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地一明万法明

密参老和尚  2023/10/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地一明万法明

禅是总持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我们能够相信,修持这一法真是火中生莲,如同金钵罗花一样,不是一佛二佛所种善根,不然的话,不相信怀疑啊!即使今生没有明心见性,成佛作祖,如能持戒有了这种般若的胜因,生生世世不堕魔道。生如来家,住清净地,所以我们要发长远心,一生不行来生再修,生生世世护持佛的正法眼藏,利益众生直至成佛作祖。

我们修行要明心地,心地一明万法明,修什么法都行,穿衣吃饭都是佛法。心地不明,虽修佛法也不是佛法。古人说:“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是邪,正人说邪法邪法亦成正。”

佛法的兴盛在于根本,正法眼藏兴盛起来即是佛的正法时代住世。现在佛法衰落是认识根本的人、相信根本的人太少太少了。佛法的弘扬在于真理,真理如虚空,任何人不能动摇。没有究竟真理的人,智慧就和外道一样。另外,佛法还要培养人才,培养有修有证的人才、弘法利生的人才,光有理论没有真东西不能使人信服,这是佛法一条出路。

禅是无相般若大法,诸佛护念,龙天拥护,不要说人,就是各个天王也都护持佛法。我们要具有智慧最好的办法就是照顾当下一念,这是真正修行。佛法是现实的,告诉你们:“眼前历历分明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就是你的佛性”。佛性无相,无法形容,为什么祖师不肯直接告诉我们呢?因为告诉我们就有了语言相,你心里也有个相,领会的佛性就变了,就不是所说的那个东西了,因此叫我们自参自悟,自成佛道。祖师不想说破,是慈悲,叫我们证悟印心没有差错。

我们听了,会用功也很好,但还要真参实悟,大多还是理解。当年我们参学亲近虚云老和尚,老和尚告诉我们光听、光说不起作用。

佛法入门有两种——理入和行入。从理入就是悟明心地,上根利智一闻即了,虽然没有直接证道,这心地法他通了,这是理入,来的快,顿悟而渐修。行入差别很多,虽然行入从行上着手,但还是从心开始,比如拜经、诵经、嗑头朝山拜佛燃指供佛,六度万行,心若不诚,也行不起来。可是这个心要是至诚万分也能发明心地,就是那个真心到了极点,也能忘我,证悟佛性。

大家努力用功精进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娑婆跟极乐都是如梦如幻,为什么还要取舍

有人就问蕅益大师,既然安住一念心性,娑婆跟极乐世界...

自伞自度

有一个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

【推荐】依止真实信心念佛,才会把光明显现出来

我们手去摩头的时候,产生那个感觉是从哪里来的呢?看...

生死心切,将一句话头看到底

昔者有一学人参南泉老人,问:如何是道?曰:平常心是...

以貌取人,人间的通病

宋朝的江西从悦禅师参访云盖守智禅师的时候,对谈不到...

参禅琐语

1、二六时中不间断的看取本来面目。看到心路绝,妄情消...

禅门的修行路: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一般人听到佛教在讲修道、证道,都以为是一门高深莫测...

真实的力量要强过虚妄的力量

我们一般人刚开始学佛,你不是说马上改变。学佛以后,...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佛说梵网经

佛说梵网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很多大菩萨为何还要求生极乐世界呢

问: 法师,经典里面讲,有很多都已经是大菩萨了,他们...

佛告诉你为何心静后智慧就来了

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可以给家人吃三净肉吗

问: 如果家庭里婆婆和丈夫都不信佛,吃肉,现在婆婆...

古代禅师教化弟子的方法

古代的禅师在教化弟子时,当弟子产生妄想,失去正念的...

【佛教词典】浮图之始

(故事)茶香室丛钞十三曰:水经汳水篇注云:汳水又东...

【佛教词典】安居不专作法界

子题:作法界意在羯磨、安居随处不加结界、结界为行羯...

黄泉路上无老少,年轻不急求解脱吗

问: 学佛的终极大目标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作为一名...

【推荐】十种恶行会让你来世变丑

《佛说业报差别经》: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怀嫌恨。三...

怎样拥有人生的光彩

有一个人去应聘工作时,随手将走廊上的纸屑捡起来,放...

圣严法师:向佛菩萨祈祷有用吗

是的,佛教深信祈祷的功能。事实上,从灵验的程度及灵...

一天至少要有1小时独处空闲

《广论》云:住所缘境心不散乱,善心一境性。 这个部分...

出现重大恶报的初期征兆

人生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善恶因果,最可怕的因果报应是...

人世间最大的美德是宽容

朝阳升起的时候,山门外凝聚着露珠的春草里跪着一个人...

狐狸精跟着狮子王

禅宗这一法,是最上乘,是无相法。社会上这个道,那个...

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

首先四念处是非常重要的,四念处,就是四种,念是什么...

圣严法师《修行念佛法门的三资粮:信、愿、行》

修念佛法门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信心,第二是愿心,...

为什么在娑婆世界修行一日胜过极乐世界修行百年

问: 《无量寿经》说: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

生活在报恩的世界里

给遗弃你的人报恩吧,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给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