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果很在意你的未来,那你应该学吃亏

净界法师  2016/03/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果很在意你的未来,那你应该学吃亏

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如风去来行取舍,由此发心求加持。

现在我们也知道,爱护他人的心,对我们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开始将我们在因地所种下的善因,跟今生所受用的乐果,这种殊胜的因、果——回向,把今生所有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些广大的福德资粮,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希望他们的苦因跟苦果,都能够消灭无余。

我们的心态,从今开始不再注意自己了,开始爱护众生。就好像是虚空的风一来一去,产生取舍,我们择取众生的苦,施舍我们自身的快乐,发自我们牺牲、奉献的精神,由此发起大悲心,来祈求上师的加持。

这地方是说,在修学佛法当中,除了所修学的法门,心态也是很重要。到底爱护自己比较重?还是爱护众生比较多?这会影响未来果报的差别。

我们要了解一个观念,这是忏公师父常讲的一个观念:我们修行人有三个重点——解门、行门、性格。这当中他认为性格最重要,一个人有天大的解门、天大的行门,性格不好,都不行!

所谓的性格是什么呢?老人家说:什么是一个好的性格呢?只有三个字,就是学吃亏!

学吃亏这三个字,我体验了很久,现在有一点心得,觉得这个道理非常好。我现在也喜欢吃亏,希望付出很多,得到很少。我刚开始对于这样的遭遇,也不是很满意,但是后来发觉学吃亏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简单举两个例子。诸位,如果你在常住,你付出的很少,结果你得到了很多,你觉得这种因缘好不好?

不好!对啊!你在耗损你前生的福报,你今生是福报越来越少。那些差额是从哪里来的?绝对不是从天上掉下来,表示你的生命是在退步当中。

反过来,你对常住付出很多,但是没有人知道,非常好!你的生命在进步当中,你的前途不可限量、不可限量。也许,你不一定有美好的过去和现在,但是肯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第二个从学吃亏当中,增加我们的菩提心,培养一种内在的德行。一个菩萨,什么事都斤斤计较,很难把菩萨事业做好,某种程度来说,行菩萨道会有很多障碍,那需要靠一些愿力来支持。

这种愿力就是你愿意代众生受苦——学吃亏的心情。往往也是这种心情,使令你产生了突破。我们刚开始是发学吃亏的心,来帮助众生,结果这种心态,反而帮助了我们自己。诸位懂这意思吗?你学吃亏不一定是帮助别人,因为对方得不得度,有很多复杂的因缘,但是肯定是帮助你,对你绝对有好处。

你们以后学习菩萨戒,菩萨戒有: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大部分。摄律仪戒——断恶这一部分,当然菩萨所对治的是贪、瞋,治瞋比较重。摄善法戒——菩萨很重视六波罗蜜,特别是智慧的学习。在饶益有情戒这一部分,你把它读完之后,只有三个字,就是学吃亏。

你度化众生就是学吃亏——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就从这样的心态当中,慢慢的成就你广大的功德庄严。

说实在话,心态不改变,你不可能进步,因为它是根本嘛!所有的善业,都跑哪里去了?诸位想想看,你所做的善业,是安住在你的心中——在你的心中蕴量。如果你的心量狭小,如何培养广大的功德呢?

我们说:一切唯心造。我希望我们先调整心态,比你去做广大的善业更重要,你有美好的心态,才有美好的状态。所以,这里的自他交换是说,你要相信我们去帮助众生,比帮助自己更重要。当心态改变时,生命就完全不同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世间荣华富贵,哪比得上菩提大道

原文: 昔人有言。虽有驷马以先拱璧。不如坐进此道。予...

以利他之心来经营事业

在这个宇宙间,常吹着一股他力之风,它推动森罗万象、...

李木源:人生这部经最厉害

来到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访问李木源居士时,正巧碰上居士...

人生怎样活才有意义

如果你真有信仰的话,这句话你就会有答案。当你还问出...

生命的原理:依报与正报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生命的原理,叫做依报随着正报转。...

一位海鲜餐厅老板的果报

我有一位莲友的爸爸,开餐厅,这位莲友跟我共修十几年...

人在福祸快要来时,观察他的举动,决定能事先知道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

圣印法师:求福报

诚然,从表面上看,有的人有学问有气质,却没有人赏识...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念佛窍诀仅一个字

宋朝的草庵禅师是一位禅宗的大德,同时也是弘扬净土的...

判断晚年能不能往生的两个指标

这个无我的智慧,跟我们净土宗关系密切。你必须在临终...

当修无常想,断尽一切贪爱执着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次对诸比丘开...

【推荐】如何才叫念佛有功夫了呢

前面说到我们最好趁年轻健康的时候把功夫准备好。什么...

【佛教词典】三种烦恼随眠

【三种烦恼随眠】 p0202 瑜伽七十八卷十五页云:世尊?...

【佛教词典】四类出家

一、身出家心不出家,即身虽为僧伽,但心犹有顾惜爱恋...

贼不偷穷人家

唐代的只林禅师,得法于荆州永泰寺的灵湍禅师。他得法...

印光大师在报国寺闭关的故事

面对佛教衰微、人伦败坏,天灾人祸频繁,人民水深火热...

真正的庄严

一天,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正当大众在聆听佛陀说法...

两鬼争尸的故事

优波鞠多尊者,有一天,有一个人,有个年轻人,要拜他...

净土法门是一条捷径,所证之果又非常胜妙

修行通途佛法,一定要强调戒定慧三无漏学由戒生定,由...

蕅益大师病中念佛的感悟

蕅益祖师五十六岁,这一年卧病灵峰,整个夏天,大病发...

禅门公案:谁是知音

宋州(今湖北襄樊)广德周禅师,承继青原行思法系,是...

谁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人做事儿,不能让事儿做我们,所以佛教徒天天欢喜地面...

星云大师《自我教育》

吾人生而为可贵的人,不要永远做人的儿女,不要永远做...

【佛学漫画】念安般

念安般是诸佛的入道初门,其中不光有简单的观呼吸,如...

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

原文: 修行之要,在于对治烦恼习气。习气少一分,即工...

守戒就是为了护好我们的心

佛陀有一段时间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他常向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