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成就十种正法之行

2017/02/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成就十种正法之行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假如有一位国王成就十种恶法,他所统理的国家必定盗贼四起、无法久存。是哪十种呢?国王的性情悭贪,常因小事就起瞋恚心,也不用心观察其中义理,若国王成就此初法,国家一定不能长久,国中盗贼四起。假使国王贪恋财宝,不肯任用贤才,若国王成就此二法,国家则不能长久。再则,这个国王从不接受他人劝谏,个性暴虐无有慈悲,这是第三法,国家也必不长久。第四种法就是国王常冤枉百姓,无理关闭于牢狱中而不释放。若一国之君常行不正当之事,左右辅臣也无正行,就构成第五种法,使国家不得久存。

假如国王远离妻子,却贪爱他人妻女美色,这个国王成就的第六种法,将使国家不得久存。还有,如果国王因为嗜好喝酒不理政事,就成就了第七种法,国家当不得久存。若国王迷恋歌舞戏乐,不理政事,这是第八种原因,国家将不得久存。假若国王常患疾病,身体不强健,这是第九种法,使国家不得久存。最后,若国王不任用忠孝之臣,身边缺乏可靠的亲信与有力的大臣辅佐,若国王具有以上这十种法,国家一定不能长治久安。

同样地,比丘们如果成就十法,无从增益善法功德之本,命终后将堕到地狱受苦。是哪十种呢?如果比丘既不持守戒律,又没有恭敬、谨慎之心,这就成就了初法,将无法成就道业。再则,若比丘不奉行佛陀所教、不信真理,就成就第二之法,不能安住于道。又,假如比丘不信佛法,还常违犯种种戒律,这是第三种因缘,无法安住于道。还有,比丘虽为圣众作务,却常心怀卑慢,不相信对方能够接受教导,这是第四种不善法。又有比丘贪著名闻利养,念念不舍,这是第五种法。

而第六种因素是不肯勤学多闻、不勤加读诵佛经。再者,如果比丘不肯亲近善知识,却与恶知识常随,这是第七种。而第八种原因是只喜欢出坡作务,却不好参禅打坐。第九种原因是沉迷于算数技艺,乐衷于世间俗务,而不习正法。再则,若有比丘贪着不净,不乐修持清净梵行,便成就第十种法。如果比丘具足了这十法,将来必堕三途恶道,不生善道。

相对地,假如国王成就以下的十种善法,国家便能长治久安。是哪十种呢?首先,一国之君不贪着财物、不喜瞋恚,不会因小事就心生怒害。再则,如果国王乐于接受群臣劝谏,不会阻挠他们劝谏言辞,这是第二种法。再则,国王能够常行布施,与民同欢,这是第三种法。依法取得财物,不以非法,这是第四种法。还有,不贪恋他人妻女美色,恒常守护己妻,这是第五种法,让国家得以长治久安。

再则,国王不饮酒,心不放逸荒乱,成就第六种法,便得久治。此外,国王不好戏论,又能降伏外来敌患,成就第七种法,便得久存。再则,国王依法治理教化,无有私心谄曲,这是国家能久存的第八种法。第九种法,就是国王能与大臣们和睦相处,没有争斗。最后,国王无有病患,气力强盛,则是第十种法。假如国王能成就以上十种善法,毫无疑问,国家必能长治久安。

比丘们也是如此,如果能成就以下十法,很快便生天上。是哪十种呢?首先,比丘能持守禁戒,具足戒德,不违犯正法,是谓比丘成就此初法。比丘在如来之处,常怀恭敬,这是第二种法。第三种是信受顺从教法,无有违犯,得生善处。以恭敬心供奉圣众,毫无懈怠,此即成就第四种法。如果有比丘少欲知足,不贪著名闻利养,这便成就第五种法。

第六种法是恒随戒法,不刚愎自用。比丘不著于世间俗务,常喜静坐参禅,这便成就第七种法。再则,比丘能远离人间愦闹,乐在闲静之处,这是成就第八种法。第九种法是不随恶知识,常随善知识。最后,假如比丘常修清净梵行,远离恶法,广学多闻佛法义理,知其次第,如果比丘能成就此十法,很快即能生于善处天界。比丘们!行非法之行当入地狱,所以要常念舍离;十种正法之行,当依教奉行。比丘们!要这样精勤地学习。

当时,比丘们听闻佛陀开示之后,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二·结禁品第四十六(七)》

省思:

国王如果具足十种非法,将导致国家败亡;比丘若行十种非法,能令来世堕入三途。“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佛陀为治国者及修行者,列举十种非法及正法,做为治国及行者努力的方向,“佛法如明灯,能销长夜暗”。远离十种非法,精进十种正法,从因上发精进心、长远心。治国者,国家当长治久安;修行者当速成道业;依之而行,人生步步光明,国家安定,世界和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数息的修行方法

昨天讲到,禅修要做到五个坚持。其中第一个坚持,就是...

【推荐】在生活中积累福报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专精无异念 《华严...

念大悲咒应具有这十种心

有弟子问什么时候可以持大悲咒?行住坐卧随时随地都可...

管理好我们这颗心

有一种内观法门,在座的可能有人参加过。修内观最主要...

星云大师《从古德行谊说到今日吾人修持的态度》

各位法师、各位大德、各位护法居士们: 今天是我们在...

修行必须常行精进

关于精进修行,外道都很强调这一点。有一个修仙道的,...

星云大师:将来要做什么

青少年的时候,同参道友三五成群经常讨论著:「将来要...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人怎样才能够清除自己的欲望

曼谷的西郊有一座寺院,因为地处偏僻,香火一直不旺。...

努力活出自己的生命

在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

聪明的乌龟

在河边的草丛中,有一只乌龟。一天,当它正在美滋滋地...

善巧方便救人于水火

《功过格》里有个公案。有一位固安县的县令叫梅公,你...

【佛教词典】迦叶仙

迦叶,梵名 Kā?yapa。又作迦叶波仙、迦摄波仙。古代印...

【佛教词典】俱舍释论

(书名)阿毗达磨俱舍释论,二十二卷,陈真谛译。旧译...

一位妇产科医生迟到的忏悔

我是一个自医学院毕业就开始从事妇产科工作整整三十年...

永明延寿大师日定108件佛事为常课

延寿大师在常住永明寺期间,常为七众弟子授菩萨戒,日...

有没有享受的命?

生命时刻充满无常。我有个朋友,刚刚发布他升职的消息...

【推荐】修行中的八念法门

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八念法门。 我过去也给大家讲过六...

怎样让生命活得像个生命

在我眼里,生命,是人生的眼珠。 在我心里,生命,是...

所有大成就者或往生人皆是菩萨示现的吗

问:佛未显本前,各声闻等皆由修成,开权后,一切八部...

唐代高僧百丈怀海禅师

佛教传入东土以后,能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生...

斌宗法师《涅槃是什么》

前言 修学佛法最后的归趣在求证涅槃,那么学佛修行的...

龙树菩萨与《华严经》

谈起《华严经》我们还得了解龙树菩萨的功德。龙树菩萨...

碰到紧急关头要记得佛号

念头一起来就是佛号,碰到紧急关头也是这个佛号。这个...

狗转人身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好,各位有缘吉祥。 欢迎大家来到道场白...

生命是赚是赔,你想过吗

对于一件事情,我们总会先考量利害得失后,才决定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