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与佛愿相应

传印长老  2015/08/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与佛愿相应

佛,梵语具云佛陀,译为觉者。觉悟了人生宇宙真理实相、具有大智慧的人,不是神仙。我们熟知的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出生于公元前五六五年,入灭于公元前四八六年,虚岁八十。释迦:意为能仁;牟尼:意为寂默。释迦牟尼佛,即释迦族的圣人。

佛并非高不可攀。《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因此说,佛性是一切众生永不变异的且能够觉悟成佛之性。佛法是平等的,人人可以成佛,人人应该成佛。“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日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吾等凡夫众生与释迦牟尼佛一样,都是拥有“明珠”的人,关键看我们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充分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以坚强的意志,遵循释迦牟尼佛经过觉悟所发现的人生宇宙真理实相的规律去做,改造自己。这个规律便是“缘起性空”与“因果相续”。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现前一念灵知的精神活动在主宰着自己。就是这个现前一念心性活动——为善为恶、为公为私等等,首先是发端于心念,其次是付诸行为活动;这便是每个人缔造自己人生的出发点,同时也是自己安身立命的落脚点。于日常生活中,一念心起,名曰“缘起”,在个人的精神世界里,如同投下一粒种子,叫作因。

有因则必定有果,如人们所熟知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谓性空,是说这种因果相招、纤毫不爽的力量不是任何个人的主观意志所能主宰它、左右它,名曰“无我”。因果定律,法尔如是,即使是三世诸佛也无能改易,诸佛正是遵循这一规律修证成佛,教化众生,也无非是宣示这一规律,劝导人们遵循这一规律去做,别无他法。

落实到当下,我们就要把自私自利、贪瞋痴慢的心逐步收敛,对于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放下一些,时时观照并提醒自己的修养与智慧有没有增长,烦恼有没有平息。逐步做到一分知足,少一点贪婪;多一分关爱,少一点瞋怨;多一分智慧,少一点愚痴;多一分谦虚,少一点傲慢;多一分包容,少一点自私;多一分感恩,少一点不满。这样,开始实践慈悲智慧、平等圆满的释迦牟尼佛的教诲,锲而不舍,日久功深,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将一句“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放在胸中,净念相继,与佛愿相应,万善同归,庄严净土,便是最终的安身立命之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学佛人的十八项过失

(一) 为了成就世间法而息隐住山,乃学佛人之过失。 ...

生命的原理:依报与正报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生命的原理,叫做依报随着正报转。...

觉悟不能代替

临济禅师将圆寂时,曾开示弟子道:我入灭后,你们不可...

唯在真心实行,为出生死之要

佛祖教人,唯在真心实行,为出生死之要。心真则凡所动...

星云大师《青年之病》

各位同学: 刚刚下了一场大雨,新建的西来泉挡土墙工...

弘一大师《改习惯》

吾人因多生以来之夙习,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环境之熏染,...

【推荐】六个方法可以忏除过去和现在所造的罪业

无始以来我们造了无数的业,逐一受报,什么时候才能成...

有四种供养因缘,使僧众心生贪爱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道证法师:检讨修正自己的菩提心

讲到菩提心,净土宗祖师省庵大师有一篇《劝发菩提心文...

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

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呢

问: 师父,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呢? 慧广法...

勿使「菩萨」的真意义埋没

一般人都指定庵堂庙宇的偶像为菩萨,从事烧香、礼拜、...

【佛教词典】一界

(术语)一世界也。楞严经一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

【佛教词典】十二真如

又名十二无为,即真如的十二种别名。   一、真如,即...

「舍」这个字是很难的

舍这一个字是很难的,不管是善法,或者是什么东西,我...

六根之相是生灭的影像,没有真实的体性

我们再看第二段,破异。异就是彼此不同体。 若此见精,...

佛法宇宙观之四大部洲

这次我们再打通了整个欲界来讲,咱们作为人,在四土的...

净业助行,培福载道

净宗以信愿持名为宗,以往生西方净土为趣。念佛法门虽...

舍弃悭吝

一位大财主名叫提婆,为人刻薄、爱财如命,不但多方聚...

中国僧服知多少

剃除须发,身著染衣是佛教僧侣最显著的标志 剃除须发...

佛门女众之楷模

佛门女众之楷模(一):龙女成佛 菩萨敬仰 灵鹫山上 龙...

日常所有的障碍,都当做临终模拟考

我觉得,一个人到了五十五岁,你日常生活就是一个战场...

心正一切正,心邪一切邪

《法句经》中有两个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小...

生活原本没有痛苦

法国记录片《微观世界》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一只屎壳...

在观想的过程中,生命产生了两道力量

我们要知道,在观想过程当中,当你起观,不管是观极乐...

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

有关因果报应的道理,在佛法里面可以说是「老生常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