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必计较以往的得失,但种未来的福田

2011/05/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说:“一切世间人们为善作恶所得的因果报应,就像影随着形一样,丝毫不会有差错的。”可是世人不信,说是虚妄的说教。孔子也有“安命”的说法。相信他的,往往加以推算,但只求福利,听到好的心生欢喜,听到灾患就心生厌恶,还以为这命是天所安排的,这是最愚痴的。要知道死和生就像昼和夜;三世轮回就像昨天和今天所发生的事情一样;昨日所作的事情,必然会在今天发生影响。若是所做事是完美的,就能在今天产生美好的成果,反之,也是一样。举个事例来说,比如请客,所有席间餐具菜肴,无论精粗丰俭,必须色色预备齐全,届时摆设出来,就一一完备了;若是稍有欠缺,就不能说是全美的了。人生也是这样,前生修善积德,今生就福寿康宁;不然的话,今生就会有种种缺陷,这是一定的道理。

人生一世,“正报”寿命的长短,“依报”家产资财、功名、贫富贵贱的差别,一丝一毫都是前世所修定。今生所受用的不是从外而来,都是自作自受,所以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世人以为依靠自己的智能技术,可以获得功名富贵,不知功名富贵并不是才智可以获得的,这是他前世修了善因,今世与才智结合才产生的。因此,得到了就欢喜,那是愚迷的。

有时,我们应有的富贵功名被人所破坏,或占有了,于是深切怨恨这个人和这件事。其实,这是我们的福量本来不应有这些功名富贵的,被破坏的是我们分内所不应有的,被占有的是我们所欠他的。所以为失去而忧怨的,或者怨天尤人以致结冤不解的,这是自己愚昧无知。我们如果能听信佛所教导我们的因果真理,那么,贫富得失,一切是可以付之前定,都是我自己所造作;穷达寿夭都是我业命所固定。今生所受用的一切都是我前世所修得,原本不是任何人所可赐予的,也不是智力所能争取到的,即使是从才智所取得,那也是我分内所固有的。这样,又何必计较得失而劳心苦虑,甚至对人妄积恩怨呢?假使是一位明智的人能相信因果报应,就不必计较眼前的得失,只要趁今生现前所有,尽自己的力量来种未来的福田,就像世间农民选择良田来深耕细作,及时播种。这样,到了秋天成熟,肯定能得十、百倍的收获,这是很明显的道理。但所种的田有肥瘠的不同,佛说供养佛法僧三宝为胜田,孝事父母为敬田,济贫拔苦为悲田。

我竭诚希望有智慧的人们不必计较以往的得失,但种未来的福田;如果能够节省无益过度的费用,节约身口奢靡的花费,移种于三田之中,这不但能增长未来的福德庄严,就是在现世也能得身心安乐,成为第一福人了。假使能种福于三田,再能留心于佛法,以念佛消妄想,以慈悲转贪嗔,以柔和化强暴,以谦让折我慢;这样,才是大心菩萨的行径呢。果然能对此深信不疑,可以称为最胜勇猛丈夫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命运改造在自己手中

昔有袁了凡的人,本名袁学海,他是明朝的名儒,小时候...

【推荐】往生不是靠善业力,而是靠临终正念

什么是带业往生呢?从唯识的角度来说就是,我们造了业...

【推荐】从小养成的行为举止会影响未来的命运

从小养成得体的行为举止,对一个人而言至关重要,因为...

诸恶业中,唯色易犯,败德取祸,亦莫过此

【原文】 汪舟次曰。诸恶业中。唯色易犯。败德取祸。亦...

负心人终被人负

三十多年前,这个男人是一家省级三甲医院的业务副院长...

修福跟没有修福的天壤之别

求生极乐世界,这个可不得了,那是成圣的一念之间,这...

梦参老和尚:念经念佛还会有灾祸吗

每个人都有六亲眷属,你周围的人要是不信佛的,你怎么...

因果定律是不变的法则

修学佛法,除了建立正确的知见,更进一步要身体力行。...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为何不以福报来判断个人的修行阶位

我们一路看来,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十地就不...

知足第一富

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佛遗教...

不可怨以怨,行忍得息怒

讲到佛法,那是很深广的,现在只能提出一点来说。我所...

劝人合作布施比单独布施功德大

《优婆塞戒经》摘录: 1、善男子。一切布施有三根本。...

【佛教词典】施

(术语)梵语檀那Dāna,离悭惜而施与他之义。唯识论九...

【佛教词典】佛部三昧耶印

为密教护身法五种印言之一。又作法界塔印。密教之修行...

攀缘心要如何消灭它呢

(一)【楞严经】所要对治的就是攀缘心:这个攀缘心怎...

超越男女相的分别

一天,佛陀在王舍城附近的灵鹫山,与大众比丘开示涅槃...

人不成功有五个原因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那就请看看以下五点...

念佛为何还要修观

问: 我们一路念佛就好,为什么要修观? 净界法师答:...

事必躬亲成就不了大事

问: 领导是门艺术。如果弟子做事不积极,让他做不如...

人心莫测,于我有何关系

我常常这样想,假定你如果不是证了他心通的人,你无论...

深心誓出爱欲海,念佛顿断生死流

人身难得而易失,三途时长而苦重。 深心誓出爱欲海,念...

为何佛弟子把吃素看得那么重要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

不要被爱情冲昏了头

要认识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好像愈来愈不容易,有个女孩...

转修地藏法门,临终是等地藏菩萨还是等阿弥陀佛

问: 如果佛弟子转修地藏法门或其他法门,也回向功德...

为亡者助念的功德利益

一、一个人之寿命长短及其价值,并非以活了多少岁月来...

具此三心者,必生极乐国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