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执持这句名号时,就在「无住」

大安法师  2025/07/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执持这句名号时,就在「无住」

问:众生如何降伏其心,除念佛外还有其他吗?

大安法师答:当然有啊!佛应众生的根机,讲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降伏其心的方法。四念处,五停心观,数息法,不净观……这些都是在降伏其心的。那包括《金刚经》说,须菩提问“菩萨如何降伏其心?”——那就是如何安住其心、如何降伏其心。佛在《金刚经》讲了“无住生心”,你要发菩提心,你要度化一切众生,而在度化一切众生又无一众生可度,无一众生可度又炽然地去度众生。在这个过程当中,你降伏其心。

大乘经典、小乘经典说了种种的降伏其心的方法,那我们净土法门这句名号,就是最好的降伏其心的方法。何以故呢?《金刚般若》讲“无住生心”,“无住”就是对一切幻相你不住。然而我们众生都是住相的,看到比如金银珠宝、五欲之相、六尘之相,马上他就住在那里,“住”就是贪恋、执著。一贪恋执著,你的心就被它黏住了,粘滞在那里,你就“住”了,在住的过程当中你自己起惑造业。“无住”就是你知道它的空性,像行云流水,你不贪恋,你不执著,它就是幻化的,这是无住,这是谈空性的。

但空性你又不是断灭空,又不是顽空,他还要生其心。这个“生其心”就是在空性当中生修一切善法的心,生菩提心,生六度万行的心,这样才能够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契证到空性的体,由体起用,你就修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善法,你就在积累菩提的资粮。

那无住生心,这个原理放在念佛上是非常恰当的。比如我们执持这句名号的时候,就在“无住”,当下你住在名号上就不会住在五欲六尘上,你就离开了世间乃至出世间的所有的东西,我就住在名号上。但名号不给你分别的余地,不给你……哦,这是什么意思啊,是什么味道啊……,他就是当体即空的,一种音声,一种符号。不让你去起妄念,这就“无住”。

名号当中的阿弥陀佛的无量寿的功德,就给我们无住的、这种空性的、一个深层的内涵。同时,这句名号你又作用于我们的耳根在听,孤明历历,你这句佛号能够念出来,念清楚、听清楚,这就在“生其心”。无住生心,生心又无住,当体即空,这就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当下你这个心不会乱跑了,因为你这个心安住在佛号上,就安住在无上正等正觉上了。

那众生的心都是弯曲的、分别的、贪恋的、执著的,我们的心是离不开贪嗔痴慢疑这些根本烦恼,以及随行烦恼的。所以你让众生没有这些分别执著是很难的。所以就像龙树菩萨有个比喻,众生的心就像这个蛇,蛇的本性就是要盘起来的。你天天指着它:你不能盘,蛇身要直,你让它直,它直得起来吗?它就是本能地就盘在那里。凡夫众生的心本能地就在那里打妄想、分别。所以你得要有善巧方便,你要让这个蛇把身子直起来,有一个方法,搞一个竹筒子。让这个蛇钻到竹筒子里面。那这竹筒子是直的,蛇身进去了,它也不得不直。

众生妄想分别弯曲的心,让他(干)什么?给他一个名号。名号是清净的,是正直的,这就是你去念这句名号的时候,就等于这条蛇钻到了竹筒子里面,不得不身子直了。这就是叫“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他也就慢慢地趋向于佛心那样的清净、正直、平等、慈悲、广大、菩提、智慧。他是这么一个——包括止观,一般天台家说你不修止观是很难踏上修证菩提大道的。但我们说你执持名号就包含着止观。刚才讲无住就是指止的方面,你生心就是观的方面。

我们念佛的时候以无量寿的寂定就生起了一个止的功能,我们当下都摄六根,不就在止吗?都摄六根,远离世间的十八界,五欲六尘,这就是包括世间的一切境界之相,这都是修止的范围。修观的范围一般是讲观这个因缘所生法,你能够清清楚楚观起来。那我们当下就是把这个佛号念清楚,听清楚,这个观就在里面,那你的观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是建立在无量光的基础上。正因为有无量光的妙用,这句名号,他才能生得起来,这句名号作用于我们耳根的这个聪力,他就能够听得清楚。你能够念清楚,听清楚,是建立在无量光的功能的这个范畴当中,无量光就建立了一个观的一种内在的生命内涵。所以念佛,执持名号,你老老实实去念,确实是降伏我们的烦恼心、散乱心、贪欲心、嗔恨心、无明心的一个最好的善巧方便,这叫“方便中第一方便”。

所以一个念佛人,你念得跟名号相应,慢慢的我们的心就有点佛心的那个气氛,你就可能身心比较柔软了。就不像那个原来那么刚暴了,碰到什么事情,你可能会从自身找原因。看到穷苦无告的人,可能你的慈悲心也会上来了。对自己的行住坐卧的行为,反省力量上来,这个惭愧心能够生得起来,这些都是接近佛心的一种——我们凡夫的那种粗糙的轮回心在转凡成圣的这么一个过程。当我们念佛,能念的凡夫心和所念的弥陀名号的那个佛心高度耦合的时候,我们还真的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一切念佛的众生最终都能成为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理观让你清净,事修让你庄严

问: 师父!阿弥陀佛!师父刚讲到怎么面对如灰尘的人事...

为什么要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得人身有多难呢...

念佛见到阿弥陀佛要走吗

问: 如果念佛念到见佛,是不是就马上跟阿弥陀佛去极...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问: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

李炳南居士《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1.西方极乐世界从什么地方去? 从心上去。这个问题必...

常当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有人说: 念佛比参禅较为稳当。其实念佛一法,又有事念...

极乐世界为什么能够圆证三不退

第二个约正念的功德。能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就...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一切众生皆得度脱之道

靠自力修行,我们解决不了见惑思惑的问题。没有遇到出...

如何理解「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问: 如何理解《金刚经》中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

善能获五福,恶能感六极

我们常常讲五福临门:第一是长寿,第二是富贵,第三是...

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

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光明...

【佛教词典】摩诃尼罗

(物名)Mahānila,又作摩诃泥罗。译曰大青。帝释之宝...

【佛教词典】寺号

指佛寺之名号。寺,原为我国古代官署之名称,佛教东来...

「两面人」更甚于坏人

两面人是一句骂人的话,形容一个人不诚实,在这边是一...

最好的管理,就是自己管好自己

最好的管理,就是自己管好自己; 最坏的管理,就是自己...

素食成就世界最健康的民族

世界上有各种奇特的民族,有许多令人惊奇的特征,比如...

经常这样观想,佛菩萨的力量就跟你合而为一

【时诸大众闻说地藏菩萨摩诃萨成就无量称赞功德。皆获...

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昔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一日,佛告诸比丘:世间...

不可口是心非

不可口是心非。 不可就是禁止,不可以。口是心非就是:...

名号跟我们心性的关系,实在是太微妙了

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

圣严法师《提起放下》

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

供佛斋僧的缘由及功德

供佛斋僧是佛教的一种传统,也是为了让僧俗二众有培养...

人生只是过客

在前一世纪里,有一位美国的旅行者去拜访著名的波兰籍...

珍惜自己的人生与福报

做回人不容易。因为在六道轮回当中,我们看到,猪马牛...

消气歌

消气歌(一) 世间万般事,哪能尽如意,遇事要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