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贤哲比丘具足九法

2016/11/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贤哲比丘具足九法

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天世尊对比丘众开示:

孔雀鸟具足九法。是哪九种呢?孔雀鸟外貌端正,声音清澈,行步有次序,知道时节而行,饮食也知节制,常念知足,意念不散乱,不贪多睡眠,少欲且知往返之道。比丘们!孔雀鸟具足此九法,贤哲比丘也同样具足成就九法。是哪九种呢?贤善比丘相貌端正,音声响彻,行步威仪庠序,知时节而行,饮食知节度,常念知足,意念不散乱,不贪着睡眠,少欲且知所进退。

何以说贤善比丘相貌端正呢?因为比丘出入行来,进止合宜,不会失去分寸。这样的贤善比丘可谓相貌端正。

何以说比丘音声响彻呢?比丘善于分别佛法义理,清楚明白无有错解。这样的比丘可谓音声响彻。

何以说比丘行步庠序呢?比丘知道时节而行,不会失其次第,更能明白应该讽诵时,便知道要讽诵;可以学习时,便知道要学习;应当静默时便知道要静默;可以起行时便知何时该起行。这样的比丘,可谓动静合宜、知于时节。

如何说比丘是知时节因缘而行呢?比丘应当往行时便往行,应当住止时便住止,随顺因缘听受佛法,这样的比丘可谓知道时节而行。

怎么说比丘饮食知节度呢?比丘对于居士的供养有所余者,便与其他比丘共分,不会吝惜所有,这样的比丘就是饮食知道节度。

如何说比丘少于睡眠呢?比丘于初夜时,心常清明、醒悟,修习三十七道品法,无有遗漏,恒常经行思惟佛法,正念卧觉,使意念清净;中夜时思惟深奥法义,至后夜时,以右胁卧地,双脚相叠,作光明之想,醒寤后再起来经行,以清净其意念。这样的比丘可谓少于睡眠。

如何说比丘少欲、知所进退呢?比丘奉事三宝、尊敬师长。这样的比丘即是少欲且知所进退。贤善比丘成就此九法,对于这九法,你们应当经常忆念并依此修行。比丘们!应当如是学习。

诸比丘听佛开示后,皆生欢喜心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众生居品第四十四(四)》

省思:

经典中记载,世尊往昔为太子时,见一沙门“威仪整肃,行步徐庠,直视一寻,不观左右,执心持行”,便发出离之心。修行之人威仪具足,也可度化众生,令发菩提心。故事中,世尊以孔雀为譬喻,教示诸比丘们,除了严持净戒之外,还须具足佛所开示之九法,以成为贤哲比丘自许。我等学道之人,应当依佛所教,如是学习,以清净的身口意摄化有缘众生,使其皆能清净自心,深获法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陀为什么要施设种种方便法门

佛陀的说法有三个主题:第一个,先说明说法的内容;再...

坏人可不可以度

小和尚满怀疑惑地去见师傅: 师傅!您说好人坏人都可...

菩萨的化身

菩萨是什么样子呢?菩萨就供在庙堂,是不是就长这样呢...

如何度化家人

问: 如何度化家人? 慧律法师答: 从你的行为做起:...

九界同归,修行人最后的归宿

好,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呢我们来到佛顶山,给大...

详解佛教《四威仪》偈语

佛教《四威仪偈》是自古以来在佛门中广为游行的讲述行...

不犯威仪,小小戒都要护持

不犯威仪,这种持戒的意识,不仅对那些重戒要去受持,...

净土宗弘法的道次第

民间弘法是目前佛教界的当务之急,文革法难之后,佛法...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注音版】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无倒乱第一的离婆多尊者

星宿尊者,无倒乱第一。 这个星宿就叫离婆多。他的这个...

精诚的道心

有一位修行人自小不曾娶妻,父母双亡后,更是抛家散财...

慧远大师三十年迹不入俗

净土宗祖师在信愿行方面的理论积累和实践上,给我们提...

佛陀灭火的因缘

失火了!失火了! 盛大的狂欢酒宴中, 全村人从迷醉中...

【佛教词典】商羯罗

(物名)外道祭祀所用之骨锁也。又作赏迦罗?a?kara。译...

【佛教词典】眷属

梵语 parivāra,巴利语同。眷为亲爱,属为隶属,指亲...

未成佛前,要先结人缘

佛能不能度众生,众生能不能被度,这其中的关键就是看...

净界法师:什么是临终正念

不是说临终不打妄想,不是这个意思;是说临终妄想生起...

清净臭秽,寄此陶炼耳

【原文】 唐道积,蜀人,住益州福感寺。性慈仁,有疠疾...

沦为屠夫的修罗陀比丘

有位修罗陀比丘,初出家抱着坚定心志,日中一食、树下...

让我们生活变得有意义

人生就像读一本书一样,也是有尽头的,光阴飞逝,一晃...

【推荐】平常没什么感觉,临终时你就知道怕了

如果一个人,他对过去的业都没有处理没有处理的意思,...

人类心中的那根刺

有只小鸟问它的母亲,世界上最高级的生灵是什么?母亲...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共有四种:第一、心态不...

南亭和尚《地藏菩萨化度事迹》

地藏菩萨的大悲、大愿,我相信,只要是佛门弟子,没有...

极乐世界离开了八苦

我们展开的生命是在分段生死当中。你看分,分是分限的...

【推荐】临终助念念佛时需注意的几个重要事项

用心照顾,徐徐念佛,切勿狂喊乱叫 如果这个人已经昏沉...

逆境烦恼,最怕你下定决心

一切法的逆境,最怕你下定决心,当你下定决心,这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