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攀缘心是怎么生起的

净界法师  2021/12/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攀缘心是怎么生起的

再看“欻然”,就是起火的助缘。当我们人寿越来越少,进入五浊恶世的时候,虽然我们五蕴含藏了烦恼业力,但是总有人去把它点火。这个“欻然”就是火苗,就是我们跟人事一接触的时候,那一念的妄动,攀缘心。

这个攀缘心,唯识讲出五个重点:第一个,“率尔”。这个率尔就是跟欻然意思一样,就是突然间。就是根境接触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开始活动的那一个心叫率尔。率尔以后开始“寻求”,开始思考这件事情对我是好是坏。最后“决定”,把这个事情的好坏决定了。然后生起“染净”,我应该起贪瞋痴的烦恼,我还是保持正念,就染净心。最后“等流”,就是相续。

举一个例子。比方说你到一个人很多的百货公司。你刚开始进百货公司的时候,你的心是平静的,你心中没有火,虽然有火种,但是没有火苗。但是你在百货公司越逛越逛的时候,你人事看多了,你心开始散乱了。你可能看到某一个人,跟你过去结善缘,你的心开始动;或者你跟他过去结恶缘,你看他这个行为你也开始动。

最早那个动叫“率尔”。但是你动的时候,刚开始还没有决定,你开始在各方的思考“寻求”这个人是怎么回事。思考一段时间,“决定”了,这个人是一个我不喜欢的人,这个物品是一个我不喜欢的物品或者我喜欢的物品等等。进入“染净”,我们喜欢的人事生起贪爱,我们不喜欢的人事生起瞋恚。然后“相续”。

所以,一个人他做完功课去逛百货公司,刚开始的时候他心中可能只有火种,没有火苗。但是百货公司一逛下来,完了,起火燃烧了,“欻然火起”。当然这个火有小火跟大火,后面会说明。小火就是说,只有你一个人起火,那这个是小火。那如果大家的心都动得很厉害,互相碰撞得很厉害,那么大家的火都生起,那就是三界的大火了。所以它有个人的小火跟整个众生共业的大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

随烦恼二十:言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

没有功夫的人,在缘上要注意

我们现在有的人,你不要认为你家里的条件有多好,又有...

禅宗里的无念是怎样一种境界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是六祖慧能大师《坛经...

现前一念,能缘一切正报

五戒即五常,不杀即仁,不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妄言...

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

自达摩大师到中国,唯说一心唯传一法,以佛传佛不说余...

当下的念头若是念佛,就不会犯戒

真正念佛,一定是持戒 信愿行的行就是念佛。先由念佛的...

护他即是自护

释迦牟尼佛昔日于拘萨罗国游化时,一日在私伽陀村落北...

万境本闲,惟人自闹

双轮照禅人来参,且云将隐居山中,单究向上事,乞老人...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不杀生,不教他杀,不见杀随喜

五戒的第一条不杀生,对我们今天这个世界太有意义了。...

忏云老法师:如何对治烦恼习气

在烦恼习气中,要是一时念不下佛呀,就转个环境,扫扫...

「心不在内、不在外」是什么含义

当我们谈到心的实相,世尊曾经说:心不在内、不在外。...

将恶习变成自己的助力

又是一年春好处,待到回望弱冠时。转眼间,我离毕业又...

【佛教词典】羯鸡都

(杂名)宝名。慧琳音义四曰:羯鸡都宝,宝名也。此即...

【佛教词典】伽驮棒

为密教胎藏曼荼罗金刚部院之金刚拳菩萨等所持之法器。...

临终时老实念佛,必能往生极乐世界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念佛的人...

孔子的九条人生智慧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 孔子哲学的中心思...

持名念佛一法,事则至简至易,理则至深至妙

释尊一代时教,所说一切诸法,皆为彻底解除吾人生死大...

忏云法师《修药师法门的感应》

我在建筑大殿的时候,有一位居士,他对我说,叫我采用...

【推荐】今生没有往生,下辈子就更难往生了

智者大师,你看天台宗它念佛法门多障众生念佛观,念佛...

业障可畏,地狱非虚

佛经里说:罪苦众生,往往生在边地下贱之所,不得见佛...

十念念佛以及回向之法

念佛的方法,比较常用的有观像念佛和持名念佛,观像念...

唐代高僧承远大师

各位,大家吉祥。常说,天下名山僧占多,但是我其实想...

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①,哀告现前大众,及当...

佛教徒的一日行

学佛修行,不一定只有局限在寺院里,佛教尤其重视生活...

净土法门虽诚简易,亦非草草

净土法门,原为众生迷本自性,不知常寂光理,生死浩然...

罗刹女的故事

佛陀时代中的罗刹女,专门喜欢吃人家的小孩,一群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