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财色名三法,就像狗啮枯骨

净界法师  2020/06/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财色名三法,就像狗啮枯骨

唯心识观,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唯心识观就是说,当你遇到了任何外境的时候,你都不要去管外境怎么样,你就观想宇宙的万法其实都是你的心识所变现。宇宙万法是我们的心所变现,从唯识的角度是从两个层次来说:

第一个,唯识所现。唯识所现指的是阿赖耶识,第八识。我们现在为什么会跟这个人在一起,会遇到这样的事情?那是因为我们有这个业种子。所以,从依他起性的角度,我们过去有善恶的业力,就显现了宇宙间的万法出现。这个叫作唯识所现,在唯识学叫作依他起性。这一部分我们是不能改变的,没办法改变的,这一部分叫认命。

第二个叫唯识所变。这个就指的第六、第七了,特别是第六意识。我们第六意识去跟外在的人事接触的时候,我们心中有我们的名言分别。名言分别,讲得白话一点,就是我们有我们的思考模式。

我们心中有个人的好乐。比方说你特别喜欢吃榴莲。榴莲的显现,它只就是一个水果嘛!是你过去有这个业力,所以它显现出来。这个依他起性它没什么好坏。如果你认为说这个榴莲是很甜美的,是很好吃的,那是你自己加上去的。

这个就唯识所变了,这就是我们讲的遍计所执性,是唯识要破的部分。身为榴莲,它没有所谓的好坏,也没有所谓的甜美不甜美,它没有这种东西,这个是你个人加上去的。不喜欢榴莲的人说这个味道很臭。其实榴莲也没有所谓的臭,也是你个人的分别加上去的。

所以,在唯识学的观念里面,把宇宙间分成唯识所现跟唯识所变,一切万法是我们心所变现。唯识所现这一部分不能破坏,因为它是一个因果的道理。但是,唯识所变,你第六意识的分别心,这一部分是我们所要破坏的。

所以,唯识学的空观是空掉什么?空掉心中的名言分别,破遍计执。唯识学是这个意思。

也就是说,因为弥勒菩萨喜欢名闻、喜欢利养,认为这个东西会给他快乐,那么日月灯明如来就告诉他说,名闻利养、别人对你的赞叹,这个东西,是你自己把它认作是快乐的,它本身没有快乐。

所以,智者大师说,财色名三个法,我们凡夫喜欢好乐,喜欢追求,就像狗啮枯骨。一个很干燥的骨头,没有味道,但饥饿的狗去咬这个干燥的骨头,一直咬一直咬,咬到最后把嘴唇咬破了,咬破以后就流血。你吃到自己的血,你就说,哇!这个骨头很甜美!其实你吃到的是你自己的血。

也就是说,这个世间的五欲本身没有快乐可言,它不像三宝。佛法僧三宝是真实的功德。你看我们的心跟佛号接触,我们会产生法喜。这不是我们的妄想,而是本来就会产生功德的,因为三宝本身就是一种功德相。但是五欲不是功德相,它之所以让我们产生快乐,是我们自己的妄想捏造出来的,我们认为这很快乐。所以,我们是自己的妄想来带动自己的快乐,这个就是遍计所执性。

日月灯明佛意思就是说,你追求世俗的名闻利养,你认为这个是安乐,那其实是你自己的颠倒妄想捏造出来的,它本身不是一个功德相,就教他修唯心识观来对治这一部分的障碍。这个是他过去的因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世界是你内心的影像

我们引用这个《占察业报经》里面有一段的这个无分别智...

波离萤光增罪结,维摩大士顿除疑

根机利的,你用一些小法来跟他谈,那也不对机,这就叫...

不要只讲「空」,还要把「有」建立好

在与大家的分享交流中,听到很多人谈到了空,也对空有...

我们没办法改变外在的共相,只能改变自己的不共相

阿赖耶识的相貌差别,是就着阿赖耶识,因为不同的我见...

什么是你的心

宝通禅师初参石头希迁禅师时,石头禅师问道: 哪里个是...

心安比赚钱更重要

人生真正的幸福是心安,而非物质的享受,因为一切物质...

心烦时如何调伏心态

每天事务的杂乱有时令人心烦,常会想下一步怎么办?一...

唯识学里的二种色法

在《唯识学》上,色法有二种:一个叫业果色,一个叫定...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修行要养成有定课的习惯

我的希望是大家要逐渐养成有定课的习惯。但一开始也不...

为什么为人处事要诚实信誉

问: 为什么为人处事要诚实信誉? 方海权答: 经中说...

尊重他人的秘密,务必要守口如瓶

生活中,我们不仅要保存自己的秘密,也要尊重他人的秘...

西方莲台的「三辈九品」

观无量寿佛经说。西方莲台有九品。今略说之。 上品上生...

【佛教词典】妙乐

(术语)殊妙之欢乐也。观无量寿经曰:见彼国土极妙乐...

【佛教词典】欲爱

1、对五欲的贪爱。   2、欲界众生的贪爱。...

唯识无义,一切法的受用是自变自缘

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

观念念即住,觉妄妄皆真

观宗寺,除平常在讲课的时候,修一小时的止观外,每到...

守戒的僧人

释尊在舍卫国祗园精舍传法的时候。一天,许多化缘归来...

只要话头得力,不拘动静,自然不被他转

问:古人云:参究,在搬柴运水行脚处参。今之学者,要...

庐山莲社西方发愿文

【原文】 惟岁在摄提格(1),七月戊辰朔,二十八日乙未...

为善福随,为恶祸追

在释迦牟尼佛驻锡舍卫国弘法的时期,国中有一位名叫兜...

修行人为什么要少语止语

一、真正做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使自己能尽最大的努...

报恩的药材

雷音寺住持突然得了重病,请了许多郎中用了好多药都不...

求福报的因与缘

求福报的因与缘 其实我们怎样求福报,大家要知道。 有...

忍辱胜过怨恨

忍辱胜怨,善胜不善,胜者能施,真诚胜欺。 所谓忍辱胜...

智者思而后言,愚者先言而后思

最有智慧的人,是最懂得聆听的人。器量狭小的人,就像...

由杀生宴客转为戒杀吃素

人之入道,各有时节因缘。《劝戒类遍》载,福建浦城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