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生的祸福来自于因果

从慈法师  2014/07/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生的祸福来自于因果

人在一生中往往有各种不同的遭遇,是祸是福、是苦或是乐;表面上看是命中注定,命运所使,不能改变,是好是坏皆父母生成……,但人们可会想到这一切遭遇背后,是否蕴含着一股巨大的无形力量推动着?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它就是佛法所说的——因果业力——了。因果业力并非什么神奇力量,但它却牵引着人们一生的贫、富、贵、贱、祸、福……等等。至于对人生遭遇,从古至今总有些专家学者们试着找出一个可循的法则,因此神权、宿命主义及其他的学说即产生了,但我们人生的遭遇真如他们所讲的吗?这个问题错综复杂,我们不便一一深入研讨,现仅以佛教的观点来探讨这个问题。

人生祸福

在其他宗教中有很多劝善的言词是与佛教相似的,但佛法经教及因果的道理却是独一无二的,就因佛对人生遭遇的看法建立在三世因果上,因此对人生境遇种种就有擘精细靡深入独道之处。古圣贤者曾言:“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其实它即是讲因果的道理,由此可知一切果报有它一定的前因,并非凭空而生;如是因则如是果就是说明了这个道理,所以首先我们要了解佛教是究竟因果定律的。

因一般人对所遭遇的各种逆境感到束手无策,所以就产生了种种幻想,认为一切万事万物的背后有一个宇宙主宰神,吉凶祸福、贫富贵贱都由他所赐与或降下的,虽然有很多人信服这种说法,但我们却认为此种论调并不圆满,因为人世间的吉凶祸福、贫富贵贱皆由它所赐,则那有贫富贵贱之分、吉凶祸福之别呢?由此我们可看出这种理论的缺陷。另外一些对因果存疑者,对所遭遇的吉凶祸福、贫富贵贱总抱着怨天忧人的态度,就因对果前必有因的道理并不了知,又对现前果报事实不肯相信,而在果报中又起惑造业,如此造业因果报应循循论环不已,正如普门品中所说的:“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生生沉入苦海,求出无门……。

普通人对因果的存疑不外是,善人得祸,恶人却得福的一些实例。例如:孔子德行第一的弟子颜回却早死,而一些大罪大恶之人却可称雄于一时。如:希特勒等……,这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理相符合吗?其实善人会得祸是因宿世罪业深重之因,恶人会得福是因宿世善根栽培之果,但,这是暂时的,我们不可因此就拨无因果啊!因果通三世,既知世人对因果报应之疑,使我们更应该深入地来探讨佛教对因果的观点;佛教对因果报应是主张通三世的;果报之中有今生做即今生受报的,如:〔明〕袁了凡先生现生行善转变命运的事例,其次是生报,也就是今生种下因,下一世即得受报。

如:有只猿猴在树林见一高僧的袈裟,因一时好奇试穿它,却不幸摔死了,这只猿猴就因披袈裟的功德即刻上升天界;再其次就是后报,也就是今生种因,下一世或下几世因缘会合时才受报,如:佛在世时,有一老人想随佛出家修道,而佛的众大弟子都认为此人多生无善根不得出家,而佛却不以为然示说:此人无量劫前为一樵夫,一日在山中因老虎追击之下大呼了一声“南无佛”。今日他因此善根得度出家。从上几个实例,我们即知为何佛教对善恶果报有独特地看法,或许有人会问:“因果报应的道理有无可循的原则呢?”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它吧!

佛教对因果报应的看法确有它的定则,下面我们简要地来说明。各位必听说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两句话,这就是说明,凡事既已成就了“因”,则此“因”永远存在,有因必有果,一切因种在没感报之前,它是永远存在的,所以有言道:“纵经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句话即说明了有因必有果的道理。其次是“善恶因果不可相互抵销”的重要因果定则,譬如:“一个人过去造了许多恶因,后来了悟过去的不是,而改过向善,大行善事,如此在因果定则上看,说善恶可相互加减低销,这是不符合因果定则的,所以我们当知既造了因就要承当果报,不能功过互抵的。果真善恶因果不可互抵,那会行恶者不就失去了转变报应的机会吗?下面我们来看看有无改变挽救的方法。

佛教认为当我们受到果报时当知一切是前因所召感,恶因既已种下的人,现在唯有改过前非而努力在缘上改变,譬如:拜佛求忏悔、吟经、修行、行善等,如此大行善缘力即可转变果报及重罪轻受,由此可知佛教的观点认为,一切祸福报应是可依人为方法改变的,所以佛教不是定命论者。现在我们已知果报是可改变的,但现前我们不得不注意现因,我们不但不造作恶因,反而要多行善因,而依循者——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此我们才有光前的前途。

总结

从上概略几点,我们明白了,佛教是注重因果,人生祸福是因果报应,因果通三世,既种下因种则必受果报,而改变因果的唯一方法,只有依佛法修持的功德;所以您如想改变您现前人生的一切遭遇,转祸为福,转贫为富,转夭为寿,我们竭诚的盼望您,当从现在起,好好地行善、修持。

请常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有时需要以退为进

退一步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古人劝我们要精进,...

朗然独醒,大丈夫当如是矣

【原文】 醉生梦死,恒言也,实至言也。世人大约贫贱、...

人生的老苦与病苦

在这个世间,衰老是一个苦。我们的念头,念念的迁移生...

华严与人生智慧

非常感恩梦老和尚和王教授的因缘,能来此与大家聚会!...

富贵人生的八个特征

人人皆求富贵,什么才是真正的富贵?网络上有句流传甚...

【推荐】人为什么会发脾气,原因在哪里?

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发脾气,但是我们还是发脾气,控制...

现世因果报应故事十则

莫轻小恶以为无罪 不吃小亏终吃大亏 夏家嫂子买东西从...

圣严法师《回到自己身上》

佛陀曾经对骂人者有两个比喻:一个象是仰面对天吐唾,...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修道者应跟什么样的人常待在一起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修持门中的第...

修习净土法门是最上的福报

念佛人称之谓净土行人,净土行人必须要把我们净土这一...

真修行人要过的钱财关

很多修行人会发现,怎么自己这两年突然的运气不顺了,...

助念是往生最大的增上缘

弘一大师在《人生之最后》当中说道:吾人临命终时,乃...

【佛教词典】七尘

(譬喻)色等之六境,谓之六尘。尘法极于六,无第七尘...

【佛教词典】似异喻五过

因明用语。又作异喻五过、似异法喻五过。为因明三支作...

猎人与猴子

心中有大爱,才有明朗、温馨的人生。大爱就像温暖柔和...

女儿念佛后不可思议的起死回生感应

我有个女儿俗名陈云姗,今年二十八岁。在她八岁那年,...

往生到极乐世界后,就有三种不退

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阿鞞跋致菩萨,阿鞞跋致是不退...

佛学常见辞汇(十画)

【乘】 运载之义,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众生从生死...

不经多劫,得疾解脱方便

不经多劫,得疾解脱方便。疾,就是快速;解脱,就是离...

【推荐】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

有问: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 菩萨曰:汝但息想定...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对苦与乐看法的层面不同,感受自然也不一样,关键在于...

莫做十种奇怪的学佛人

1、贪心学佛,心常望报 有的人学佛的目的、动机和行为...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门槛高吗

问: 尊敬的大安法师!阿弥陀佛!两个月前,念佛越念...

初学佛,不离名言;真见道,不带名言

我们刚开始去学习佛法的时候,是要从语言文字,离开语...

圣严法师《把福报吃完了》

有则寓言故事说,有位穷困的老僧,自知无福,希望透过...

心是如何「作茧自缚」的

作茧自缚这个成语,借用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