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怎么改变我们既有的思想

净界法师  2023/12/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怎么改变我们既有的思想

我们怎么改变我们既有的思想?

第一个,我们先修空观,先用否定的思考模式来面对你的想法。它不是这样,它也不是那样,后面会讲,“离一切相”,用空观来破除我们心中的妄相。

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我讲实在话,初学者,诸位要有一个观念:你对你自己的想法多用否定的角度,不要太肯定。我看很多初学者:我认为怎么样,我认为怎么样。其实这个不对。你一个初学者没有资格肯定你的想法。你那么早肯定了,那表示你没办法进步了嘛。

你看禅宗,刚去的时候,那一定是,你动一个念头,一定挨板子。什么时候才有自己的想法?你要破到真的是大死一番,重新又开始发菩提心,产生新的理想,这个时候重新肯定。所以,佛法的修学是先否定,否定门入,肯定门出。真的,你生大悲心的时候,要广度众生的时候,这个时候才可以重新肯定自己。你一个人太早肯定自己,是对自己很不利的,因为你一开始就把自己定型了。所以我们刚开始先修空观,破除我们过去的想法,这个时候你会进步很快,突破得很快。

那么假观呢,就要借假修真了,借假相来修真实的功德。心性虽然本具,但是要假借事修才能开显。海公常说,修德有功,性德方显。那么怎么修呢?比方说,我们拜八十八佛,我们念:“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我们赞叹佛陀的功德,很难,你必须假借这些文字,看到诸佛现前,我们用无量的言词来赞叹诸佛的功德。

所以,我们每天这样念一次,我们随喜佛的功德一次。你看我们念“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我们这个时候对阿弥陀佛生起皈依的心。那么皈依的功德怎么来呢?借假修真嘛。你不把这个偈颂念一次,你怎么能够去发明你本具的皈依功德?

你说,诶,我本来就具足。执理废事!假观就是说,当我们用空观把过去的跟妄想、颠倒、有所得心相应的假相破掉以后,我们又建立一个清净的假相,跟三宝相应的假相。所以诸位不要忽略我们的功课,那个功课都是在假借这个假相来开显你内心的功德,“托彼依正,显我自性”。

我们这样子讲好了:我们内心当中破坏了过去的妄想的执着,建立一个清净的假相,虽然我们没办法去改变今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来生。因为你心态改变了,你未来的因缘就改变了。但是今生要改很难,因为它业力已经现出来了。所以它这一段经文的意思就是说,同样是现前一念心性,我们凡夫因为向外攀缘执着,所以弄到自己背觉合尘,产生了尘劳烦恼,障碍重重;佛陀用妙明的智慧来观照不生不灭的本性,结果佛陀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种种的自在。同样在一念心性当中,一个是向外攀缘,一个是向内去好好地观照,好好地去开发它的功德,就有不同的结果。

这个讲到一心随顺染净的因缘而有不同的染净的作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你不要去执着、去主宰这个妄想

佛陀的大智慧高明在哪里呢?他没有要你马上处理妄想。...

念佛为何也易招魔事

有人问省庵大师:参禅一门,全仗着自己的力量,所以常...

【推荐】圣严法师《觉察自己的偏听偏执》

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会被自己的好恶所蒙蔽;...

【推荐】调整心态比你佛号数目更重要

净土宗一般人的盲点在哪里?在第一个。我相信净土宗的...

执滞之著不可有,执持之著不可无

【原文】 人恒病执着,然亦不可概论。良由学以好成,好...

如果佛性本俱,过去现在未来也本俱吗

问: 如果佛性本俱,是过去本俱,是现在本俱,还是未...

一个人越有特色,功德就越不容易圆满

此诸菩萨,皆于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于诸经...

不能悟道的五个错见

印度自释迦出世,遍习外道异学,终于菩提树下,证悟大...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推荐】菩提心的十种譬喻

菩提心的十种譬喻。分成因跟果。先看第一个。 【譬如大...

如此诵经,可得大利益

诵经,有三个重点(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有没有享受的命?

生命时刻充满无常。我有个朋友,刚刚发布他升职的消息...

放弃主宰,因为一点好处都没有

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妇人,跑到河边准备要跳河自杀。正...

【佛教词典】膜拜

(杂语)长跪而拜也。穆天子传曰:乃膜拜而受。梁书曰...

【佛教词典】四行了灭谛相

【四行了灭谛相】 p0457 瑜伽三十四卷十六页云:于集谛...

知道他心中的愿望,才能够应机说法

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生活》

第一篇 四恩总报 壹 四恩总报的意义 经云:诸法因缘生...

一位小老板杀生的悲惨报应

一天晚上,我在杭州火车站候车厅外的长椅上等一位朋友...

古今聪明人一大可怜可悯之事

原文: 若不注重躬行,只期多知多见,必至矜己傲物,排...

出离心与大悲心,结合起来就是菩提心

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如风去来行取舍,由...

佛陀度化众生的方法

佛陀度化众生的方法有两个: (一)机缘未至,默然待时...

心安才是福

几年前,我和一群朋友参加了名为突破性领导力培训课。...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

少康法师传念佛法的妙计

少康法师是净土宗五祖,少年出家,历学法华、楞严、华...

《古文观止》中的十大人生启迪

《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历...

如是相续念佛在心,能办一切净因功德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及忆净...

佛为病比丘洗身因缘

过去,在贤提国的精舍中,有一位年老的比丘,因为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