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直指见性是「心」非「眼」

净界法师  2024/05/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直指见性是「心」非「眼」

我们看第一段,直指见性是心非眼。

这个地方,佛陀从众生能见的功能当中,来开显我们众生真正能见的是这一念明了的心,不是眼根。是“心”能见,不是“眼根”能见。从心当中去把那个不生不灭的见性找出来。理论上我们六根都可以发明心性,六根门头都可以回家。眼见、耳听,见闻嗅尝觉知,吃东西。

你看禅宗有的吃东西也开悟: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喝茶去!祖师为什么叫他去喝茶呢?就是从喝茶当中去体会,你为什么能够去感受到茶的味道呢?为什么你把茶丢到地上,大地它不能感受茶的味道,为什么你可以感受?就是我们有佛性。从整个见闻觉知的功能当中,去表达佛性的存在,所谓的假借作用来开显它的本体,借用显体。是这个意思。

这个地方有两段:一、以拳例见定其常情;二、引例破执正显见性。

“以拳例见定其常情”,佛陀用拳头来比喻能见之性,来按定阿难尊者的情执。要显真之前,要把阿难尊者的情执先找出来——他的问题点在哪里。我们看经文:

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这个地方佛陀提出了三个问题:阿难,你之前回答我,你见到我这个光明拳,这个拳头释放出种种的光明。那么这个光明是什么因缘而有?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为什么会产生拳头?第三个,你阿难尊者是用什么来见这个拳头?佛陀提出三个问题。我们看阿难尊者的回答就知道他的心态,知道他心中的盲点在哪里。

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这是回答第一个问题。阿难尊者说:我回答您,您为什么拳头上有光明呢?因为您佛陀的整个身体都是阎浮檀金——阎浮檀是印度一个树木的名称,它翻成中文叫作“胜金”,殊胜的胜,黄金的金。因为这种树它的整个枝干华果都是显现一种紫金色,而这个紫金色比真实的黄金还更加的美丽庄严,叫胜金。因为佛陀的身体都是阎浮檀金,而且赩——这个“赩”就是殊胜庄严,像一座宝山。这样的一种庄严的身相,是过去清净的善业所引生的。因为佛陀过去修了善业,全身都有光明,所以您拳头也有光明。这是阿难尊者的第一个回答。

第二个,佛陀问说,那你用什么去见呢?阿难尊者说我用眼睛来见,就是我有眼睛,我当然不可能用嘴巴去见,我用眼睛去见。第三个问题,这个拳头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把手弯曲就变成拳头,打开来就变成掌。因为佛陀您把您五轮的手指弯曲成一个拳相,所以就变成这个拳头。我们从后面的经文来看,佛陀对阿难尊者这三个回答是不满意的,因为他没有回答到重点。我们解释一下。

古德说,释迦牟尼佛提出三个问题,其实答案只有一个,这个答案是相同的。说佛陀身上为什么有光明?为什么你能够见到?为什么会有拳头?其实就是因为我们有真如本性。你没有真如本性你怎么会有光明?佛陀的所有功德,都是从真如本性显现出来。

但是阿难尊者身为凡夫,无始劫来他习惯用攀缘心来看事情的外表,看事情的因缘,所以他的回答都是从表相上来回答。你看,为什么有这个光明?因为你有善业。我用什么见?用眼睛见。为什么有拳头?因为你把手指头弯屈起来。这三个问题,都是从外在的事相回答。所以佛陀是一点都不满意,佛陀后面会加以破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你把佛号念好了,佛陀自然现前

有一位上师有一天去弘法,在回程的过程当中他看到一只...

智谕法师:念佛贵在调心

念佛贵在调心,不在念多,念少,念快,念慢。 大家要...

佛教的心理调适

一、三宝为依怙 轮回三界中的我等众生,悉是烦恼具足的...

一切诸相都从心所造,都是虚幻的

「一念」之道,就是佛经里所说的:「心生种种法生,心...

凡夫心的几个特点

我们凡夫众生的心是生灭心,它有几个特点: 第一是攀缘...

守戒就是为了护好我们的心

佛陀有一段时间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他常向弟...

一念心性清净本然,怎么就产生山河大地呢

《法华经》开显了每一个众生都有真如的本性,所谓的相...

美好的滋味是从舌根而来的吗

寅一、非从舌生 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秖...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坚持念佛定能改变命运

念佛法门,是后世最有效的修行方法:诚心念佛一句,能...

什么是世俗谛与胜义谛

问: 什么是世俗谛、胜义谛? 宏海法师答: 世俗谛,...

做事认真是执着吗?这种算随缘吗

问: 南无阿弥陀佛!法师慈悲!我们很多的佛子喜欢说随...

【推荐】如何对治诵经中的有口无心

前面讲了受持《普贤行愿品》的障碍熟溜病(念熟了就随...

【佛教词典】钟头

禅门中职司鸣钟之僧职。百丈清规证义记卷八(卍续一一...

【佛教词典】并沙门婆罗门众生

【并沙门婆罗门众生】 p0832   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页云...

宏海法师:云水见闻—五台山

参拜大螺顶 阿弥陀佛! 各位,我们已经成功的拜上来了...

大自在:本焕图记

慈祥的笑、开怀的大笑、童真的格格笑、抿嘴狡黠的笑、...

每个月这十天做好事,功德都能加倍

佛还同时告诉我们,修十斋日,这是对没有时间修行的人...

诵经能否断烦恼了生死

问: 诵经能否断烦恼了生死? 慧律法师答: 诵经一定...

法灭之时,独留此经住世百年

《无量寿经》中,释尊悬记: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

圣严法师《义工是菩萨行者》

义工是菩萨行者。义工没有一定的什么事,一定的什么时...

学佛多年为何生不起信心

问: 为什么学佛多年,但长养不起来道心? 如瑞法师答...

孤独的放生者

带孩子到国父纪念馆的湖边散步,我们看见在西边有一个...

在逆境挫折中磨练成长

轮回之路绝非坦途,我们会遇上顺境,也会遇上逆境,要...

人生的四不与四有

人生要有什么,不要有什么?佛教的五戒约束我们,不要...

业海茫茫,谁为众生擎起慈航

有人说,世上最美的微笑,是拈花一笑,那么,世上最美...

因忘自性弥陀佛,异念纷驰总是魔

解脱生死,念佛怎么解脱生死?平常研究佛法,知道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