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会用感恩心对待人和事

战立克  2012/09/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不能久住,都处于生灭成坏中,所以称“无常”。

人生是无常,富贵是无常,生老病死更是无常,正因为人生苦短,我们才要珍惜现在,学会用感恩的心情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两个行走在沙漠的旅人,已行走多日,在他们口渴难忍的时候,碰见一个赶骆驼的老人,老人给了他们每人半瓷碗水。两个人面对同样的半碗水,一个抱怨水太少,不足以消解他身体的饥渴,抱怨之下竟将半碗水泼掉了;另一个也知道这半碗水不能完全解除身体的饥渴,但他却心想:上天给我留下半碗水,真是恩赐,并且怀着这份感恩的心情,喝下了这半碗水。结果,前者因为挑剔这半碗水死在沙漠之中,后者因为喝了这半碗水,终于成功地走出了沙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即使遇上再大的灾难,也能熬过去。感恩者遇上祸,祸也能变成福,而那些常常抱怨生活的人,即使遇上了福,福也会变成祸。

传说,有个寺院的住持,给寺院里立下了一个特别的规矩:每到年底,寺里的和尚都要面对住持说两个字,第一年年底,住持问新和尚心里最想说什么,新和尚说:“床硬。”第二年年底,住持又问新和尚心里最想说什么,新和尚说:“食劣。”第三年年底,新和尚没等住持提问,就说:“告辞。”住持望着新和尚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心中有魔,难成正果,可惜!可惜!”

住持说的“魔”,就是新和尚心里没完没了的抱怨。这个新和尚只考虑自己要什么,却从来没有想过别人给过他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像新和尚这样的人,他们这也看不惯,那也不如意,怨气重重,牢骚满腹,总觉得别人欠他的,社会欠他的,从来感受不到别人和社会对他的生活所做得一切,他们心里只会产生抱怨,不会产生感恩。哲人说,世界上最大的悲剧和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人给过我任何东西。”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明白,生命的整体是相互依存的,每一样东西都依赖其它每一样东西。无论是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配偶的关心,他人的服务,大自然的慷慨赐予……人自从有了自己的生命,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一个人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社会的安定,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感恩花草鱼虫,感恩苦难逆境,就连自己的敌人,也不忘感恩。因为真正促进自己成功,使自己变得机智勇敢、豁达大度的,不是优裕和顺境,而是哪些常常可以置自己于死地的打击、挫折和对立面。

感恩是滋润生命的营养素。有了不忘感恩之心情,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凡夫众生都有这五大难处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我们的痛苦,佛菩萨知道

一切有情众生,只要在轮回里面,由自身善恶业所感召,...

怎样面对「无常」所带来的种种痛苦

问: 法师,我们怎么去理解无常呢?怎么去面对无常所带...

品味痛苦,享受痛苦

痛苦是人生的拐杖,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只有精神...

放下便是

我那天听朋友说起他近来的一件事:他的邻居不久前搬到...

慧律法师《执着心是痛苦的渊薮》

我们不难看出「心」才是痛苦的根源,否则社会愈进步,...

为什么爱到后来都是苦

爱情的真谛是自私的,我爱自己所以才爱你,你适合我所...

这种爱看上去是乐,实际导致的是苦

世间人为什么会有苦恼?因为他们不知道应该把心放在什...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宗舜法师:理体三宝和事相三宝是缺一不可的

三宝必须具足。这里有二层涵义, 即首先一定是归依佛...

高慢心的过失

高慢心的活动,一般来说,它不太可能出现在初学者,因...

施食有很多好处,一般人看不到

何以要施食呢?所谓未成佛道,先结善缘,不但要与人道...

母亲的一切影响着孩子的未来

在中国大多数家庭由母亲承当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的模式...

【佛教词典】执

【执】 p1031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执者:谓于我所中...

【佛教词典】死出山

又作死天山、四手山、死山。指人死后,在冥途中所必经...

佛弟子是否应该求财?

来寺院烧香的人很多,由于发心不一样、目的不一样,学...

如何对待「看不顺眼」的人

人是不可以离开群体而单独生存的,既然要和其他人打交...

专一礼阿弥陀佛,为专精一致

原文: 专一礼阿弥陀佛,为专精一致。且勿谓缘想一佛,...

四祖道信禅师的念佛禅

道信禅师根据《观无量寿经》的教诲阐述了心与佛的关系...

中医如何看素食

随着素食日益普及,人们逐渐知道素食对健康的好处,不...

瞻礼供养地藏像的感应

【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

万法一幻丛,死生一幻场

余昔游海门,登妙高峰,入无际三昧,入楞伽室。睹东坡...

星云大师《律学修持法门》

我今天讲的律学修持法门,第一点,要跟各位讲的是持戒...

不必害怕生死之际的业力发挥

关于临命终时的业力问题,这个业力是今生的还是多生的...

宿缘所追,今复来矣

智者大师在天台教里面,那是了不起的一位大祖师,他的...

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想」和「识」有什么不同

问: 请问法师,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想和识有什么...

星云大师《为往生者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今天亡者XX居士世间尘缘已尽,放弃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