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空有无碍,进入中道的平衡实相

净界法师  2023/03/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空有无碍,进入中道的平衡实相

智者大师云【隔真妄,破九界,显佛界,为缘修。】

智者大师把修行分成两块:一个叫缘修。就是你如果不走《法华经》,那只能在因缘所生法,就是根尘识的因缘去修,那么这样就产生“隔真妄”,就产生对立了,真妄是对立的。但是你很努力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用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破九界”,然后开显佛界,这叫缘修。在生灭因缘中对治根尘识,生灭对治法则。所以,当我们不走心性这条路来改变自己,当我们选择从根尘识的碰撞、从因缘上来对治,那你的人生变成对立的,你只能要么偏空,要么偏有。没有用理观的心性来整合,那你就不是一佛乘了,你落入了三乘的对立法门。这叫缘修,就走上了远路。

《法华经》的修学叫真修。智者大师云:【融真妄,绝破显之意,为真修。】

一个有智慧的人会找到成佛的捷径。不管你过去烦恼有多重,也不管你过去业障有多深,关键是你要先回归到你的一念心性,因为它没有烦恼,也没有业力,也没有老病死。先把它找出来,找出来以后再来破妄显真。把所有的修行拉到一念心性来是最有利的,因为它是不生灭心,它永远不会离开你的。就是说它不会被烦恼破坏。如果你今天不拉到一念心性,你看很多人他越修烦恼越重,这就是压抑。烦恼你压得过它?它反弹的时候,那就不好了,你看有些人,他是用强压的方式,强压的,这个作用力会等于反作用力,所以弄到最后他烦恼就爆发出来了。

在心性修没有这回事情,因为它本来就没有烦恼,本来就没有业力,本来就没有生死。你拉到心性是一个最有利的位置,叫做真修。

我们在修行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内观”,养成内观的习惯。整个《法华经》的妙法,只有一句话就讲完“善知识,莫向外求”!如果你现在还要选择离家出走,那这个法华经跟你就没有缘了,那你只能修方便门了,只能“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那你的成佛之道充满了坎坷,也充满了障碍了。因为你选择这条路就不对了。

所以,修行第一件事情,养成内观。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不管别人是对是错,我也不管这件事情合不合理,就是观照我自己:“这件事情对我有什么意义?我是不是能够利用这个能量来启动我的佛法界?”所以,成败得失就在这一个关键而已,这个人生的开关。你向外,那就是缘修。那叫现前一念心识,那你就活在根尘识的因缘,就是活在业力烦恼,你就走不出过去了。所以,内观,就是先把心识转成心性。

那怎么观呢?即空,照了心性的本体“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它这个清净,关键在于本然,它是本来就清净,所以它才能够不受染污。所以,我们通过“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就离开过去无量劫来的生命轮回所留下来的这些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乱七八糟的相全部放下,就把心带回到原始点。这是空观,安住力。

那么假观呢?“照了心性,随缘之用。理具事造,两重三千,随缘显现。”这个“理具”就是,我们一念心性虽然清净,但是它法尔具足十法界的功能,叫做理具。那么“事造”呢?就是我们通过修行或者染净的造作,把这个理具的法界显出来,叫做事造。比方说,我们现在事造法界是一个人,我们人法界是显现出来。但是,我们虽然是一个人,我们生命当中其他的佛菩萨的法界也是存在的,它是隐藏而已。就是它有十道门,我们今生只开了一道门,打开人法界,所以这个事造。既然理具事造同居一念,你怎样启动它,它就怎样不断地显现,叫借相修心。所以我们要多借佛菩萨的相状来启动我们的佛法界,这个就是假观。那么中观呢?就是体用同时,空有无碍,进入中道的平衡实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颠倒妄想不除,容易在临终刺激生死业力

第二个就是调伏我们的颠倒妄想。我们第六意识有很多的...

《法华经》的羊车、鹿车、牛车各比喻什么

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

如何分辨虚妄与真实

虚妄的东西是变化的。你看到这个东西,看起来非常庄严...

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

问: 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 大安法师答: 当你...

什么是念佛人的都摄六根

为什么念佛人要都摄六根呢?都摄六根不是都摄那个第一...

一念妄想创造出轮回

显妄果本空 首先佛陀先显示:这六道的果报其实是不真实...

妄想本来就没有的

为什么要安住空性,佛法是先安住再调伏,因为你安住错...

「法华经」的十不思议事

本经有十事奇特,为众经所无: 1、化主不可思议: 一...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推荐】临命终的失败,就是一生修行的失败

我自己读《遗教经》,读到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

日行一善

人们相互之间喜欢祝愿吉祥如意,其实这仅是良好心愿,...

风水对后代子孙有没有影响

常常有人问我,有没有风水啊?我说有啊,绝对有道理,...

《佛说阿弥陀经》白话译

序 分 这一部经,是我从佛那里亲自听到的。当时,释迦...

【佛教词典】得果

指三乘之圣者各达成自乘之果法。如声闻乘观四圣谛,得...

【佛教词典】破僧违谏戒犯相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违谏,僧残;破僧罪,是偷兰;...

恒伽达利他得安乐

世尊在王舍城竹园精舍时,国内有一辅相虽然非常富足,...

整天奔波忙碌为了什么

我们人都有这种习性:虽然知道死无定期,但因日日见不...

一念善即佛,一念恶即魔

《六祖坛经》云: 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前念迷即凡夫...

在唐朝,出家是怎样一种体验

唐朝是我国佛教繁荣的时期,宏伟的佛教寺院,精湛的佛...

印光大师谈应对灾难法语

即灾殃翻为善导,转热恼直下清凉 (因邻火延烧,物屋一...

弯腰,是为了昂起头

他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腰缠万贯。他很久没有坐过公...

珍惜我们的时间

看得见的,我们比较容易在意,比如金钱;看不见的,我...

变化的只是我们的心

我们常常无意中把世界过于美化,或者把世界过于丑化,...

圣严法师《安住于现在》

我常说心要向内看,不要向外看。心老是向外看,就不会...

修行人要远离六种颠倒

【地藏,是南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 纵发善...

随缘自适,烦恼即去

在这个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总会有...

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的责任

出家僧人应有三种责任: 一、为僧者,维护僧家形象,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