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生命的根源在哪里

净界法师  2022/10/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生命的根源在哪里

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应该要先建立二种大乘的正见,第一个是所知依,就是你要先了解生命的根源在哪里?什么叫生命的根源呢?简单地说,就是你要了解生从何来,死将何去?当我们出生的时候,我们的生命是从哪里而来?当我们死亡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又将从何而去?你必须把那个生命的根源找到。这个根源,古德经常说:把心带回家。就是你要修行,你要先认识你的家在哪里。这个家,在《摄大乘论》当中有二个:

一个是暂时的家,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这个家,它是经过长时间的流转,有很多业力的熏习,产生很多的烦恼、很多的业力、很多苦恼的果报,这个就是我们现在所依止的家。这个家在本论当中,是属于生灭门,只是暂时的家。

我们有另外一个永恒常住的家,就是我们的清净本性,也就是我们说的大圆镜智,这当中有很多清净庄严的功德。所以把心带回家,整个修行就是把我们现前这种生灭苦恼的家,带回到一个长久安乐的家。

所以,所知依这一科当中,是说明你整个修行的起跑点在哪里--阿赖耶识,你必须依止你现在的心来修行,你必须面对无始劫所熏习的烦恼障、业障、报障,每一个人不同,但是你要去承当,从这个阿赖耶识开始起修,你必须了解你这个起跑点。

第二个,你要知道你的目标在哪里--大圆镜智,这每一个人都是一样。所以,这个所知依,就是先了解我们生命的根源,一个是杂染的根源,一个是清净的根源,这个是我们第一大科的主题。

当我们知道这整个生命的根源以后,我们要知道第二个所知相──就是生命的相貌。这个相貌是从阿赖耶识,从我们现前这个杂染的家所变现的一个生命的相貌。我们现在所依止的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它每动一个念头,就会产生很多生命的相貌。这个生命的相貌,《摄大乘论》当中讲到有三个:有依他起相、遍计所执相跟圆成实相,简单地说就是,因缘、妄想、空性,我们的生命就这三个东西。

也就是说,我们生命的本质是空的,但是你动一个妄想,它就会有业力,就会创造一个因缘,可能是快乐的因缘、也可能是痛苦的因缘。我们面对这个因缘的时候,又动了一个妄想,又变成一个妄想,妄想又创造因缘,因缘又带动妄想,就在因缘跟妄想当中交互作用,使令我们的生命永远没办法回家了,阿赖耶识辗转相续,生死流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知道前生是出家人,何不恢复出家人的事业

印祖在《文钞》中说,在苏州有一位吴引之先生,是晚清...

人生难得当精勤

有一个小孩听到佛经上说:盲龟值浮木孔,其事甚难。他...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原文】 有诵六祖偈云: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

【推荐】遭受任何痛苦,都是自己业力的显现

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众生的依止...

戒法是否允许重受

关于重受的问题: ▲《业疏》云:若准《多论》,不得重...

在娑婆打滚得越久,要出去就越困难

有了信心以后要发愿,净土的愿是二个:第一个厌离娑婆...

妄念是业障重的一种表象

人如果业障重,妄念(杂念)就多,平时心浮气躁,不得...

我们的人生,一句话就可以说完

我们的人生,只有一句话就可以说完了来无所从,去无所...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佛陀的福报可以跟众生分享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

衍慈法师:从商的智慧

你看过「当和尚遇到钻石」一书吗?此书带给人们智慧的...

五脏排毒的时间表

睡眠时是人体进行自我调节的重要时刻,人体就像一个天...

延长蔬菜保存时间的方法

先把绿叶菜表面的水滴风干掉,然后放入袋子,一定记得...

【佛教词典】摄僧大界不失相五种

亦名:五种不失界、大界不失相五种、不失界五种 行事钞...

【佛教词典】祠部筒

(物名)以竹筒盛度牒,行脚之人随身带之者。见象器笺...

精进程度取决于对苦的了解程度

在初转法 轮的时候,悉达多教导了我们四谛:苦谛(什么...

星云大师智慧语录

1.就贫富而论,有钱的人,虽然衣食无缺,华盖重裘,但...

具足信愿的佛号,才有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功德

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

修行人要放下这六种畏惧

在修行人中,许多人由于各种畏惧心理,反而被障碍的寸...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

【原文】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

出家有些什么样的条件

关于剃度出家世人的看法非常矛盾,有人认为是了此残生...

慧律法师《楞严经重点提示》

请合掌,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南无...

【推荐】修行楞严,成就解脱

念《楞严经》,持《楞严咒》功德很大,能消除业障,增...

宽容的故事

当时佛陀在世时,有位阿阇世王,为了夺取王位,害死了...

你想留什么在人间呢

在佛教里,对于死亡的看法,认为人是死不了的,人生是...

如是修五门行,速得成就

复有五种门,渐次成就五种功德,应知。 何者五门?一者...

这个时代要求生净土

在这个时代,要大力倡导求生净土。我们知道人生第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