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度化家人学佛

2014/0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度化家人学佛

学佛的师兄弟们大概都想让家里人也学佛。我也不例外,好东西总愿意家人共享。

昨天和静祯师兄聊到这个问题。我现在家里人都皈依了,精进各有不同,有的只是挂个名,我母亲是第一精进的,其次是我爱人。比起刚学佛时就我一个人信,有所变化。

静师兄要我随便谈谈。后学回想起来有如下的经验教训,供师兄们参考。

首先,要搞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他们关系融洽。

你想想,一个家庭成员,要是看见你就生气,还谈什么听你说佛法。要想关系融洽,首先得喜欢他们,要是老看见家里人的这错误、那毛病,心里就不容易产生欢喜。所以不在于能不能为他们办什么事,能给他们多少钱、多少东西(当然这个也很必要),如果你一看见他或她,就自然流露出亲切的微笑,她或他自然把你引为知己。凡人都是爱屋及乌的,如果他(她)喜欢你,那他(她)就自然对你信仰的佛法感兴趣,至少不反感。这就有了前提了。

其次呢,观念要端正,不能说我要度家里人,但可以说我愿度家里人。

一字之差,意思不同。家里人能学佛,自然有他们自己的善根,我们顶多起个助缘的作用。我们能也只能随他们的善根,做些增上的工作。他们能信,那是佛菩萨加持、自己本身善根发现、最后才是我们的助缘。居功和沾沾自喜,都是不达缘起,早晚还会因此再起烦恼。

再次呢,是注意要求不能过分。

一个众生,可能处在下述四个阶段之一:未种善根,已种善根,善根增长,善根成熟。佛出世也只能令未种者种,已种者增长,已增长者令成熟,已成熟者令解脱。何况我等凡夫。对家里人不能一概都要其发一生解脱或成佛的愿,尽管这个愿是很好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超越阶段的要求,会造成反面效果。能领到哪一步,就领到哪一步,能领到西方净土一生成佛是最好的,实在跟不上,能帮他们不失人身得生天道很不错。《地藏经》中佛菩萨对有些众生的希望也就是常生人天受胜妙乐。当然,这并不是说对自己的要求应放低,我想师兄们一般不会误解的。

第四是要能容过。

这点我做得不好,愿意做个反面教材。容过首要一条是别急着纠正人。也许她或他说错了,关于佛法方面说得不如法,甚至有毁谤佛或法的。这个时候,别急着否定他(她)打击他(她),说得实在不象话,沉默就是了。小小不对,笑笑就是了。如果他(她)伤害你的宗教感情,他(她)自己会内疚的。你越包容,他(她)越感愧,甚至会演成入道因缘。

有一种情形是怕他(她)遭恶报下地狱,赶紧声色俱厉地批评和制止。这种做法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效果,有的会更加激烈地造口业,有的是无声地反抗,有的是受到压抑,总之都会让他们离开佛法更远。佛法能否兴旺,端的在我们做得如何,而不是说得如何。我见到过有些关于新时代如何弘扬佛法的讨论,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最好的弘扬就是以身作则,然后再辅之以言教以及一些方式。

第五要尽自己的能力帮人。

他(她)有难处,你视而不见;等到教化的冲动起来了,又找他(她)说法去了。效果会好吗?最好的说法时机是他(她)有了烦恼来找你,最好的说法形式是切合他(她)的实际生活,最好别滔滔不绝只顾自己说得痛快。在他(她)不需要佛法的时候,能忍住闭嘴不谈也是本事。

第六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加强自觉和自律。

我们要发帮一切众生觉悟的愿,但我们只能从自觉做起。你都不知道自己的念如何生、住、异、灭,我们又如何能引导别人?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如实觉悟自己的心并以先觉觉后觉,并不是离我们多么遥远和玄妙的东西。一切经书都是自心的注释,是明心和净心的法宝,心若明了,经也一看就了。心若不明,越思越远。

念佛礼佛诵经都是重要的自觉手段,自己觉悟的程度越高,对别人的烦恼心结看得越明白,当然也就能更高效率地帮他们解决烦恼。自律就是按佛的要求,处处做得都很棒(不是指财富地位,是指为人处世),不棒也得努力让他棒。如果真的在自觉自律上日新又日新,谁不喜欢和既高明又热肠的人亲近和看齐呢?自然而然地就达到了帮家里人学佛的目的。这才是真正的大乘,与喊口号的虚伪大乘以及盯着别人错误、管着别人毛病的阿修罗式“大乘”不可同日而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学佛的人不要再迷信

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

应该念阿弥陀佛还是观世音菩萨

问: 我学佛是因为观世音菩萨示现了一下。我现在应该念...

佛法只要你肯学,都有你要学的东西

作为一个空中的云,作为一个空中的雨水,它是平等的。...

勿做「小资」学佛者

都市中,有小资阶层。小资者,小资产阶级也。 生活上...

林清玄:感动杀手的学佛作家

30岁前,林清玄已是报社一级主管,文学创作也得遍大奖...

网络学佛人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当今时代网络发达,佛学方面的信息很丰富,现在的佛子...

佛教徒的八个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使人们对佛教有诸多误解。比...

自己吃素,家人的煮饭问题怎么解决

问: 自己不吃肉,家人吃肉,煮饭的问题怎么解决? 大...

成事不必在我,随喜一切功德

佛教兴衰在人事的和合。在《涅槃经》上说:魔王要是看...

点亮心灵之光

我们看到世界上形形色色、日月星辰、树木花草、山河大...

所有的法门都是成佛的资粮

其实从佛的角度,没有人天乘、二乘,只有成佛之道,只...

善导大师念佛偈

渐渐鸡皮鹤发,精神未免枯竭; 可怜老眼昏花,恰似浮云...

【佛教词典】属主相应言论

【属主相应言论】 p1463 瑜伽十六卷三页云:属主相应言...

【佛教词典】有为空

(术语)谓有为之诸法为因缘之假和合而无自性也。十八...

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大」

举世之人大概都喜欢大,大文豪经典传世;大丈夫气概冲...

格言联璧

学问类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

勿道群生性命微,万物皆灵莫杀生

勿道群生性命微,万物皆灵莫杀生。自从学佛以后,我一...

至易至殊胜的净土法门

世人往往以为简易的东西比较不值钱,殊不知对人至关重...

【推荐】没有生死恳切心,念佛参禅都是搞着玩的

问: 师父,您刚才告诉我们当下一念,我们也知道当下一...

为什么痛苦时念观音菩萨却未有见效

问: 法师你好!弟子便秘时痛苦不堪,默念、大声念南无...

怎样念佛才容易成就

我们学佛是以佛的心愿、佛的行为、佛的慈悲心来开发我...

匆忙中我们失去了什么

生命本需要凝视与倾听,凝视朝来暮去,看兴亡多少事;...

净土法门为什么要修五念法门

问: 修净土法门为什么要修五念法门?五念法门的内容是...

虚云老和尚的修行经验与学经的主张

修行首重见地。确立圆满的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这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