使自己过得更好,最主...

人人有爱心,社会就能净化

诸位同修: 现在的社会,需要充分的大爱之心,如果人...

知见的厘清和建立

昨天讲到有各种各样的邪见。如果我们修行人一旦被邪见...

忧患可以使人拼搏生存

《孟子》里说:舜帝原来在历山耕田,30岁时被尧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