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生死中得大自在

2015/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在生死中得大自在

黄龙慧开禅师有一首诗偈,广为流传。偈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偈中所表达的意境可谓禅人追求的参悟后的大境界,最能表达禅者“法尔随缘”的自然洒脱的精神。这种境界亦是长沙景岑禅师所说“要眠即眠,要坐就坐,热时取凉,寒时向火”的没有分别造作的自然状态。《临济录》中亦有言:“求心歇处,即无事”只要心中无事就天下太平,就不会有舍不掉放不下的人和物,人生就会透脱自在,即便面对生死亦如是。

儒家大师孔子在回答学生子路的关于生死的问询时答:“未知生,焉知死?”在孔子看来,人在活着的时候只需要考虑好好的生存就行了,毕竟死与活着的人并无关系。他认为当人活着的时候,死亡并不存在,而当死亡来临时,生命亦不存在。也就是说人在活着的时候,是不会体验到死亡的滋味的,那不是生命中的事件。这应当算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了,提倡的是珍惜此生,热爱生命,肯定当下的生活。

其实,人的一生,生死是相伴而行的。生与死始终是生命中对立平行的两条线,对生的态度影响着对死的态度,而对死的认识也影响着对生的认识。如果既能热爱生命,而又看参透死亡,那样的人生才会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正如道家所说的“生若可乐,乐在尽人事,死亦可乐,乐在安息归大化”,这种“了生死”,“齐万物”思想在庄子那里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庄子的一生,不敬畏死,但也没有随便的活,他的一生是那样的可贵。而且从本质上来说,他超越了死亡,也忘却了生命,因而他的精神是那样的愉快。当他的妻子死了的时候,庄子失去了相依为命的伴侣,但是他抛开了尘情,让内心的悲痛化为对生死的达观和对世俗礼制的蔑视,鼓盆而歌,歌曰:“生死本有命,气形变化中。天地如巨室,歌哭作大通。”后来,惠施死了。庄子又失去了平生最好的朋友和最大的学术对手,他又以文章来代表自己的悲伤,在写《天下》篇的时候,伤心往事,长想惠施,不知不觉为他写了五百余言,作为最好的纪念。

之后梓庆死了,庄子也只是大哭三声。再后来,庄子觉得自己真的要与造物者相游了,他心情平静接受了生命大限的到来,并劝他的门人不要伤心。当弟子们提出想厚葬老师时,庄子倒觉得有些难过了:弟子们在这关键时刻并没有勘破生死关。于是他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陪葬的)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来为我送行,我的葬物还不齐备吗?”弟子们不觉垂泪,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您的遗体。”庄子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来吃,地上也有蝼蚁来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庄子终于悠然而去,很有诗意。当他在拥有生命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多么可喜,而在死亡来临的时候,也没有觉得多么可怕。这就是一个真正了脱生死的人,对生死的态度:从来是不刻意的,不追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忧自己往哪里去,因为生和死只不过是一个形态的变化。

佛教说一切无常,因无常故,世界有成住坏空,自然有寒暑冷热,人类有生老病死,山河大地及一切自然现象都有变坏的一天。佛经云:“须弥虽高广,终归于消灭;大海虽渊旷,时至还枯竭;日月虽明朗,不久则西没;大地虽坚固,能负荷一切;劫尽业火燃,亦复归无常。”这说明佛陀所看到的生命是无常变灭,无穷无尽的,如同江河之水滚滚不断,是刹那不停的变化着。旧的灭去,新的又来。如果我们了知人生与万有诸法互相为缘,互相生成,对于生死就不觉得可怕了,好像世俗的搬家一样,只不过换了一个躯壳而已。

在《佛说五无返复经》中有一个《爱子死蛇》的故事,常被用以体现佛教对生死的某些观点:

有一个修士,到舍卫国访道,见到一条蛇咬死了一老农的儿子,老农依然耕地,不为所动,而且叫修士入城传话给家人说只需要送一人的饭就可以了。那修士见了老农儿子的母亲,告诉她儿子已死,但那母亲一点也不悲伤,修士很不解,于是那母亲譬解道:“儿子如过客,暂时来相见,来时固不拒,去时亦无恋,来去两无心,此中有时限,悲哀何大痴,敢为客进谏。”修士知儿母也无回转心,便转身告诉死者的姊道:“你的胞弟已经不幸死了。为何不涕哭?”

姊向修士进喻言道:“兄弟与姊妹,投生在一家,譬如彼樵汉,入山伐木柴,暂用绳束缚,安置在水涯,风劲吹绳断,随流逐落花,彼此难相顾,何用空悲嗟。”修士知其姊也无回转心,更对死者的新婚妇说道:“卿夫已死,卿头上的一方青天崩却了,为何不悲啼?”妇对修士某也设譬道:“我等夫与妇,会集仅须臾,缘熟暂作合,缘尽便相离,譬彼林中鸟,晚来共枝栖,向明分路去,南北各高飞,寿缘有定限,去矣复何疑?”修士知其妇也无回转心,更对他家的老奴说道:“你的小主人没造化死了,你为何不痛哭?”老奴也晓喻修士道:“主人如大牛,家奴如小犊,奴从主入食,如犊依牛活。大牛遭难时,小犊苦无策,人寿本无常,悲苦有何益?”

修士一腔热血,听得这许多冷言冷语,顿感大失所望。之后修士见到佛陀,要佛陀的金口对五个人逆伦背理来个判决。但是佛陀却赞美这五个人,说他们深明大道、能乐天知命,晓得诸行无常。并说:“不论富贵贫贱智愚贤不肖,都有这蜕化的一天,断断乎非忧愁悲痛所能挽回。况且死了死了,并非真了。无量劫来流转生死,躯壳抛弃,神灵常住,忽死忽生,舍身入身。出入六道,如车转轮;脱胎换骨,无有休息;背死向生,不出七七。馀福馀殃,自艺自食;业重众生,沉沦长劫;修十善业,致人天福;享尽仍堕,无地歇足,滔滔皆是。逐妄在迷,或缚或解。尽在心机。性海不波,方得出离。如彼五人,其殆庶几!”修士听了佛陀的这番话语才豁然开悟。

现实生活中,困扰我们人生的最大苦恼就是生离和死别,因为我们只是尘世中的一个凡夫俗子,没有佛陀的慧眼,能看得透生死流转,五行轮回,因果报应。我们认为死是一种结束,离别是一种割裂,而人生就是由这些生生死死,离离别别构成的,这让我苦恼不已。而佛告诉我们,生死离别只不过是个轮子上一个点,而并不是凡人眼中的一根线,从这点到那点就完了。那么就没什么开始和结束,这世的果可以从前世中找到因。如佛所说,那么故事中的死者几个亲人无疑是具有慧根之人。蒙田说过:“学习哲学,就是学习如何去死。”

佛教“十二因缘”的教理,是对生命现象、生死流转的系统解释,同时也是为了说明“生死一如”——生就会有死,死亦会再生,生就是死,死就是生。

佛教非常正视生死问题,学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了生脱死,如何把握今生,不再受生死轮回,向来是佛门修行的课题。佛法所提供给众生的“解脱之道”,主旨在使人们有一合理的安排。正如黄檗禅师云:“豫先若不打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你脚忙手乱。”

所以禅宗立足于当下的解脱,趋向于对这个“十二因缘”的当下超越。在禅宗的公案中,有许多是直接面对生死问题的。下面我们来看几则公案:

唐代禅师渐源仲兴,耒悟时是道吾宗智禅师的侍者。一日随道吾去居士家吊慰,渐源抚棺材曰:“生邪、死邪?”道吾曰:“生也不道,死也不道。”渐源曰:“为什么不道?”道吾曰:“不道,不道。”归至中路,渐源曰:“和尚今日须与某甲道,若不道,打和尚去也!”道吾曰:“打即任打,道即不道。”渐源便打。道吾归寺院曰:

“汝宜离此去,恐知事得知不便。”渐源便礼辞,隐于村院。经三年后,一日忽闻童子念《观音经》至“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而为说法”,忽然大悟,遂焚香遥礼曰:“信知先师遗言终不虚发。自是我不会,却怨先师。”

若言生,是谁生?生从何处来?若言死,是谁死?死往何处去?实无有生死可言,因而道吾说“生也不道,死也不道”,让渐源自己发疑去悟。只有切实自悟无生,才能真了生死。道吾之“不道”,恰是极妙之“道”。渐源因经文启示而大悟,方明道吾“生也不道,死也不道”之遗言“终不虚发”。若问生死假相归于何处?证悟无生,妙“无生”处即是归处。无生,即生也不道死也不道;无生,并非抽象的道理、观念;无生,是最妙的真实的“存在”;无生,方能现种种身;无生,亦即所现种种身。

《五灯会元》卷六中有则“问杀首座”的公案:

九峰道虔禅师。尝为百霜侍者,洎霜归寂;众请首座继住持。师白众曰:”须明得先师意,始可。“座曰:”先师有什么意?“师曰:”先师道:休去,歇去,冷啾啾地去,一条白练去,古庙香炉去,念万年去。其余则无。“问:”如何是一条白练去?”座曰:“这个只是明一色边事。”师曰:“元来未会先师意在。”座曰:“你不肯我,那但装香来,香烟断处,若去不得,即不会先师意。”遂焚香,香烟未断,座已脱去。师曰:“生脱立亡即不无,先师意,末梦见在。”这个首座和尚,能在一柱香的时间内说走就走,“坐脱立亡”,说明他的修行已达到了对于生命自由来去的火候了。虽然九峰道虔禅师对此不称道,但是首座和尚用生命作为答卷的公案,却说明禅者对真理的追求,已经到达视死如归的境界了。

下面再看一则公案:

法庆禅师的侍者因读了《洞山录》这本禅书以后,感慨地说:“古人在生死中,那么任性自在,实在好奇怪!”之后法庆禅师又道:“我坐化时,你可用话唤醒我,如果叫得回来,就是生死自在之士。”侍者看看禅师,禅师作yu yan颂云:今年五月初五,四大将离本主;白骨当风扬却,免占檀那地土。

时光迅速,到了五月初五,禅师就将所有的衣物交给侍者供僧结缘,刚听到初夜的钟声,就趺坐圆寂,脉搏停止,呼吸全无。

侍者记得当时的谈话,就唤道:“禅师!禅师!”

许久,法庆睁开眼睛,问道:“做什么?”

“禅师为什么不将衣帽鞋袜穿好而去?”“当初来时,我根本就不曾带什么呀!”

侍者一定要将衣服给法庆禅师穿上。法庆禅师穿上衣服,写了一个偈颂交给弟子后,又奄然而化了。所以说修行的人,对于“死”是胸有成竹,无忧无惧的。而禅者虽有生死,却在生死中得大自在。

云岩禅师病重的时候,道吾问他:“如果离开了这个臭皮囊,我们会在什么地方相见呢广云岩说:“不生不灭处相见。”道吾说:“你怎么不说不生不灭处,也不求相见呢。”

当我们对于“现在”也放下而不执着于境的时候,还有什么对生死的疑惑呢?这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只有自己才可以解决。

洞山禅师面对生死下了不少转语,而当他直接面对死亡时,情景又如何呢?

师(洞山)不安,令沙弥传语云居(道膺),乃嘱日;“他或问和尚安乐否,但道云岩路次相绝也(准备与早去世的云岩禅师会面了)汝下此语须远立,恐他打汝。”(知子莫如父)沙弥领旨去,传语声未绝,早被云居打一棒,沙弥无语。师将圆寂,谓众曰:“吾有闲名在世,谁为吾除得?”众皆无对,时沙弥出日:“请和尚法号”(有眼不识泰山,则非泰山)师曰:“吾闲名已谢。”(清扫干净)

僧问:“和尚违和,还有不病者也无?”师日:“有。”曰;“不病者还看和尚否?”师日:“老僧看他有分。”日:“未审和尚如何看他?”师曰:“老僧看时,不见有病”(这个“我”,那个“我”须看得明白)师乃问僧:“离此壳漏子,向甚处与吾相见?”僧无对……乃命剃发、澡身、披衣,声钟辞众,俨然坐化(真是从容不迫)。时大众号恸,移辱不止。师忽开目谓众日:“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惜死,哀悲何益?”复命主事办愚痴斋,众犹慕恋不已,延七日,食具方备,师亦随众斋毕,乃曰:“僧家无事,大率临行之际,勿须喧动。”遂归方丈,端坐长往。

可以说,洞山禅师圆寂是极为风光的,“预知时日,安然坐化”对他而言大概早就是到家本领。洞山是自觉自由的,并非被动的、不自由的如此这般。这既是禅师们如实修炼和体证的自流露,也具有很深刻的内涵--超越了生死的界限,活就能活的自在,死也能死的安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唯有慈悲才可以止息怨恨

世间的怨恨无法止息怨恨,唯有慈悲可以止息怨恨,这是...

生死轮回淫为首

近年来,色-情泛滥,青少年男女同胞,色-情犯罪之事,...

男胎女胎形成的依据是什么

男中阴入胎,于母生爱,于父生瞋。女中阴入胎,于父生...

禅师的考验

慧忠国师是浙江人,俗姓冉,号光宅,是六祖惠能大师的...

人在三界,出离要紧

《法华经。警喻品》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

如何参究「念佛是谁」这个话头

念佛审实公案者,单提一声阿弥陀佛作话头!就于提处,...

用功办道这件事,应分分秒秒皆如是才行

用功办道这件事,不论是几个七,天天如是、时时如是、...

什么是四禅八定

佛教的四禅八定是色界四禅和无色界四定的合称,即初禅...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一念熏修虽然短暂,但却是真实的力量

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

【推荐】念佛能创造两种强大的力量

我们净土宗的修行者,当我们走进了佛堂,当我们提起佛...

抄写佛经也是殊胜的修行法门

人世间的一切身、口、意诸般行止,都可以用来作修炼的...

忖已功德,量彼来处

现在有许多人不信因果,那有什么希奇呢?现在教育不同...

【佛教词典】因缘舞

(行事)以神佛之因缘为文句而舞也。...

【佛教词典】八秽

出家人购买田宅、种植耕栽、贮聚谷粟、畜养奴婢、畜养...

佛菩萨的名号功德

名号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称为圣号,圣号就是圣人的名号...

我们怎样远离凡夫的妄想

在整个《楞严经》当中就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依一念...

智慧与福报

一、福慧双修 一般人拜佛都想祈求福报,但是有福报却不...

培养善根福德因缘,就在等那一刹那顿悟

以法身是以心体绝待离缘故;心的体性,这个是真实义,...

修行应从心性的观照下手

大家进到学院来修学佛法,除了要清楚自己的方向及步骤...

一切境界,唯心所现

我们修学净土念佛法门,一定要对大乘的通途教理有所了...

如此修行毫无意义

拜佛烧香 不断恶因 求佛改命毫无意义 赚钱积蓄 不行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天,法慧大师和两位弟子在经堂里诵经之后,稍事休息...

婆媳相处之道35忌

(1)不要和婆婆争老公。 (2)不要在婆婆面前和老公...

【推荐】依止真实信心念佛,才会把光明显现出来

我们手去摩头的时候,产生那个感觉是从哪里来的呢?看...

常行少欲的大迦叶尊者

大迦叶尊者勤修苦行,常乐闲居寂静,诸根淳熟,降伏诸...

太虚大师:我的宗教体验

我初出家,虽然有很多复杂的因缘,而最主要的还是仙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