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星云大师《君子的风度》

星云法师  2010/06/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社会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君子”,一种是“小人”。怎样的人才是“君子”?君子行事光明正大、诚而有信,能够成人之美,也常常雪中送炭。《佛光菜根谭》说:“君子能用忍耐的力量处众,担当的力量负责,亲和的力量待人,禅定的力量安心。”除此,君子的特性还有四点:

第一、遇到横逆来而不怒:一般人在受了冤屈、侮辱时,常常表现得暴跳如雷。但做一个君子,当他遭遇到一些事故、横逆时,虽然也会觉得不称心、不如意;不过他不会表现在外面,他能够接受、反省、担当、处理,甚至将之视为“当然的”逆增上缘。如富楼那尊者赴蛮荒地区布教,虽遭野蛮迫害却能谦冲自省,而甘之如饴,不减弘法悲愿。

第二、遇到变故起而不惊:我们在世间求生存,对外必须忍受自然环境的困难与考验,内心也必须面对生离死别、忧悲苦恼的试炼。身为君子,当他遇到变故时,不会恐慌、惊惧,因为他平时遵守纲常纪律,待人处世慈悲正直,而且能以超然的智能,见到因缘的生灭无生与世间实相。因此一旦变故来了,他能起而不惊,临危不乱,不会因险遇而改变心情,时时泰然自若,显现出处变不惊、庄敬自强的气度。

第三、遇到非常谤而不辩:君子遇到非常的事情,如别人突然毁谤他、打击他,他都能谤而不辩,因为他明白“是非以不辩为明”,不辩才能止谤,如果辩解,反而“愈描愈黑”;谤而不辩才是君子之风。

第四、遇到苦事做而不怨:君子不论从事多辛苦、多困难的工作,都能任劳任怨、做而不怨,他不会发牢骚,更不会怨恨。因为他深知“先耕耘而后有收获”的因果,而能够“吃苦当作吃补”。他不但从血汗、劳务或人所不欲的委屈忍耐中,点滴累积个人的福德因缘,也因广结善缘而成就了自他两利、福国济人的事业。

一个君子、一个能干的人,他对于人间的各种好和不好,幸与不幸的事情,不会有太大的起伏与拣择,因为他能明白因果,具有正知正见的智能。所谓“君子的风度”有四点:

第—、遇到横逆来而不怒,

第二、遇到变故起而不惊,

第三、遇到非常谤而不辩,

第四、遇到苦事做而不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世之好高务胜者,每每皆成弄巧成拙

【原文】 须知净土法门,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宗旨。世...

如何与佛愿相应

佛,梵语具云佛陀,译为觉者。觉悟了人生宇宙真理实相...

天人福报极大,为什么不能修行

问: 天人福报极大,为什么不能修行? 答: 天又分色界...

你得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 生老病死苦,这四...

为什么要修般若波罗蜜

在修波罗蜜之前,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修般若波罗蜜。 《...

修行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毛病多多

问: 弟子修行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毛病多多,是否业障...

找到自己契机的法门来修学

我们在修学大乘佛法的过程当中要掌握一个原则,站在佛...

憨山大师醒世歌

红尘白浪两茫茫 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 终...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四个层次的生命

生命,是结合宇宙万物所共成的,但是每一个人的生命,...

皈依的意义

皈依是皈投依靠的意思,也含有救济、救护之义。三皈依...

星云大师《聪明的争议》

聪明好不好?聪明人人希望,人人所求,怎可以说聪明不...

人的贫富贵贱,到底是由谁来主宰

问: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天生聪明,家世显赫,富...

【佛教词典】所治不善

【所治不善】 p0740   集论二卷十页云:何等所治不善...

【佛教词典】济度方便

(术语)方便为方法便宜之义。即所谓手段。佛救济众生...

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作种种事业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

任何境界都不能住,一住就是生死

欲界、色界、无色界都在当下一念。任何境界都不能住,...

物质需求与精神生活

外出朝山,行走于东北乡间小道上。一老农肩挑重担,迎...

正因为向外贪求,才把本来佛遗失掉

我们众生向外贪著、妄想执著这一切事物,在这一切事物...

念佛总是进进退退怎么办

问: 我非常相信极乐世界有尊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可...

慧律法师《改变自己》

佛陀说:“我们要改变自己,有能力才去改变别人。”儒...

广钦老和尚对出家弟子之开示--放下俗情,提起愿力

如果情执未断,嘴里念佛,念念还是堕娑婆。但如至诚恳...

临终助念的方式

人在世间,如自己平时尚未修行到生死自主的程度,或根...

「从生至生」是什么含义

问: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有这样一段经文:二人...

乘愿再来是化身还是胎生

问: 乘愿再来的菩萨是化身,还是胎生?如果是胎生,...

【推荐】杨满爹捕蛇的恶报

父亲年轻时想学捕蛇与蛇伤治疗,他找了位师傅,人称杨...

四依法之「依义不依语」

前面讲过第一依法不依人,现在来看看第二依义不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