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日常生活中要怎么用功

净界法师  2024/06/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日常生活中要怎么用功

倓虚老和尚在讲《楞严经》的时候,他在期中考时出了一个题目。他说我这个期中考一道题目。什么题目呢?就是一个出家众,你除了上殿、平常做功课以外,你还要怎么用功?你除了上殿、拜佛、诵经、做功课以外,日常生活你要怎么用功?做这道题目。后来老和尚给的答案就是八个字——迥脱根尘,灵光独耀。

这八个字,我们简单地解释一下。我们平常生活是用这个心来主导我们的行为行动,但是这个心的活动它要依止根——有一个所依的根,然后它要有一个所缘的尘。所以,你一旦心一动,一定有根有尘,跑不掉的。但是这个地方的“迥脱根尘”,不是说你拒绝了根尘。你拒绝了根尘,你心就不能产生作用。

而是你要在根尘的因缘当中能够见相离相。你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你要知道什么是你的本来面目——你那个清净的本性,什么只是你外在暂时的因缘而已,你要分清楚。这个能见的心、所见的物,什么是你自己的本来面目,什么是外在假借的因缘,你要很清楚的。所以,你在整个因缘的根尘当中活动,你还要保持不迷、不取、不动。这叫“迥脱根尘,灵光独耀”。你随时要知道什么是你的清净的本性。

你看禅宗。禅宗在打禅七的时候,有些人眼睛乱看,纠察师过去就“啪”打下去,“看什么看!哪一块砖块是你的!”就是说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物质,都是暂时在生命当中借用的。我们一个生命出生以后,我们假借父母的因缘,最后假借这个身体。然后用这个身体,来假借佛法,拜佛念佛。我们假借很多因缘来积功累德,但是等到死亡的时候,这些东西要全部归还的。我们空空地来,也空空地走。

那么到底什么是我们真实的东西,这个你要去参一参,什么是自己的心性,什么是假借的因缘。我们现在搞得糊里糊涂了,因为我们的心怎么样呢?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心有所住。心住在某一个人身上、某一件事身上,你就忘失了你的本性。心有所住,即是非住。

就像阿难尊者一样,我们心经常向外攀缘,已经搞不清楚什么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了,我们的心已经被物化了。这个时候,佛陀说你要厘清,你这个明了的心性假借父母的体(即父精母血)而产生一期的生命,假借五蕴的身心让你来拜佛、念佛、持咒、诵经,成就种种的资粮。但是你要分清楚,这么多因缘变化都不是你的本性,那个跟你没关系,那是假借的。

事实上,你那个精纯妙明的心性只有一个。那个你要找出来,你要从那个地方直下承当。就是说,我们在修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你这个明了的心就念念照常理,你那个念头就是要观照你的清净本性。刚开始先厘清什么是你自己的东西、什么是外在的东西,你先把它分开来。就是把一切的能见、所见还它个本来面目。我们套一句倓虚老和尚说的话,“迥脱根尘,灵光独耀”,就是这个目的。

这个地方,佛陀已经把整个消息透露出来了,就是你要在整个日常生活穿衣吃饭的时候把你的本性找出来。也就是说,其实它随时存在的。海公常讲一句话,他说:“见性是一个很平常的东西,不是一个很深妙的东西,只是我们穿衣吃饭当面错过而已。”海公常讲这句话。日常生活就是现前的,只是我们当面错过。我们的心住在物质上,结果被物质所转,就失去本性,因小失大。我们追求一个暂时的因缘,而失去一个永恒的东西。现在要把它看清楚。这个就是所谓的从自他当中——从你自己的见性跟所见的万物当中,把这个差跟无差的概念弄清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修」心养性,端正「行」为

修一分好心 提到修行时,很多人会说:「太早了!我现...

学佛正确的八种发心

【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

难道临命终还让你选时间吗

接下来我们讲上广下钦老和尚的故事,好让大家仔细体会...

圣严法师《安住于现在》

我常说心要向内看,不要向外看。心老是向外看,就不会...

修行人要远离六种颠倒

【地藏,是南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 纵发善...

【推荐】净土法门有何殊胜之处

净业行人都知道,在净土经典中,释迦世尊及十方诸佛都...

不要自以为圣,要以人为镜

如何化解嗔恨心呢?不要从忍(世俗忍)下手,而要从思...

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学佛的关系

末法时期,学佛有诸多逆缘。特别对于在家居士而言,要...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有障碍才能考验道心和信心

佛源老和尚在文-革时,坐了三年的监狱,在监狱里每天受...

轮回的世界真的美好吗

当我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少数年轻气盛、富足高贵的人...

不要被情爱所束缚

如果说死亡是这个世间人们最恐惧的事,那么最悦意不过...

如何对净土法门生起信心

念佛法门是难信之法,生真信极难。释尊说,我这次来娑...

【佛教词典】窣莎揭哆

(杂语)Susvāgata,译曰极善来。客自外来时,谢主之...

【佛教词典】地位十信

(术语)唯识宗对于慈恩大师之立四十一位,西明法师立...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只以一切皆空不著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及与勤劳修持之法,...

念佛起止仪

一、礼佛三拜 二、念赞佛偈一遍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

怎样念佛才算真正修净土之人

原文: 又近世之人,多务虚名,不修实行。口虽念佛,心...

附体这种东西,赶紧念佛把他送走

这个要注意了,自己一定要有正念。不能让其他的东西附...

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常人往往视逆境为外来因缘,总不知究竟的缘由为何?往...

【推荐】造佛形象能获得多大的功德?

优填王承佛威神之力五体投地顶礼完佛足,右绕佛三圈,...

印光大师:念佛百问

1、念佛时心多散乱,或说是年龄关系,如年老心散,不...

前世吝于法施,今生得愚昧无知之报

唐朝法云法师,雁门赵氏之子,天性淳朴、老实善良,对...

宽运法师:佛教的爱情观

近日有网友给我留言说,因遭受感情波折而情绪低落,希...

印光大师示戒杀之要

【原文】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人物虽异,...

不论做事或修行,四心不可缺少

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人学习任何事情...

【推荐】本焕老和尚最后的开示与4个心愿

2012年4月3日是本焕长老圆寂的第二天,本焕长老的衣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