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天界的果报

净界法师  2025/07/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天界的果报

这个天界的果报我们简单地解释一下。在进入正题之前,一般佛教都是先讲果报再讲因地,先用果报来摄受大众。

前面的五戒,它的功德相是一个人,这部分我们就不说了,因为大家也都看到身为一个人的贫富贵贱。

这个天,我们先讲欲界天,它基本上在经论当中,讲到有六种功德:

第一个,他的色身清净。色身的清净在经论上说,从两方面来观察:第一个,他的受生。我们人道的果报是胎生,我们要假借父精母血,要住胎十个月,所以说这个色身的一开始的缘起就不干净了。天人是化生,当天人的果报要在天界出生的时候,他往往是在一棵树下,突然间无而忽有,突然间出现,像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但是他一旦接触到天的饮食以后,他是快速长大,马上变成成人。所以天人的儿童的过程,是很短暂的,他马上就能够享受天人的快乐,因为他是化生。

第二个,我们从他的饮食来说,我们人道的饮食是有渣,你吃东西有渣,你就有大小便的排溺。天人的饮食是完全没有渣的,他喝一杯牛奶也好,吃个水果也好,他是完全消化,天人没有厕所,因为他从来不大小便的,因为他完全没有排便溺的问题,他的饮食是百分之一百的吸收,他完全是滋养,没有渣。这是他的一个身体干净的两个因素:第一个,他没有排泄的问题;第二个,他本来就是化生。这个是天人不同于我们人道的第一个,他色身特别的干净。

第二个,他具足光明。我们人道的光明,要靠日月灯光的照了,天人他的光明不需要靠日月,他本身放光。

我们看经典上说,佛陀在讲法的时候只要是到晚上,天人一下来听法,蜡烛都不需要了,放大光明跟白天一样,因为天人身上放光,他的色身是具足光明。

第三个,无诸病苦。天人的生命当中只有两个情况,一个是生,一个是死,他没老跟病的问题,他没有很多的病痛,他没有病毒的传染,当然他过去生他的杀业也持得比较干净。

第四个,衣食自然。我们人道众生的衣食,是要工作去换取,我们必须把宝贵的八个小时贡献给这个社会,然后换取衣食。天人的饮食完全是长在树上,还有在地上,它那树上很多水果,它地上有很多的地肥。地肥就像乳酪一样非常滋养,它那个地肥就像野草一样到处都是,就像我们看到那个草皮,他只要过去把它挖一挖吃下去,那就能够维持好几天了,非常滋养。地肥完全是自然的,所以天人基本上是不工作的。

第五个,报得五通。天人他一旦得到天的果报,他就有神通,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飞行,他没有交通工具的问题。

最后一个,寿命长久。天的果报他最低,就是我们讲到欲界天,四天王天,他最低是天寿五百岁,折合人寿是九百万年,最低喔。最高呢就是在四空定的非想非非想处天,有八万大劫,一个大劫,就是一个世界的成住坏空,他经过八万次的世界成住坏空,他的寿命才结束,所以他的寿命是长久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天的果报是远远比人的果报殊胜,不管是他的外表,那种清净庄严光明,不管是他这个果报体产生的作用,它的功能比我们人类的功能强大。所以说这个就是他的天的果报。

那么我们应该要修学什么法门,才能够把这个果报现出来呢,才能够变成受用,把一个潜在的功能,转化成一种果报的受用呢?

我们来看看,天的果报有三种:十善业招感欲界天,四禅定招感色界天,四空定招感无色界天,三种。

我们先看十善业。十善业当中,我们先看这个身业,身业有三种: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一、不杀生-止善:止杀生之恶行;作善:行放生之善行。

二、不偷盗-止善:止盗他财物之恶行;作善:行布施之善行。

三、不邪淫-止善:止于非妻妾淫欲之恶行;作善:行恭敬之善行。

我们先看他的身业,第一个,不杀生。不杀生有它的止跟作,从一种断止的角度,他是断除一切杀生的行为;从他的这个修善的角度来说,他修放生的善业,他是断恶修善。

第二个,不偷盗。这个偷盗,他是断除盗他人财物;他的作善,是行种种布施。

第三个,不邪淫他是断除妻妾以外的这个邪淫的恶行;他的作善,行恭敬。这个恭敬就是清净心的前方便,先有恭敬心才有清净心,它这个类似,就是恭敬所引生的清净心。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说明就是说,其实天人在因地的时候,他修的法门,跟五戒的法门是非常接近的,但是在操作中,他的心地法门,或者说他的善根是比较强的,他的心地法门比较强,其实他也是跟我们一样修五戒,只是他的五戒操作得比较圆满。

他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他的操作过程,比这个人道在因地的时候修这个五戒的法门还来得圆满。

他有三种圆满:第一个,他的智慧圆满,人乘的时候,在修学五戒的时候,他的智慧对真理的观照,他偏重在断恶这一块,他偏重在恶业招感痛苦的果报。

所以我们看得出来,五戒并没有积极的去行善这一块,就这个人智慧不足,他是消极的断恶,他没有把人生修善的这个道理给参透;修十善业这个人智慧高,他知道人生有两个道理,一个是断恶的道理,一个是修善的道理。我们不但消极的断恶,也应该把握机会主动的去造善,所以他的智慧,比人乘的智慧更高了,他不但觉悟了这个断恶,他又觉悟了修善,这个智慧高。

第二个,他的调伏高,调伏殊胜。五戒并没有调伏烦恼,我们看得出来,五戒是没有调伏烦恼的法门,但是十善业它后面有调伏贪瞋痴,所以他的烦恼相对淡薄;你要做一个人,你可以有粗重的烦恼,只要你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你就可以做人,你烦恼怎么粗猛,你脾气怎么大,都没有关系,不障碍做为一个人。

但是你要变成天,那你就必须要有天德,要有德行,不是说你布施很多就可以生天了,不是。你的烦恼要淡薄,要寂静,天有德行的。所以他天人,不是说修善就能够生天的,没那么简单,他那个要有一些品行的修养,要能够调伏烦恼,所以他的调伏殊胜。

第三个,他誓愿殊胜。他有坚定的愿力。在经论上说,天人凭什么有这么长的福报,他能够享受八万大劫的寿命,因为他在修善的时候有愿力。所以他在造善的时候,是数数的造作,他有坚定的愿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一念淫念的果报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印度应化的时候,龙王中有一位...

不孝父母不敬三宝的苦报

地藏菩萨首先说到南阎浮提典型的罪报情形,不同于其他...

为什么学佛后会遇到不如意的事

最近有一些同修来信,发贴,诉说在念诵《地藏菩萨本愿...

善有善报

有一位非常富有的老人家,与妻子、儿子、儿媳以及孙子...

阿赖耶识是如何变现出果报的

阿赖耶识有两个功能:第一个保存种子,第二个把种子成...

农妇麻三的惨淡人生

在我的老家,有一个非常可怜的老人,她无儿无女,老伴...

慈念令虫害远离

在《复章以铨居士书三》中印祖针对章居士提出的猛兽毒...

布施一杓饭汁,果报不可思议

芥子般的种子,能长出庇荫众人的大树。布施得福,因果...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讥呵僧众过失,说僧团是非,将自失善利

若见是非之事,不得讥诃。若发言嫌责者,自失善利,非...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而成功

人有竞争之心,绝非错误。竞争之心,至少能够体现人的...

在「眷属爱」与正见之间做出抉择

做为一个有情众生,有些生命上的需求,是绝对不可少的...

腥荤扰五脏,素食益健康

在台湾每五个儿童中就有一位过于肥胖,胖小孩的比率高...

【佛教词典】分别事识薰习

为大乘起信论所说净法薰习中,妄心薰习二义之一。与“...

【佛教词典】秘密决择

秘密决择者,谓说余义名句文身,隐密转变更显余义,如...

助念生西须知

助念之要 各位大德莲友: 今日大家参加盛会,学人来此...

你从什么地方来

无始生死根本,有人分别心就想:我今生是生死人,这生...

憨山大师费闲歌

讲道容易体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世事尘劳常挂碍,深...

得到智慧的原因

谓应亲近智者,随自力能而求多闻。若不尔者,闻所成慧...

把文字转成心中的光明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

十善业道之除贪嗔痴三毒

不贪欲 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

参禅人的一念之差

我以前跟谛闲老法师学教,在他那里参学。听谛闲老法师...

临终接引时,阿弥陀佛现的是什么相

问: 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现的是什么...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圆寂纪念日

农历七月初二是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的圆寂日。 莲池大师...

如何选择善知识

问: 顶礼法师!在选择善知识的时候,由于我们智慧福德...

微暖代替攻击

有一个小男孩养了一只乌龟,这天,他想尽了办法要让这...

慧律法师《金刚经》

(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法师、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