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三种情形来判定业的轻重

净界法师  2023/04/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三种情形来判定业的轻重

藏教的思想认为,现象界的这些差别主要是业力。“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这个业有两种:一个是思业,一个是思已业。思业主要是指内心的活动。这个思在唯识学说有三种,思者,内心的造作叫思。它的内涵有三种:一个是审虑思,第二个决定思,第三个动发身思。

就是我们今天起一个念头,不管是善念,不管是恶念,一开始是审虑,然后决定,这个时候还没要表现在身口,到动发身思的时候,这件事情一定要做了,要采取行动。这个审虑思是和决定思是属于意业,动发身思它决定去做的时候,表现在身口的时候,这是属于身业口业。

不过在藏教的意思,它认为这个意业是不能够得果报的,只有身业和口业能够得果报。所以在藏教的阿含的经论里面所制定的戒律,主要是制身口,我们讲这个实法宗,主要是以身业和口业来判定犯戒的标准。

从身口意三业的这样的活动,又开展出两种业:一个是有漏业,一个是无漏业。有漏业——漏者,烦恼也,就是依止这个我所生的善业恶业,都是有漏业;无漏业——修行我空观,是无漏业。业,只要是造作,都是属于世俗谛,不管是有漏的因果、无漏的因果。无漏业虽然它的本质是世俗谛,但是它有一种功能,能够使你趋向于我空的真如,趋向于真谛,这个后面还会说到。说这个无漏业本身是俗谛,但是它有力量,有一种乘的力量能够运载你趋向于真谛,是这个意思。

那么这个业力,有漏业、无漏业的又有这种轻重的差别。我们解释一下这个轻重的差别。业的轻重,在这个经论当中讲述了三个判定轻重的标准:

一、约境:你所造作的境界,有胜境和劣境,殊胜的境界和低劣的境界的差别。胜境就是父母、三宝、师长(师长就是和尚阿阇梨)。你面对这样的境界造善造恶,果报都很大的,业都很大。就像说你面对一个肥沃的田,虽然播得很少的种子,但是水果就很多。比喻说,我们在这种殊胜的境界当中造作微小的业力,就会创造很大很大的果报,这个叫胜境。劣境,比如说这个小的动物,蚊子、蚂蚁,这个时候业性就比较轻,果报也比较轻。我们可以对于所造作的境界,是胜是劣,来判定轻重。

二、约心:其次,可以以这个心。你造作的时候的心是一个猛利心,或者是泛尔心,悠悠泛泛。说我造这个业,我经过长时间的思惟决定,我造业的时候内心猛利,不可动转。任何人都不能够障碍我,不管造善造恶的时候,主动积极,这个时候创造的业就很强。如果你造这个业是悠悠泛泛,可有也是可无,这种情况所造的也就比较轻,不管善业,不管恶业。就是约你造作的心来决定。

三、约相续:相续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就是说你忏悔的情形,三时无悔。你造这个境界的时候,在方便时没有忏悔心,根本时也没有忏悔心,做了以后你也无所谓。三时无悔,这个业你就不容易忏悔,你在得果报的时候,业障现前的时候,人家是拜了几部八十八佛就过去了,你拜了一百零八部还是过不了关,果报特别的坚固。为什么?因为你过去造这个罪业的时候,造之前没有忏悔心,造了以后也没有忏悔心,你无所谓,你还不认为你错。你因地的时候三时无悔,使令你得果报的时候特别坚固,很难破坏这个果报,很难很难的。所以从忏悔的一种情况,来判定你这个罪的轻重。

其次,约造作的次数。说你造这个罪业本来是一个轻罪,不管是内心也不是很坚定,境界也不是上品的境界,但是你数数造作,今天也做,明天也做,你每天都做。水滴虽微,渐盈大器。说你每天拜一部八十八佛,感觉上我就是一部八十八佛四十五分钟而已。但是你今天做,明天做,你每天都拜,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这件事就不得了。就是这个数数造作,水滴虽微,渐盈大器,会使令业变成强大的业力。次数,会使令本来是一个很轻微的业力,变成强大的业力。恶业也是这样。所以业的次数,它也会决定罪的轻重,这个业的轻重。

所以我们在经论当中讲到不管是善业,不管是恶业,我们身口意的活动,可以由境、心、相续,这三种的情形来判定业的轻重。

《教观纲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惟贤长老《论祸福之本》

世间现象是相对的,有空间的,有超空间的;有生物,有...

让你的生死业缘干干净净

一个清净的比丘跟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在乡间的小路走的...

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

正确的面对业力

我们学了唯识学以后,我们看到我们无穷无尽的过去,我...

是谁在流转三界

我们讲到五蕴的主人,藕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他曾经...

心强业重,得果报时那个势力就不同

讲一个例子给大家参考。佛在世时,另外一个护法叫作波...

只要生起邪淫念头,就已经犯了淫恶之罪

【原文】 黄书云云。邪淫者。凡属他人之妻女。我以邪心...

五蕴的可怕就是「变状如是」

我们的五蕴身心世界本来是五种功能,就是一个色受想行...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弘一大师为何不做艺术家,而做和尚呢

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

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什么

问: 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 界诠法师答:...

念佛求往生如何发菩提心

问: 顶礼法师,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印祖在开示中反复...

素食能帮人「清心」

好些人吃素的原因是为了身体健康,我认为,吃素虽然对...

【佛教词典】讽颂

(仪式)梵语伽陀,一译讽颂。是以讽咏赞深妙义理,颂...

【佛教词典】结界法起有无

子题:界现前、界威力故善神所护、法现前、毗尼现前、...

虚云老和尚:此一领大衣,我是拼命争回的

经云: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

买枸杞子别贪「色」

很多人觉得这个枸杞子颜色暗红不鲜亮,没卖相。其实不...

痛念生老病死苦,真发无上菩提心

大家都知道,娑婆世界的众生刚强,难调难伏。这个娑婆...

莲宗故事

(一) 这次我要讲的专题是《莲宗故事》。首先讲清朝...

所有的魔障都跟五阴有关系

我们来看甲二的内破魔境。这地方有三段,一、总标五阴...

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习禅宗求得明心见性吗

问: 是不是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习禅宗求得明心见性?...

假借生灭的因缘,成就不生灭的清净功德

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其实真妄是不二的。 佛陀刚开始是把...

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今天利...

人生的目标

人在年轻时所设定的目标可以称为五子登科银子、车子、...

天台八教丨别教

别教是化法四教中的第三教,主要的教化对象是三界外的...

怕鬼及有怨业病该怎么办

在家人念蒙山,有何不可,此系普结孤魂缘者。小则蒙山...

弘一大师《佛教之简易修持法》

我到永春的因缘,最初发起,在三年之前。性愿老法师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