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若能心自在,虽住生死界,实同出生死

圣严法师  2011/11/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很少人能够在面对生离死别时若无其事,以我自己来说,当我在1988年回俗家探亲,虽然已经出家几十载了,可是一见到父母的坟墓,还是会忍不住留下眼泪。

照理来说,出家人应该不受俗情牵绊,但是值此情景,如果一点感动都没有,那就不是人了。但我也不会嚎啕大哭、不会怨天尤人说:「爸妈啊!你们为什么去得这么早啊!」

佛陀虽然已经成了佛,他还是到天上去探望已故的母亲;并且也回故乡料理父亲的后事,这是在生死之间的一种亲情流露。

要一般人在生离死别的当下看破死亡,是很残忍的事;毕竟亲人故去总还是很舍不得的,不可能像花开花谢一样没有感觉。

佛法告诉我们「无常」是一个事实,虽然自己与亲人什么时候会死不知道,但只要心理随时都有准备,当无常来时,就不会觉得太过突然。

若能心得自在,离贪、离瞋、离无明烦恼,虽住生死界,实同出生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面对生死,舍身就能欢喜解脱吗

最近,一段关于安乐死的家庭录像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没...

习气不除无出生死分

习气不除,无出生死分。然习气熏染,非一朝一夕之故,...

以死亡和衰败做为禅修对象

如果在家生活是最适合修行的话,佛陀就不会叫我们出家...

世间的一切成就都是无常的

我一生看过许许多多纷纷扰扰的事情。这么多年轻人死了...

彻底死绝「偷心」,了脱生死才有指望

在这条漫长、艰辛的修学路上,有时候往往虽经别人提醒...

阎王的感叹

有个事业有成的年轻人,正值壮盛之年,却被黑白无常带...

在地下入定七八年, 生死却仍未了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金山的寺院上香,当时是一个下大...

死亡犹如搬家

死亡像什么呢?等于我们搬家一样。我们这一生搬家搬得...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圣严法师《放松身心的妙方》

有些人以唱卡拉OK、跳舞、喝酒、飙车、开车兜风、钓...

如何锻炼我们的心

今天讲的题目是「锻炼心」,也就是讨论怎么来锻炼我们...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坐的基础

静坐对我们的身心都有好处。它能促进身体的健康及心理...

勿让「慢心」成为彼此的负担

人几乎都有自负、自满的心,佛教称之为慢心,也就是自...

【佛教词典】外识

【外识】 p0492 集异门论十一卷十一页云:云何外识?答...

【佛教词典】独与女人露地坐戒犯缘

亦名:与女人露坐戒犯缘 子题:见屏、闻屏 行事钞·随...

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该怎么办

问: 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身口意各方面都守不住,怎...

治好丫环的乌龟

别忘了在煮之前把乌龟擦干净,程家的人出门办事前说,...

往生者病重时与命终之后助念有何区别

问: 请问助念的问题,往生者病重期间与命终之后助念...

打猎的果报

隔壁的刘某吆三喝四,呼朋唤友,赌牌下馆子,拉帮结派...

【推荐】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第一种,就是不孝父母。 如...

为什么要我面对这宿命

问: 请问法师,从我出生,爸爸就不要我,不养我,那...

传授八关斋戒开示

归依三宝是信佛的开始,信佛的入门; 五戒十善,才是实...

定时定量定课坚持不断

从现象上来讲,从缘起上来讲,就是因为我们以前没有修...

为什么有些人越用功烦恼越重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说:有些人他愈用功,佛念得愈多...

学佛者,可以把烦恼减少一点

人生烦恼的事真的很多,不过,我们学佛者,可以把烦恼...

临命终是业力激发的时候

从今生的角度来看,我们今生造了很多的业,那么到底什...

要看淡权位

权位,只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塔,海浪一来,就垮了,连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