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的基础

2012/05/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1、相信因果

有因必有果,因果通三世,因果定律是宇宙人生的第一真相。想学佛首先要知道因果,并且相信因果的道理。

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因果,那么学佛就如同在沙滩地上建高楼一样,最终会因为楼基不稳固而导致大楼倒塌,这也是很多学佛人学到最后开始不相信佛法的原因。他从开始是从相上学佛,把学佛等同于和佛菩萨做交易,我按照你说的去做,我供养,我布施,我诵经,我念咒,可是一旦出了不符合我心意的事情,因果理论没有深信,最后这个人就会因烦恼心升起而不再学佛。

“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把这个道理从学佛之初就放在心上,同时通过修自己的心去开始改变,这才是学佛的捷径。

2、去习气、化秉性

人有三性,人用什么性,得什么果。三性为:佛性,习性,禀性。

佛性:纯善的,万善的,只见人好,不见人坏,大智慧的。

习性:习性是洗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善人在一起容易做善事,跟恶人在一起,容易做恶事。

禀性:是我们生生世世业力以及祖先业力信息的总集,表现为怒恨怨恼烦。

以禀性用事的人,遇事喜欢发脾气,看人都是坏人,只有自己最好,遮障天性的纯善与智慧,主贱;

以习性用事的人,如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主富;反之,主贫。我们古代有句话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就是这个道理,各位切记:“百善孝当先,万恶淫为首,禀性(脾气)又是万恶之源”,孝敬的人,莫不富裕;邪淫的人,即使前世福报大,福报也会很快消耗掉的。我们要和没有脾气、善于自律的成功人士交朋友。

以佛性用事的人,只见人好,人人都有优点,唯有自己缺点最多,天天在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经常赞美他人,与人为善,每天都在不断完善自己,每天都在进步,主贵。到了自净其意的程度,则贵不可言,这就是佛。

所以,贫贱富贵,皆为自己的选择,怨不得别人。

学佛的首要就是要化秉性,去习性,圆满佛性。

一个没有化秉性的人学佛,即便他学习了很多年,可能功夫会很深,道理会懂得很多,因为秉性的缘故,他会怒、恨、怨、恼、烦,那么就会出现“火烧功德林”的现象,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顺、违缘、障碍。因为秉性作怪,总是发脾气,总是怒、恨、怨、恼、烦,即便事相上按照佛陀教义去做,守五戒十善,但是一切唯心造,他的心是不清净的,一旦心起了烦恼,这样就又在造业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居士会觉得学佛很久、吃素、念佛、做义工,为什么我还是不顺,我还是烦恼不断的原因。化掉秉性同时学佛,是快速成就的最好路径。

3、皈依三宝

皈依佛、法、僧三宝,这是学佛的必要与先决条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朝山的意义与功德

朝山活动的功德 《华严经》云:宁受地狱苦,但得闻佛名...

星云大师《青年的毛病》

我们时下的佛教青年是否也有毛病?今天就和大家谈一谈...

学佛者应从恭敬三宝开始

学佛者当从恭敬之中求,尤其是对出家师父。为说明此事...

为什么大家见面都说「阿弥陀佛」

问: 为什么大家见面都说阿弥陀佛? 正如法师答: 阿...

证严法师《无声的说法》

无所求的奉献,及为一切众生而修养自己的言语行动,就...

三世因果的道理

中国自古即有善恶因果报应的思想。如《易经》中有积善...

每天都要上香吗,还是心到就可以了?

问: 师父,像我们初学佛法的人,是每天都去上香拜佛...

学佛人须以躬行实践为事

汝既发心皈依,今为汝取法名为德熙。谓以大菩提心,俾...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如何正确看待「烧高香」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喝茶的十个益处

唐代刘贞亮把饮茶的益处表述为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

人家五逆十恶能往生,你为什么不行

一个人会创造广大的功德,不是一生造成的,你只是今生...

【推荐】施食只会有功德,不会有任何风险,有佛经为据

施食只会有功德,不会有任何风险,有佛经为据: 1、有...

【佛教词典】开题

(一)解释经论之题而说明该经之纲要者,称为开题。如大...

【佛教词典】增不增业

增不增业者:   一、增长业 起造诸业,而令习气增益...

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无门慧开禅师有一首偈,开头两句是:春有百花秋有月,...

惟觉老和尚《吃素与学佛》

修行学佛就是要向佛学习。从身口意开始,学佛的身、学...

剖析现代社会造妄语业之现象

在当今人类的贪欲急剧膨胀的时代,为了获取名利造妄语...

清定上师《心经开示录》

观自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

念《地藏经》想要去做坏事,这是不保护你的

你要依照《地藏经》的意思去修行。有些人念《地藏经》...

再穷的人也能因布施而得福

富贵是用恭敬心布施财物得来的果报。而福大小完全在下...

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

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环境中,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

一切都是我们自作自受

我们看到那么多的经书,里面都是告诉我们觉悟的方法。...

千锤百炼,身心皆益

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则心身...

万德洪名威神不可测量

有些接触净土法门的人听说有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

清代高僧彻悟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我们要介绍给大家的是,净土...

宋仁宗皇帝赞僧赋

夫世间最贵者,莫如舍俗出家。若得为僧,便受人天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