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知止

2011/04/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李叔同(弘一大师)有幅字,就是“知止”二字。我们一般说“知足”,我觉得“知止”比知足境界更高一层。知足是人家给多少,你“虽然不满意,但可接受”;知止是自己看着到了某个程度了,伸手去挡住,说:我不要了。

知足是由人的,知止由自己。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知止,简单来说,就是知道什么时候够了,知道什么时候该走,知道“上台靠机会,下台靠智慧”。难不是难在不知道,是难在不舍得,不愿意。

知止,是从心灵出发的;心里这么想,付诸行动,才会成为“行为”。知止,不但是针对“欲壑”,懂得说“够了”;也要对痛苦、烦恼懂得说,行了,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快乐通常短暂,如果不知止,痛苦往往随之而至。烦恼是无所不在,也是会变的,任其驻留,伤害心灵尤甚。那些走上绝路、自我了断的人,其实也是不了解“知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多欲为苦--警惕欲望的祸患

多欲为苦,意思是说: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对欲望贪求无...

凡夫自作多情,把它弄假成真

从我们一念心性来看人生,人生没有开始,就是无生。为...

惜福从惜食惜衣做起

礼拜天,父亲看着那抱怨早餐不好吃的儿子,心想:今天...

猎人闻法得道

昔日,佛陀在摩竭国甘黎园中城北石室窟中说法。当时有...

在物欲之流中冷静一下

关于金钱,周国平的一种观念值得赞赏:小康胜大富。...

佛说人生的四大富足,你拥有了吗

人活著,总希望能过著幸福快乐的日子,但有些人观念、...

因为吃饭而下地狱,这样太没意思了

恭敬心不仅仅是对佛、对菩萨,对人、对万事万物都要生...

用无贪来对治贪著

三善十一者:言无贪者,于有、有具,无著为性。对治贪...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众生堕三恶道中,佛菩萨为何不来救拔

问曰:若有十方无量诸佛及诸菩萨,今此众生多堕三恶道...

客来客往,自心不动

《楞严经》中,憍陈如尊者因悟客尘二字得证圣果。起心...

智谕法师:念佛贵在调心

念佛贵在调心,不在念多,念少,念快,念慢。 大家要...

佛经中对于获得财富的方法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财富,但要掌握获得财富的正确方法,...

【佛教词典】袁宏道

明朝湖北公安人。字中郎,号石头居士。与兄宗道,弟中...

【佛教词典】六受身

【六受身】 p0297 集论一卷四页云:云何建立受蕴?谓六...

宿业现前,怕之岂能消灭

宿业现前,怕之岂能消灭?惟其不怕,故正念存而举措得...

慧远大师三十年迹不入俗

净土宗祖师在信愿行方面的理论积累和实践上,给我们提...

放弃是一门选择的艺术

佛偈曰: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越舍越得。...

星云大师《佛教对知见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是佛学讲座的第三天,...

随顺因缘的求职观

有句话说:「毕业即失业」,就业问题经常是社会新鲜人...

如何避免「说四众过」

问: 破邪显正要如何避免犯说四众过戒? 净界法师答:...

净慧法师:做人的六条标准

学佛的最后落脚点在什么地方? 我想,落脚点就在实际...

相信了弥陀的功德,才能把名号执持住

相信了阿弥陀佛的名号的功德,他才会去执持啊!执就是...

【推荐】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

我们每一个有情众生,在内心的深处都有一种天生的本能...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的佛力加持

佛能度一切众生,但是他不能度无缘之人。我们说佛不度...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此存心厚薄之分...

生命入胎疑

男女未会以前,从无产乳之事。一经配合,便有子女。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