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化解和对治瞋心的方法

2012/07/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瞋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负面心理,通常所说的生气、憎恨、愤怒等都是瞋心的表现。与其他不良心理相比,瞋心的破坏力更强,它不仅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也是使我们在生死轮回中不得解脱的重要原因。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化解和对治瞋心呢?

一、深刻认识和反复思维瞋心的危害

瞋心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负面心理。人被瞋怒控制时既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生活中因愤怒而产生的悲剧比比皆是,令人心痛。要化解和对治瞋心,首先要深刻认识和反复思维瞋心的危害。

1.有损身心健康

当瞋心生起时,首先伤害的是自己。瞋心使内心躁动狂乱,不得安宁。瞋心能破坏心灵的平静与喜悦,并积聚很多负面的能量,对心理健康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瞋心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破坏,因为身心是密切相关的。

2.冲动是魔鬼

当一个人内心充满了瞋恨时,就像是着了魔一样。凡是因瞋心而产生的任何言语或行为,都是一种非理性的盲目冲动,往往带有很强的攻击性和危害性。生活中很多悲剧都是因为一时的冲动而造成的,结果自然是追悔莫及。瞋心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伤害、结下怨仇,乃至争斗不休。

3.火烧功德林

瞋心的破坏性极大,它不但能给现实人生带来很大的痛苦,而且还会破坏我们过去所累积的善业功德。瞋心不仅能导致未来痛苦的果报,也大大延缓修道的进程。尤其是对一个发了菩提心的菩萨生起瞋心,后果更加严重。因此,切不可掉以轻心。

二、分析瞋心生起的因素

为什么会生起瞋心呢?生起瞋心的因素有哪些呢?正确认识这些因素,对于化解和对治瞋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否则,我们就会舍本逐末,抓不住要领和核心。

1.外在的刺激事件

外在的刺激事件是引发瞋心生起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因素。但外在的人或事,只是引发瞋心的一个诱因,并不是真正的内在原因,它只是瞋心生起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根本的因素。

2.错误的态度与看法

引发瞋心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对这个事件的错误态度和看法。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为什么有的人很生气,有的人不怎么生气,甚至有的人根本就不生气呢?这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事件的态度、观念与看法不一样,所以这是一个关键因素。

3.内在瞋恨的种子

瞋心生起的第三个重要因素,是个人内在瞋恨的种子。如果没有这个种子的话,你是不会生气的。这个瞋恨的种子早就根植于我们的内心深处,是我们自己无始以来不断培养起来的。每一次生气与愤怒,都会进一步强化这个瞋恨的种子。

瞋心生起的这三个因素,是缺一不可的。外在的诱因只是一个导火线,根源是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瞋恨的种子,还有你对所发生事件的错误态度、看法以及歪曲的认知模式。因此,我们不能总是从外面去找理由,如果我们无法改变别人和环境,那就改变自己吧。

三、培养正念、保持觉知

随时随地觉察自己的心念,不断强化正念与觉知的能力,是对治愤怒的重要方法。当然,这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勇气、毅力与信心。

1.敏锐觉察

要化解和对治瞋心,必须不断训练和培养自己敏锐的觉察力。首先,在瞋心还没有真正生起或即将生起时,就要提高你的专注力,注意内心的感受和身体的反应,尽力将瞋心控制在萌芽状态。其次,如果瞋心已经生起了,就要及时对它保持正念与觉知。如果生气时你能清楚地觉察到自己正在生气,怒火就不会越烧越旺。

2.不迎不拒

对于已经生起的瞋心,基本的态度就是“不迎不拒”。所谓“不迎”,就是不迎合、不放纵、不强化,否则,瞋心就会进一步增强。所谓“不拒”,就是不过分压制、不逃避现实。你必须面对它,要接纳并承认瞋心已经生起这个现实。如果你否定它、排斥它,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让问题变得更复杂、更糟糕。

3.深观无我

如果你不断训练自己的正念与觉知,就会发现,瞋恨也是无常变化的,它只是各种因缘和合的结果,它本身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实在。继续深入观察,你将会认识到,其实根本就没有一个所谓真实的“我”在瞋恨,也没有一个你所认为的那么实在的瞋恨对象。如果能在这方面不断努力,你就开始从瞋恨的负面心理中解脱出来,从而走向生命的觉醒。

四、修习忍辱、激发慈悲

佛陀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可能用仇恨来解决仇恨,仇恨只能用慈爱来止息。因此,忍辱与慈悲是极为重要的修行。

(一)如何面对批评和伤害你的人

1.客观对待批评

如果他人对你的批评是合情合理的,那你就要虚心地接受,并要发自内心的感激他。因为真心指出你问题的人其实是很难得的良师益友。当然,如果他人的批评是出于误解或恶意的攻击,那就需要耐心面对、冷静处理。无论如何,生气与愤怒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同时要认识到,你之所以对他人的言语耿耿于怀、无法忍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你将他人的言语看得太实在。

2.他人是身不由己的

当你觉得受到了他人的伤害而无法忍受时,一定要仔细想一想:是他人真心要伤害我吗?如果你深入分析下去就会发现:他人并不是真心要这么做,而是受到内心负面情绪和错误想法的控制与束缚而身不由己的,他本身是无能为力、不能自主的。而且,他必然要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如果你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慈悲之心就会油然而生。

3.深信因果业报

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无缘无故的事,因果业报是真实不虚的。如果你能真心相信因果,真心接受业力法则,你就不会生气和抱怨,而是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如果你能停止抱怨和瞋恨,怨结就开始松绑,过去恶业的果报就到此了结。相反,如果你继续瞋恨、愤怒,结果必定是两败俱伤、痛苦不堪,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

4.思维伤害你的人对于修行的意义

一个真正修行的人,不但不回避问题与痛苦,而且他会善加利用。一方面,他认识到忍耐他人的伤害而不报复,可以消除业障,因而会真心接受。另一方面,他会这么想,那些给他制造麻烦的人,其实是给自己提供了一个修行忍辱的难得机会,也是对自己修行的一种考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应该感激那些伤害你的人。

5.反观自心、换位思考

当受到他人伤害时,你还要学会反观自心、自我检讨,是不是我哪些方面做得不对?不能一味地责怪和抱怨他人,更不能以牙还牙。同时,也要站在他人的角度想一想,如果我是他,会怎么样呢?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心态会大不一样。

(二)如何面对逆境和痛苦

通常,我们对于痛苦,习惯的反应就是抵触与排斥,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总觉得痛苦是不好的,是没有意义的。而这种错误的观念和态度本身又会导致痛苦。因此,调整看待痛苦的心态、思维痛苦对于自我成长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1.调整看待痛苦的心态

如何调整看待痛苦的心态呢?简单说,就是面对痛苦与逆境不要再习惯性的排斥、抱怨、瞋恨。应该这么想,如果问题能够解决,就更根本没有必要生气,假若已经无法解决,就只能坦然接受,因为,生气不但不能解决问题,无济于事,相反会让问题更糟糕。另一方面,你应该提醒自己,人的忍耐力是慢慢培养起来的,如果一个人太脆弱,一点小小的痛苦都忍受不了,忍耐力就会逐渐降低,遇到大的痛苦就更无法承受了。

2.思维痛苦的意义

痛苦,无论是对于人的自我成长,还是对于佛法的修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很多人都是在经历某种痛苦之后开始走向生命的觉醒之道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痛苦其实是生命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么,痛苦的意义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痛苦可以引发出离心

你一再经历痛苦,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你把这个无常的世间抓得太紧。你太执著于生命中的人和事,把一切看得太实在。痛苦,会让你变得更清醒,更有自知之明。痛苦,让你懂得感恩,学会放下。

(2)痛苦可以降伏傲慢心

痛苦也是对治傲慢的良药。经历和体验痛苦,能让你学会反思,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与他人。痛苦,可以让你变得谦卑、柔和,不再自命清高、目中无人。

(3)痛苦可以引生惭愧心

根据因果业报的自然法则,一切的痛苦都是自己错误行为的结果。如果你能真正认识并发自内心的接受这一点,面对痛苦,你就不会抱怨,而是发自内心的接受,进而你会生起真诚的惭愧与忏悔之心,知错改过、积极行善。

(4)痛苦可以激发慈悲心

痛苦也是激发我们慈悲心的重要因素。只有你深刻体验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种种痛苦,你才会进一步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地想到他人的痛苦,并会生起强烈希望要帮助他人脱离痛苦的愿望。我们有时太关注了自己的痛苦,而忽视了他人的痛苦,一旦你能将立足点从自己转向他人,慈悲的种子就在你内心生根发芽了。

(三)如何化瞋怒为慈悲

1.离苦得乐是众生的共同愿望

虽然众生千差万别,但所有的众生的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离苦得乐。每一众生都希望获得快乐、远离痛苦。虽然如此,但由于无明与烦恼,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我们都不想要痛苦,却往往种下痛苦的种子。如果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慢慢平息心中的瞋恨,对众生生起慈悲之心。

2.轮回中我们都是亲人

在无尽的生死轮回中,每一个众生都与我们有过密切的关系,轮回中我们都是亲人。而且,众生因为迷惑与烦恼而造下种种恶业,结果必然是痛苦。我们怎么能忍心呢?生命本来已经充满了种种痛苦,为什么还要瞋恨,继续给他人带来痛苦呢?

3.人人都要面对无常与死亡

假如你还是无法控制内心的瞋恨,就认真思维无常与死亡吧。生命一直在无常变化中,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死亡的到来。想象一下,当一个人正躺在临终的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时候,你的内心是何种感受?如果你能时常忆念人人都必然要面对无常与死亡,慈悲之花就会在你的内心绽放。

结语

以上从四个方面简要分析和说明了佛法是如何化解和对治瞋心的。即:深刻认识和反复思维瞋心的危害;分析瞋心生起的因素;培养正念、保持觉知;修习忍辱、激发慈悲。但要真正彻底地对治瞋心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要有耐心、有毅力,更要有勇气与信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推荐】多一份理解与宽容,少一份暴躁与气恼

美国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项实验:他们把生气人的血液中...

星云大师《佛教的财富观》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们: 记得不久前,在南部的高...

护心勿起瞋

佛陀住世时,众僧日中一食,托钵化缘毕,或在山林间经...

为何越念佛,烦恼脾气越大

问: 弟子有一些疑惑,为何弟子越是拼命念佛,烦恼越...

一天到晚起嗔心,你拜忏的功德一点都没有

有时候,人的嗔恨心来了,什么都不顾了,他的财富都不...

用观念和方法来调整情绪

现代很流行讲EQ,身为宗教师,我并不太懂什么叫做EQ,...

四种念佛的方法

净土往生的因行,各祖师所强调者虽有不同,但多以信愿...

古来大德的念佛法

释怀感的暗室厉声念佛 释怀感初习法相宗,后遇善导大师...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参禅如何起疑情看话头

参禅用功这一法,首先要明白道理,这个道理呢,就是路...

学佛有了目标,是不是也是一种执着呢

问: 平时有人说,做人需要有理想、信念和目标,学佛...

经商与学佛

平常人看得学佛是很难,往往听人讲究佛学,以为我未讲...

「半」的处世哲学

明末清初的硕学鸿儒李密庵,有一首《半半歌》 看破浮...

【佛教词典】别相三观

(名数)别教所明之三观。以空假中隔历而不融合故也。...

【佛教词典】兴世

指佛之出世。诸佛出现于世间成佛,随机示现生灭大法,...

阿弥陀佛可以给你加持,但不能改变你的思想

诸位!阿弥陀佛可以给你很大的加持,但是我要提醒大家...

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

问: 师父晚上好,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了脱生死,家...

圣严法师:老化是自然现象

一般人以为「生」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其实「生」是一...

让自己成为快乐又智慧的人

有智慧的人生活过得很快乐,缺少智慧的人生活过得很不...

佛教徒快乐的秘诀

大乘菩萨行的安乐行,不但要自己求安乐,还要所有的众...

圣严法师《认识自己才能有所成长》

从自我肯定、自我提升,到自我消融,是从自我到无我的...

作佛形像的功德

佛言:天下人作佛形像者,其后世所生处,眼目净洁,面...

我们执着的只是心中的假相

佛陀把五阴的相貌讲出来,让我们提高警觉。五阴的真实...

如何超度过去所造的杀业

如果以前有过杀业的话,拜八十八佛,或者持《大悲咒》...

你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空闲时,我曾经帮助一家心理机构做过问卷调查。问卷上...

妄起即觉,觉即妄离

话头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间内外,亦在中间...

把握时间付出良能,发挥生命价值

人的一生中,年少力壮只有一回;若想有再一次的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