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几种的功德来依止这个法身

净界法师  2021/12/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几种的功德来依止这个法身

这个佛住,就是佛的心的意思。这个法身是佛的心所依止,这个是偏重自受用。

那么佛的心,到底佛有几种心呢?古德解释,佛有三种的心:

第一个是天住。佛陀的心经常会住在色界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特别是在显神通的时候,这当中佛陀偏住在第四禅。佛的心以禅定为住,这个禅定依止法身。

第二个,梵住。这个梵住指的是慈、悲、喜、舍。这当中佛陀的心偏安住在大悲,因为拔苦比与乐又更重要、更急迫,那么佛陀的大悲心也是依法身而住。

第三个,圣住。这个圣住指的是空、无相、无愿,这个地方偏重在空。佛陀的内心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理,这个空性的心也是依法身而住。简单地说,佛陀的智慧、禅定、大悲的心是依法身而住的,所谓的“种种佛住所依止”。

面有一个偈颂,是说明为什么佛陀的三种心要依法身而住,他的理由在哪里。我们看。

此中有二颂:

诸佛证得五性喜,皆由等证自界故,

离喜都由不证此,故求喜者应等证。

诸佛的内心成就五种的喜悦,为什么呢?因为他平等地证入内心的根源,内心的我空法空的真理。一个人会离开这种喜悦,因为他忘失了这个生命的根源。所以一个要追求喜悦的人,应该赶快地去找到你生命的根源,是很重要的。

那么什么是五种喜悦呢?我们看下一段。

由能无量及事成,法味义德俱圆满,

得喜最胜无过失,诸佛见常无尽故。

这地方有五种的欢喜:

第一个,能无量。佛陀的内心有无量无边的功能。理论上来说,只要一尊佛就能够具足一切佛的功德;一尊佛能够度尽一切众生。但事实上不可能,因为众生得度的因缘是差别的。但是就佛陀的能量来说是无限量。

第二个,事成。佛陀要成办的事业,他一定可以成就。只要他去做,因缘具足,没有什么事不能成办。

第三个,法味。佛陀能够施设种种的教法,这个教法是有各式各样的法味的。

第四个,义。佛陀在教法当中,具足种种不同的义理。

第五个,德。佛陀有时候说法,有时候显神通,佛陀的内心有种种三昧陀罗尼,种种神通的妙用。

而这些的喜悦,都是远离世间的过失的。为什么能够这样子呢?因为诸佛见到了我空法空的常住真理,所以能够显现这个无穷尽的五种喜悦。这个地方是说明“佛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福德浅薄之人供养财产,不会遇到真正的福田

当我们供养僧众的时候,哪怕所准备的财物极其微薄,也...

佛经中开示不邪淫的功德

1.尔时佛告诸比丘:「于此众中,我不见一法修行已、多...

远离恶口的十种功德

诸仁者!于彼远离恶口因缘,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佛前供一朵花,弥勒菩萨都说不尽他的福德

我们先讲个故事,在藏经中,有一个印度人,捡了一朵花...

真实功德和不真实功德

真实功德相者,有二种功德:一者从有漏心生,不顺法性...

受持供养楞严咒的种种功德

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

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

原文: 又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

大悲咒的功德从哪里来

我们今天先讲到这个地方。三卷过以后,整个《楞严经》...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推荐】唯识学从第六意识下手

我们要了解唯识的概念是这样,唯识学它不直接从第七意...

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问: 阿弥陀佛,师父,我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说话的二十二戒

1、戒多言: 说话不要太多,言多必失。 2、戒轻言:...

念佛就打瞌睡,一定要先修忏悔

有些人一提起佛号就容易昏沉,对不对?他不念佛还不会...

【佛教词典】一一心识

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

【佛教词典】达磨郁多罗

(人名)Dharmottara,阿罗汉名。玄义释签六曰:达磨郁...

真正的贤人君子,不设机心城府

真正的贤人君子一定会真诚待人,不用机心,不设城府。...

胆欲大而心欲小

【原文】 古人有言:胆欲大而心欲小。胆大者,谓其有担...

佛教中的禁忌有哪些

佛陀临逝世时教导弟子们,在他去世以后要以戒为师。佛...

关于开悟的三个误区

今天我们简单地说一说开悟与不开悟的问题。到禅堂里打...

别把染缘认为是随缘

今天和大家讲一讲,随缘与染缘。随缘是菩萨,染缘是凡...

持戒的意义与功德

1、《遗教经》: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

虚云老和尚是大菩萨示现

有些人认为虚云老和尚的脾气很大,他根本是空的不认识...

邪见的过失是很可怕的

我们都知道在贪嗔痴当中,痴造罪是最重的,但是痴心造...

照见五蕴皆空

《西游记》里有一段情节,是大家都熟知的。 孙悟空的...

佛门里为何把酒列入重戒

我们知道,因为酒的味道引起很多人的烦恼和坏的毛病,...

四十八大愿——(第1愿)国中无三恶道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意谓:我成...

妙用丝瓜治13种病

丝瓜味甘、性凉,入肝、胃经,有清暑凉血、解毒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