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宣化上人  2011/06/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你想要成佛,先要断无明。这无明也就是生出见、思的烦恼。想要断这个见、思的烦恼,先要断无明。无明就是事情发生,你不懂,你不明白,这叫无明。好像人的生死,就是由情爱使人生死。你想要没有情爱,就先要破无明;无明一破,你的见惑和思惑,也就都没有了。

这无明是生死的根本,你想要断无明,了生死的根本,就是《金刚经》上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什么啊?无所住这个情爱;你不住到情上,不住到爱上,你去欲断爱,生死就了。

修行、学习佛法,首先要把应无所住这个心再生出来。不住,就是不住于情,不住于爱。你要是住到情上,住到爱上,这就是无明,也就是生死。你不住于情,不住于爱,不住于有,不住于空,这就是中道。中道并不是没有“有”,也不是离了空,也不是另外在情爱外边,再找出来一部份;就是在这个上边,就能把它变过来。你变情和爱成为真正的般若智慧,这就是“觉”;你要是不变过来,这就是“迷”。迷和觉,就是一转身的功夫。你只要能转过身来,所谓“回头转面”,你一回头就是。

所以中国有一句话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你若能回头,这就是涅槃,也就是彼岸。你要是不回头,恣情纵欲,任着情爱去跑,愈跑愈远,就是愈迷愈深;但是虽然深远,你只要能一转身,这就是顿悟。顿悟就是觉,你能觉,就是佛,你就成佛了。

说:“那我成佛,没有工作了,怎么办呢?就坐那儿,等着人给我烧香叩头,这我觉得没有什么意思。”那你可以再来做众生啊!再来做众生,和众生做朋友,你度众生都去成佛。成佛虽然说是没有意思,但是他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有个鬼,不愿做人,说:“我今做鬼三千秋,也无烦恼也无愁;生公叫我为人去,只恐为人不到头。”那个鬼虽然没有烦恼,没有愁,但他是属阴,佛是属阳的。佛好像太阳光,鬼虽然是没有烦恼,没有愁,他尽是在晚间出现的。所以你好好算一算,你是愿意做鬼啊?是愿意做佛?愿意做鬼,有情爱不要紧的;愿意做佛,就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三法印之诸法无我

我们凡夫的心有两种攀缘,第一个,攀缘外境。第二个,...

为什么爱到后来都是苦

爱情的真谛是自私的,我爱自己所以才爱你,你适合我所...

【推荐】不在烦恼摄受范围的执着是贪吗

问: 我们做事情,如果所执着的事情,不在烦恼的摄受...

梦参老和尚《我在哪里》

朱建民校长致辞: 老和尚、仁隐董事长、修慈董事长、...

以无我的智慧观察正报身心

就着我们正报的身心来观察,在正报的身心当中,先观察...

信愿的力量要敌过贪恋尘劳的爱力

只要将猛,不怕贼强。若果希求心切,系念心专,则贪恋...

「我执」让我和老公渐行渐远

昨天早上,一纸离婚协议书,把我的婚姻带到了迷茫的境...

修行务必去除执着

我们所用的任何方法,无非使我们本具的心性凸显出来,...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宣化上人:真正的布施

布施而不着到布施之相,这才是真正的布施。着相的布施...

烧香拜佛不是交保护费

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这么一种佛教徒,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

唯有成佛才是真孝

讲起孝道,有的人一听到这样讲,就想:我要回家孝顺我...

宣化上人:至诚念大悲咒灭淫欲火除邪心

末法时代,诸恶充满,这五浊恶世就乱糟糟的,佛法也灭...

【佛教词典】优婆塞

亦名:邬波塞迦、善宿、清信士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

【佛教词典】坚实心合掌

(术语)十二合掌之第一。大日经疏十三曰:第一合掌,...

修学净土难相应的原因何在

我们想求生极乐世界,前行也是数数闻思净土经论。比如...

为善福随,为恶祸追

在释迦牟尼佛驻锡舍卫国弘法的时期,国中有一位名叫兜...

为自己想,更要为别人想

佛光禅师为了推动佛教的发展,创办了许多佛教的事业,...

香花与臭鱼

在佛经中说到一段譬喻,一群捕鱼之人,一天,卖鱼以后...

五种可随时随地修行的方法

下面是我想得到的几种随时随地可行的办法。每个人因为...

观一切法即空,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如来之藏,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随拈一法,无非法界。...

超度的含义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为救度亡灵,使其超脱苦难,请僧尼为...

莲池大师《七笔勾》浅析

一、五色封章一笔勾 【原文】恩重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

关于施食的看法

关于施食的看法许多师兄因为害怕鬼神,不敢施食,甚至...

莲池大师论出家与在家

莲池大师(1535-1615),字佛慧,自号莲池。俗姓沈,浙江...

顺治皇帝出家的故事

明末有位老僧,在峨嵋山高峰结茅庵隐居。老僧终年不下...

凡事推因验果,皆可论及过去与未来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有人爱拿自己的长处去揭别人的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