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碗面给予的启发

宽运法师  2015/01/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碗面给予的启发

十五年前的除夕夜,一家面馆老板正准备关门之时,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小男孩走进来,低声地喊着:“一碗汤面!”老板自动多丢了半个面团,煮了满满一大碗,老板娘和客人都不知道。

母子三人匆匆地吃完了,同声夸赞:“真好吃,谢谢!”并且微微地向老板鞠了一躬;当他们走出面馆时,老板和老板娘则向他们说“谢谢你们!新年快乐!”

第二年除夕夜,他们又是最后的三位客人,同样地只叫了一碗汤面。老板娘问丈夫:“煮三碗面给他们吃好不好?”丈夫回答道:“不行,这样做他们会不好意思的。”随即多丢半团面条到滚烫的锅子里。

第三年的除夕夜,这三人又出现,点了两碗汤面,老板丢了三团面进去;后来这三人就没有再出现了。不过三人原来所坐的位置后来成了面馆“幸福的桌子”。

直到十多年后,两个青年穿着笔挺的西装与一名穿着素雅的妇人走进面馆,妇人慢慢地说:“麻烦…麻烦…为我煮一碗汤面…。”老板娘才发现眼前的三人就是合叫一碗汤面的母子,不过这次三人终于点了三碗汤面。

他们向老板夫妇道谢,并表示“我们母子三人曾在十多年前的除夕夜叫了一碗汤面,受到那一碗汤面的鼓励,才能坚强的活下去”,并叙述了十多年来的奋斗过程;老板夫妇感动得眼眶里溢满了泪水。

由此可见,物质或身体的满足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唯有心灵的充实与富足,才能克服贫困艰苦的环境。

因此,在佛教经典《增支部》的《鸯觉经》》(AndhaSutta)中,佛陀把人类分成三种:

1、盲人,这种人既不知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亦不知如何创造新的财富,当然更无法区分道德上的好坏。正因为这种人什么都不懂,所以称之为“盲人”。

2、独眼人,这种人眼里除了金钱以外,其他什么都看不见,一辈子只知道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和创造新财富,但不知道如何培养高尚的道德质量。这种人只有一只金钱眼,而没有道德的慧眼,所以称之为“独眼人”。

3、双眼者,这种人既有能力使自己已有的财富增长,不断的获得新财富,又能培养良好的道德质量。由于这种人既有金钱之眼,又有道德之慧眼,故是一双完整无缺眼睛。

这部经典较深刻之处,正在于它对只有一只金钱之眼的人进行了生动的描绘。而对仅有道德之慧眼而无金钱眼之人,并未被单独列为一类人,因为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比单纯的道德更有实际的价值。

为了进一步论述这个道理,在南传佛教《中部》的《巴陀伽摩经》中,佛陀又把人类的最基本的渴望分为四种:

1、愿我的财富通过正当的途径一天天地增加。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富有,财富是人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

2、当一个人富有后,他所渴望的是美名远扬。他如此地祝愿:愿我的美名传遍四方,特别是要在我的亲朋好友、师长中流传。

3、当一个人既拥有了财富而又有了好名声,他就会祈求健康长寿。他如此地祝愿:愿我健康长寿。

4、当一个人富有、美名远扬又健康长寿,他自然就会希望死后幸福。他如此地祝愿:愿我死后生天享福。

虽然追求财富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欲望,但是正如俗话所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就是说,财富是可爱的,但我们必须以合理、合法的手段去追求,这样得来的财富才会心安理得。在佛教的根本教义的“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之中,有“正命”一道;所谓“正命”,就是从事正当的经济活动,使色身生命得以延续保养。

虽然众生最重要的生存意义是延续“法身慧命”,但是其前提是延续色身;要延续色身就必须依赖饮食长养,这就必然涉及社会上的经济生活。《杂阿含经》中说:“营生之业者,田种行商贾,牧牛羊兴息,邸舍以求利。”只要合理合法,勤劳努力,无论是农牧收成、经商贸易所得,还是企业经营、投资生息所得,都是正当的。可见保全身命与资业,是众生的愿望,在佛法中具有合理性。

又佛陀在《善生经》中为善生童子开示生存之道时说:“先当学技艺,而后获财富。”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必须有一定的谋生之道,即使拥有福报,也还需要通过相应的技能才能得以实现。而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如法地追求财富。佛教认为财富是一个人生命价值的体现,是福报、尊严、贡献和地位的象征,佛陀便是福慧具足的圣者。也因此,佛教把财富当做“净财”。所谓“净财”,就是清净的财富;净财不但是维持生计的必要条件,同时还能利益社会、造福人类。

如果从事商业经营,应该以自利利人的心来赚取应赚的利润,并把赚来的钱作合理的支配,而不仅是为了个人的物质享受和满足虚荣而花费,若能如此,就不算是因贪心而赚钱了。

《善生经》中说,居士的收入最好分做四分来处理:①家计的生活,②营业的资本,③储存在家以防意外,④放款生息。

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印度,这是非常安全而合理的分配,到今天,储存在家和存入银行生息应该合而为一。此外,也应在这四份之中,酌量取出一部分作为三种用途:①供养父母,②周济亲友和部属仆从,③供养三宝,作为宗教的奉献。前面的四分法,是保障自己的生活安定;后面的三种用途,则是为了孝养父母、社会福利及宗教事业。

对于财富如能取之有道并用之合理,如此,才能令我们身心健康,拥有幸福圆满的人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宽运法师文章列表

「善念」和「善根」的差别

菩提心它是一种善根,我们一般人是善念,善念跟善根的...

不该你得的财,拿了就是灾祸

谛闲老法师讲过一个公案,在上海有个所谓的大善人死了...

修布施就要这样子来修

佛教不但在理论上博大精深,而且具体表现在实践上,是...

米拉日巴尊者最后的嘱托:不要做表面的功德

米拉日巴在圆寂前跟弟子说:又有某些只有少量福德的学...

如何平衡生存与金钱的关系呢

问: 师父,都说追求金钱就是欲望,但世间的生存我们...

佛教中的财神是谁

在佛教中,虽然没有专门称呼财神的说法的。但是佛和大...

社会困乱之时,正是布施的好时机

印祖第三天开示,重要内容讲得差不多时,就谈了一下当...

每个人都有自性之财

在你们每一个人里面都已经有着财宝,但你们必须身体力...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修行人应断除淫欲

一、龙树菩萨开示修不净观: 《中观宝幔论颂》杂说品第...

「五福临门」的因是什么

有一句话这样说:各有因缘莫羡人。一个人得到福报,都...

四条佛家妙语,每人受用终生

佛家妙语之一: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 此语虽人人皆知...

我们信仰的是三宝,不是信仰哪个人

如果菩提心没有生起来就很容易退转,这是不变的信仰。...

【佛教词典】首楞严

华译健相、一切事竟,为佛所得之三昧名。健相者,好比...

【佛教词典】龙象经

为中阿含经卷二十九中之一经。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

慧律和尚顿悟自性偈颂

著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 若能万法尽舍却,...

勿道群生性命微,万物皆灵莫杀生

勿道群生性命微,万物皆灵莫杀生。自从学佛以后,我一...

净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1.生平 永明大师(公元904---975年),讳延寿,字冲元...

学习《印祖文钞》的重要性

好,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大家都是念佛,期同往生...

人生三论

人生三不斗:不与君子斗名,不与小人斗利,不与天地斗...

怎样对治轻生的念头

问: 怎样对治轻生的念头? 大安法师答: 在学佛的过...

梵网经菩萨戒的求受资格

一、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 我们先引用一段经文啊,看经...

千万不要向阿弥陀佛请假

我们在人世间的成就不是有多大的产业,名下有几栋房子...

修行第一关,就是看我们放不放得下

在佛陀时代,佛陀与一位外道之间有过这样一段公案。有...

南怀瑾的「子午觉」

现代医学常识告诉我们,为保持正常体力,成年人平均睡...

学佛要知道怎样来修福修慧

印光大师说一切从恭敬中求。一切,不外乎福报和智慧。...

诵持《准提咒》的殊胜功德与利益

准提咒之殊胜,有三种,不同余咒。 (1)准提咒,总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