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心送到极乐世界是怎么送

净界法师  2017/07/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请师父开示,先把心送到极乐世界是怎么送?

净界法师答:当然,心是无形无相的,没办法送。它意思是说,我们要有一个目标。因为第六意识虽有很多好处,但是作为一个修行者,它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它这个心识不定性。你不发愿,你管控不了第六意识的。你如果不发愿,如果不把心住在来生,你就一定会攀缘今生。所以,佛陀为什么要我们忆念呢?忆念佛陀,忆念净土?“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你要不断地忆念他。

第六意识,它除了造业力强,诸位要知道,它也很会去激发业力。它不仅是造业而已,它还会去润生。临终时你怎么把你平常所有念佛的力量都集合起来?就靠第六意识的忆念——心生则种种法生。你临终时只要不想到娑婆世界,而是想到极乐世界,你几乎就有可能往生,几乎了。一个人最怕的就是,临终时一直在想你今生的事情,这就糟了,谁都救不了你了。因为你“是心作娑婆世界”,你的内心都在娑婆世界打转,你怎么上得去呢?第六意识是“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我们不相信,你平常都没有想到净土,临终时突然又想到净土。你认为这有没有可能?不可能!对啊,不太可能,这不合乎因果的法则。所以,你的心必须要跟净土很熟悉。简单讲就是“生转熟”,这个道路你要经常走你才会熟悉。有些人对净土是很陌生的,这对他很不吉祥。

一般人是这样,他对佛号很熟悉,他对佛号有强烈的皈依心,但是他念佛时,他这个佛号没有导归净土。就是他念佛时,他相信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相信阿弥陀佛会救拔他,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个佛号到底要去哪里,他没想这件事情。所以,这个佛号就变成没有方向了!他没有愿力,这佛号就没有方向,最后在娑婆世界就得到糖果。因为你没有“是心作净土”,它怎么会“是心是净土”呢?它怎么会有结果出来?

诸位!所有的因缘都要创造,没有一件事情是自然产生的。你就算感应道交,你也要做一些准备,是吧?阿弥陀佛成就这么多的功德,但是你怎么去把这个佛号引导到净土去?信愿,然后持名。其实,你如果要往生的话,你必须把娑婆世界放弃,说实在就是这样子。你必须要取舍,你不可能两个都要,不可能。两个都要,你最后结果就是没办法往生。

所有修学净土宗能够成功的,只有一个情况,就是背水一战,把今生放弃,把心住在净土,为来生而活,只有这种可能。这个时候你的第六意识对娑婆世界的攀缘减少了,执着减少了,它的生死业力自然就沉淀下来。第八识的业力,最需要第六意识的攀缘来滋润它。所以,你的心没有到净土,那你的心会在哪里?就在娑婆世界嘛,你不可能在不生不灭的空性嘛,对不对?你现在只有两种情况,你不是在净土活动,就是在娑婆世界,就两种而已。那就完了,因为你不可能达到无生。所以你在娑婆世界活动的时候,就把所有的生死业给刺激了,因为你一分别就带动执着,一执着就让生死业力变得更有力量,它是互相有关系的。

如果你不想刺激生死业力,你必须先把心投到净土去。因为你必须转移目标,你不可能无住。我们不可能说,我的心完全无住,那是圣人的境界。你要让心有一个住处,既然今生不能住,你就把心提早住到净土去,这对你是非常有帮助的。为了来生而活,这个对净土宗的人是最好的思考模式,提前为临终做好准备。这个事情你平常就要做好了,不要说到临终时再把心送到净土去。送不过去了,因为你太生疏了。

这个地方有没有问题?就是你心要先到净土,你的佛号才可以到达净土。诸位!是心来引导佛号。很多人错乱因果,以为佛号会引导你。如果佛号会引导你,那每一个人念佛都应该往生,而且这样子也违背佛教的因果思想,“一切唯心造”就彻底被推翻了。我们要强调,阿弥陀佛的圣号是无量光无量寿,但是它没有方向性。是你的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你的心来引导佛号,不是佛号来引导你。这个是“他生”的思想。这个诸位要很清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时见到瑞相怎么办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

如何解决往生的最大障碍

从净土宗的观点来看,对我们往生最大的障碍是什么?贪...

破了八关斋戒该怎么办

问: 持八关斋戒,但是到下午因特殊因缘破戒了,又没有...

下劣凡夫罪业深重,如何容易得生安养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

念佛念经时流泪是好是坏

原文: 念佛发悲痛,亦是善相,切不可常常如是。若常...

净界法师:净土宗学人如何对待器官捐赠

站在净土宗的角度,基本上是不鼓励大家器官捐赠,因为...

修一切法门都离不开观心

说到开示,讲来讲去,都是剩语,因为讲不出什么新鲜的...

宏海法师:净土决疑论

(第一讲) 各位同学,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如何判断自己是哪一道投胎转世

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了一些独特的习气,通过...

顿超三界乐悠悠

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 可贵天然无价宝,埋...

【推荐】整个身心世界就是一念心所变现出来的

我们再看第三个,业果的问题。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 ...

漫谈社会上误解佛教的人们

一、对佛教歧视的人 这种人又分二类:一类是有意的,...

【佛教词典】大愿清净报土

指阿弥陀佛之极乐净土。此极乐净土系酬报阿弥陀佛所发...

【佛教词典】昙无谶(385—433)

昙无谶(意译法护),中天竺人。六岁丧父,跟着母亲做织...

预知往生,分秒不差——胡松年居士往生记

灵岩山是个专修净土的道场。因此,除了数百个出家众以...

念大悲咒应具有这十种心

有弟子问什么时候可以持大悲咒?行住坐卧随时随地都可...

真正的大孝报恩

子女对父母的情,经常是薄如纸张,他们有需要时,认为...

不是路到尽头,而是该转弯了

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得与失,这恐怕是千百年来许多人苦苦...

一个人是否有智慧,可从这四点来判断

岁月静静流过,无论它带给我们什么样的遭遇,我们都应...

宁舍身命也不能做的四事

宁舍身命,不谤正法;宁舍身命,不谤圣贤。宁舍身命,...

不论老少美丑,心都要平等对待

从前印度的阿育王信佛非常虔诚。有一年,他要举办供僧...

失意时要懂得心宽

人生偶有失意,在所难免,一向得意容易让人忘形;为失...

「佛」字的三种涵义

佛字是佛陀的简称,是Buddha的音译(如果用今天的汉语...

妙观察 善分别

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波斯匿王前往顶礼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