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两种念佛人最老实

佛智法师  2024/06/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两种念佛人最老实

念佛的生命,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讲,需要法义的学习作为养分。至于那些不需要法义学习,只要念佛就可以的人,除非他真的是这种根器。

能够不学习,也能老实念佛不改变的人,印光大师说,只有两种:“惟上智与下愚而不移。”

第一种,就是上智。

什么是“上智”呢?就是通宗通教之人,像蕅益大师这样的,什么都通达了,他去念佛,就万牛莫挽。因为他心中没有任何疑惑,所有教理都通达了。他们的智慧达到了极限,深入经藏,明白教理,然后才来老实念佛。他们不会再去广学多闻,不会去学大乘藏,就能老老实实念佛了。

他们明白这个道理,知道念佛的殊胜,这种人很容易老实下来。

第二种,就是下愚

有些老头、老太太真的可以,对他讲什么是自力他力、四圣道、净土啊,他说:“师父,我都听不懂你在讲什么!”甚至有些老菩萨,不仅听不懂讲的内容,连普通话都听不懂,但能听懂“南无阿弥陀佛”。这些老菩萨很慈祥,到寺院也不多话,每天笑呵呵的,就是念佛、做事,见到师父也很恭敬。这样的人,听不听法都可以,他每天自然就有法喜,时时刻刻就处在一种法喜充满的生活,处在被光明摄取的自我满足的状态,他自可以念佛一辈子。

所以,“惟上智与下愚而不移”,这两种人,他不会移动,不会改变:上智的人明白老实念佛的道理,他老实念佛;下愚的人不明白念佛的道理,他也老实念佛,这一点是最可贵的。

下愚的人,如果能够老实念佛,甚至超过上智的人。他不懂道理也能够老实念佛,问他为什么要老实念佛,他也不知道,但是他能够老实念佛——这种人是宿世善根深厚。

但是,我们绝大部分人,是不是这两种人呢?我们是不是上智呢?估计都不是,因为佛教的书,我们都没看过多少本,通宗通教更谈不上。我们是不是下愚呢?可能也不算,因为我们还会到处跑动,会好奇,也想做一些事情。那么剩下的人,印光大师怎么讲呢?“余皆看自己努力”,就要看自己努不努力了。

真正能够只念佛、不学法的人太少了,绝大部分人是需要阳光,需要雨露,需要种种的滋养,这个滋养就是法义的学习。所以,念佛是生命,法义学习是养分。

我们需要通过法义的学习,来扎根自己的信心,使念佛能够相续。有法义的学习,就像一棵树扎在很肥沃的土壤里面,有阳光,有雨露,有养分,这样念佛信心充满。

生死事大,当老实念佛,一切的法义学习,只是为了让这颗不安的心停下来,老实下来,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往生净土成佛,不再轮回受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深信切愿不容易,如何才能生起信心

问: 我学佛不久,今年29岁,尽管我的家人基本上都在...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在以下的经文当中,佛陀都...

不能以通途的佛法,来衡量净土法门

问: 《楞严经》开示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意为:五戒需...

你有重罪,靠佛力都能往生

这个净土法门:你有重罪,靠佛力都能往生。这一点一定...

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问: 念佛到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大安法...

【推荐】念佛法门的重点在于感应道交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

西方莲台的「三辈九品」

观无量寿佛经说。西方莲台有九品。今略说之。 上品上生...

念到一心不乱,还会遇到恶因缘现行吗

问: 法师曾提到说,我们今生可能是八识田中众多的种子...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把别人的不好拿来烦恼,那是自己的愚痴

修行就是在修我们这忍耐性,修这种种逆境,凡事要能忍...

佛经中关于邪淫的果报和戒淫功德

节选自《欲海回狂》(白话) 清周安士著,是被印光大师誉...

早一点认命,才可能早一点上路

我们讲到十二因缘,佛教的生命观,它是建立一个无量生...

不是佛号有问题,而是你的心有问题

净土宗的修学是本尊相应的法门,就是说,我们临命终是...

【佛教词典】佛窟寺

位于江苏江宁县南。山号牛头山,有两峰对立,因名天阙...

【佛教词典】邪见稠林

(譬喻)邪见有种种,而交互繁茂,如稠林之茂密,故曰...

处理生活中烦恼的方法

生活中必然会有很多的烦恼。学习佛法就是学习如何处理...

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著心

原文: 汝言随时随地,得死便死之话。亦是求生之本,亦...

建立名号来度众生

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菩萨的时候,用五大劫的思惟建构...

印经说法有五种福报

(一)长寿: 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不造杀业,所...

嗔心的火烧的是自己

佛法是认为生命重在过程,你这个过程是用什么心态来面...

没福的婆婆遇上好儿媳

紫烟的儿子要结婚了,因儿媳娘家在杭州,亲家提出先去...

佛开示布施应有的三因缘

布施应有的三因缘(物净、心净、福田净) 布施,梵语音...

布施的重点在于改造思想

所有经典的学习,是改造思考模式。我们尽量养成布施的...

在家居士持戒要持到什么程度

问: 请问我们在家居士持戒要到什么程度? 大安法师答...

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

闲神野鬼

汾阳善昭禅师有一天对庙里的僧众说:昨天晚上,我梦见...

用佛号来压烦恼,临终时恐怕压不住

恶兽毒虫 藏窜孔穴 毘舍阇鬼 亦住其中 前面的经文,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