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看待净土宗里面不同的知见

大安法师  2012/02/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现在佛教各种知见斗争坚固,不仅是不同法门之间,就是净土法门内部,对于同一个问题,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都说自己是根据经典或古德说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该如何做呢?即使是净土宗历代祖师,对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同的判断,一般人只是说他们是圆融的,到底怎么一个圆融法,请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斗争坚固,也是末法的一个表现形态。但当你遇到这些斗争坚固的事情,你自己不要斗争坚固,不随着转就行了。

比如对于净土法门中的一个问题,各人有不同的观点,你也不要把它看成就是斗争坚固的产物,它可能是由于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因此得出的观点也就会有所不同。你如果圆融的看待它,它可能就是相得益彰,横看成岭侧成峰。同时,你要了解历代祖师,他们对同一个问题,也不是说有个标准答案的。禅宗对学人的问题,答在问处,问在答处,无非是替学人解黏去缚。而净土宗祖师就更着重在于让人破疑生信,所以对很多问题的解答,只要是让你对阿弥陀佛的大愿和净土法门能够增上信心,能够让你在老实念佛上增大推动力,那可以说他的观点基本上没有离谱,没有走样。如果一个观点让你一听,好像觉得有道理,但实际上增加了你的怀疑,让你的修行比较放逸,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提不起来,那这个观点可能就有问题了。

所以不管怎么样,往生的条件就是深信切愿、执持名号,这一点谁也不能去颠覆的。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可能有疑问的地方是,这个往生的品位怎么判定啊?是带业往生还是消业往生呢?是不是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乱或者功夫成片哪?很可能在这里搞混了,这些年来很多人在这方面提问题。对此,你一定要在阿弥陀佛大悲愿力的层面去建立信心。佛经里面,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没有告诉我们非得要念到功夫成片才能往生。当然,如果能念到功夫成片肯定最好,如果念不到,只要具足深信切愿,乃至十念都能往生,这是阿弥陀佛的大愿给我们传达的信息。净土法门是非常圆顿的法门,甚至是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无上菩提。

信愿建立以后,要多多念佛,每天一万、两万、三万,念得越多越好;在日常行为上要奉行净业三福,如果你照这样做了,大概都不会偏离。具体的这个观点、那个观点,那就很多了,所以也不要听得太多。净土法门就是单刀直入,不假方便。谁说的对、谁说得不对,你不要去琢磨那么多,即凡心为佛心,离开这些争论,不管怎么样,我只要信愿念佛,阿弥陀佛肯定会摄受。我们在念佛的同时,实际上佛更慈悲地在念我们。我们是阿弥陀佛的独子,阿弥陀佛不忍我们在这里煎熬受苦,他一定会把我们救出去的。你要有一种很朴素的信心,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讨论的余地。这是一种情怀,一种信心。所以我们要建立这个信心,而不要去听那么多的争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龙树菩萨:十二礼偈

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弥陀仙两足尊, 在彼微妙安乐国,无...

禅净二宗的区别

我佛说法,契理契机,因群机不等,故施设有殊,虽方便...

娑婆世界的安乐夹杂着毒药

娑婆安乐的果报,在经典上讲一个譬喻:譬如美食,夹杂...

大安法师:念佛是为了什么

问: 念佛是为了什么? 大安法师答: 当我们知道阿弥...

印光大师嘉言录--示修持方法

甲、示念佛方法 ●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

往生成就四种不退

极乐世界的四土有特别之处,奇妙之处,就是四土也圆融...

净土法门与诸宗之圆通

学习净土法门的义趣 二十多年来,学教、学戒,讲学、做...

【推荐】逆缘让我成为莲邦彼岸人

已经步入中年的我,之前是不愿接触任何信仰方面的信息...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大安法师:烦恼不断能往生吗

问: 弟子烦恼不断,意恶重重,甚至还造作身口意罪业...

顺着道德去做,就能得到五种福报

《周易》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为什么念佛时有空旷柔和的感觉

问: 我集中思想念阿弥陀佛时,心中有一种空旷、充满...

临命终时是见光还是见佛

问: 请问临命终时,是见光还是见佛?因宗门下佛来佛斩...

【佛教词典】言过

【言过】 p0699   瑜伽十五卷十八页云:言过者:谓立...

【佛教词典】义净

(635-713)唐代译经僧。河北涿县人,一说齐州(山东历城...

岂有天生弥勒,自然释迦

原文: 佛祖圣贤,未有不以逆境为大炉鞲者。佛四圣谛,...

海鲜的饲养内幕

据媒体报导,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在北大演讲时,...

太虚大师《佛七开示录》

第一日、大师开示云:念佛七以弥陀经中有:闻说阿弥陀...

太虚大师谈梦的意义

梦的意义 佛学上说梦是什么东西?佛学谓一切众生有八种...

临命终恶业起现行的情况

「若行不善业者,当于尔时,受先所作诸不善业,所得不...

出家师父的法名为何要尊称上下

僧人自称法号有:释某某、草字某某、衲子某某、沙门某...

【推荐】佛陀开了两帖修学空性的药

佛陀在讲迹门的时候说开显佛慧,并不是理想化地要我们...

抄经印经需谨慎

「或有钞写圣文」钞写应该是提手边那个『抄』;「体多...

必须让佛号有个家

那么我们上两堂课讲到什么是佛陀,那么现在这一科讲到...

念到一心不乱,就能亲见本来面目

按净土来说,做一切善事,回向极乐净土,那就是出世法...

面对业力如何把握当下的自己

什么叫过去?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生命无量...

法界最可靠的保险

我曾把在香港办理的缴费11年的保险退了,为的是得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