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凡夫菩萨怎样修六度呢

净界法师  2015/08/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凡夫菩萨怎样修六度呢

这个“菩萨”是已经发了菩提心、具足空正见的菩萨,他准备要很正确地走在菩萨道上,当然他内心一定有智慧,我们说过智慧是生起六度的因。他依止智慧,怎么修六度呢?

第一个,“不着财位”。修布施,布施的重点在于不贪着财富跟地位,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菩萨在资粮位的时候,长时间地修布施、持戒、忍辱的福德资粮,他很可能会出现财富,或者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就有地位。当然因果的招感,是谁也不能去否定它。

但是菩萨应该观察这个“财富”跟“地位”是生灭之法,只是他生命当中一个生灭的过程,他的重点应该要调伏心中的爱着,重点在“不着”。

为什么不贪着呢?古德批注说:“不为贪欲所累”,这个“累”就是系缚。因为你产生贪着,重点不是外在的财富跟地位有问题,而是你贪着的时候,心中会产生一种欲望,这种躁动的欲望就障碍你的菩提心,使令你对于生命的目标开始模糊了,你不知道你的生命的价值在哪里,这是比较可怕的地方,障碍菩提心是很可怕的!

所以你应该要透过布施,把多余的财富舍出去,尽量避免对于地位的追求,不要让内心产生一个贪欲的累赘,因为这个贪欲生起的时候,你还得对治它,更麻烦!

第二个,“不犯尸罗”。菩萨对于所受的戒法,应该要不加毁犯。为什么呢?因为你要远离恶趣,你就应该对于杀、盗、淫、妄的根本重罪,以及它所相应的遮罪,要好好地受持,菩萨是要远离恶趣的。

第三,“于苦无动”。菩萨对于人事的干扰,要能够安忍不动。

第四,“于修无懈”。菩萨对于所修的福德、智慧的资粮,要永远保持进步的状态。为什么?这以下讲出一个原因来。

其实前面的四度,就是“于散动因中不现行时”。就是说,菩萨修习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的重点,还不是修习福报,这个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创造一种不散动的因缘,就是一种寂静的力量。有这个寂静的力量,你才能够心专一境地修习“止”,才能够在专注当中,去拣简择万法唯识,一切法是心所变现。你要创造一个寂静的力量,才能够思惟观察法义,悟入唯识的真理。

所以菩萨刚开始依止闻思的智慧而修六度的善法,由善法当中,又创造一个寂静的心情,增长你的智慧。这就是一个地前菩萨,也就是凡夫菩萨修行的内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来有无量三昧,可这与我们何干

阿难被摩登伽女弄住了,后来佛问阿难:当初你为何出家...

圣严法师《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佛学与学佛 很多人都以为佛学很不容易懂,因为专门性...

生活中修行的四句偈

无论那一种宗教,都是讲究自我的修行。好比衣服破了要...

念佛一法对在家人最为亲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

危难时才显现出修行的真假

唐朝的船子和尚开悟后,每天都在溪边摇橹过渡,然后有...

星云大师《如何安身立命》

各位虽然退休了,但是人生仍然是继续的,并不就此为止...

净土简易早课

修持法门一 【原文】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有一愿云:我...

小怒数到十,大怒数到千

聪明的一休是很招人喜欢的,喜欢他的中国人可能有好几...

大寂法师:明白自己今世贫穷或富有的原因

为什么有的人会出生在贫穷人家,有的人会生长在富贵人...

有因无缘苦果不生,带业往生的最低标准

圆瑛老法师在十习因这段文,讲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永嘉玄觉禅师在《奢摩他颂》开头就说:恰恰用心时,恰...

身心一如相互连结

在佛陀的教导中,我们了解身心是无法分割的。身即是心...

【佛教词典】无尘法界

(术语)尘者色等之六尘,即三界之诸法也,法界为真理...

【佛教词典】辩中边论颂

梵名 Madhyānta-vibhāga-kārikā。全一卷。又作辨中...

【推荐】现在是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吗

问: 请问法师,现在信佛的人大多是以净土为最终的归宿...

佛教如何解释各种梦境

我们做了各种梦以后,心里就会牵肠挂肚,想要找人来解...

圣严法师《做个真正的贵人》

在日常生活里,大家都希望遇到贵人,盼望能有贵人相助...

念佛也具足止观

【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有别想,即是止。当念佛时...

财富的来源是布施

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知受用具从施出,故...

智慧的觉醒

让我们从无明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吧!从无明之中解脱出来...

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

序 印光大师乘愿再来,单提正令,嘉惠后学。而机薪既...

【推荐】大亏变大福的因果故事

目前的社会,婚姻的变化是很普遍的,很多人都因为自己...

慈学长老尼:出生与出家之难

出生难 我的名字叫慈学,是出家的时候师父赐的。俗名林...

手淫导致身体衰颓的一些信号

手淫无害论当下极度盛行,对青少年的危害极其严重!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