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因缘果报如影随形

2018/02/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因缘果报如影随形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若是造作善业,自然就会受到好的业报,即便得到国王援助之力,仍不如业力所获得的善报,所以应当精勤修习善业。

我曾经听闻,有次忧悦伽王午休时,国王的两个随从,一人站在头前,一人站在脚底,拿着扇子为国王扇风,一边扇风,一边谈论:“我们今天可以在国王身边服侍国王,到底是什么原因?”其中一人说是因为自己业力的关系,另一人则称说是因为王力的关系,所以才有福报得以侍奉国王。两人平日经常听法并善于议论,便说偈言:“如牛厉渡水,导正从亦正,人王立正法,从者亦如是。”

因为两人都认为自己的理由对,辩论声愈来愈高,一人说:“我是因为国王才能活!”另一人则说:“我是因为自己业力而活!”国王因为听到两人争论的声音而醒来,问两位内官说:“为什么说话这么大声?”于是两人就把自己争论的原因告诉国王,虽然国王知道因缘果报之理,但因为仍有我见烦恼,所以对于说因业力而活的随从感到不悦,于是向此人说:“你依附在我的国家生活,还自称是因为自己的业力而活,我今天就要让你试试看,看你是因为谁的力量而活?”

说完后,便往夫人的处所走去,对夫人说:“我今天会派人到你这边,你要打扮庄严如帝释幢夫人,并且要赐与这个人华贵的衣服。”夫人回答:“是的,遵命。”于是国王就派那位称自己是依国王的力量而活的随从,送蒲萄浆去给夫人。派遣此人后,国王心想:“那位称自己是因为自己业力而活的人,现在应该很后悔自己所说的话。”才这么想没多久,那位称自己是依业力而活的随从,穿着好夫人赏赐的衣服来到国王身边。国王见了他,感到很讶异,便问:“是我弄错了,把剩余的蒲萄浆给你拿去送夫人?还是你为了想证明你是依业力而活,而强夺蒲萄浆送去?又或是另一人分享蒲萄浆让你送去?还是因为他惹夫人生气,所以夫人把衣服赏赐给你?”

说完后便对此人说:“因为你自恃依着业力而活,所以我故意不派你去献蒲萄浆给夫人,请告诉我实话,你是如何得到夫人赏赐的衣服?”

随从对国王说:“因为业力得到的。”于是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国王:“那位原先您派遣送蒲萄浆去的人,原本已经准备好奉命要出门了,结果突然流鼻血,所以把蒲萄浆拿给我,要我帮他送过去,于是我就把蒲萄浆送去夫人那边,夫人见了我,就赏赐给我衣服。”

国王听了之后,便说偈言:

“业报如影响,亦如彼庄严,

彼言自业力,此语信不虚。

以听法力故,言说合于理,

彼称业力者,斯言定有验。

我多于己负,彼凭业力胜,

佛说业力强,此语信真实。

佛为善御乘,业力为善哉,

能坏王者力。十方佛世尊,

亦说随业力。汝今倚业力,

用自庄严身,割绝于我力。”

典故摘自:《大庄严论经·卷第十五(七三)》

省思:

古德云:“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佛法也告诉我们:“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吾人所遭遇的一切,皆是自己的业力所感,如响应声,如影随形,绝非从他力所得。

明白了佛法因缘果报之理,就能以正确的知见面对所遭遇的一切,珍惜并肯定自己所获得的,对他人的成就也能随喜赞叹、不心生嫉妒。行者依循佛法的正知见,从因上努力,踏实耕耘福慧心田,将来必能成就圆满庄严的佛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沃尔玛老总的故事

萨姆沃尔顿出身贫寒。他的父亲是一名油漆工。靠着微薄...

圣严法师《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

我曾经遇到一位太太,她不断向我抱怨,说她的儿子因为...

禅修的第一个条件

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

为善福随,为恶祸追

在释迦牟尼佛驻锡舍卫国弘法的时期,国中有一位名叫兜...

相貌丑陋庄严的前因后果

一个人长相很丑陋,来自于什么原因?来自于他瞋恨,有...

三世因果的理解

今天继续探索因果,因为因果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太重要...

你的每个起心动念,对生命都有重要的引导

在大乘佛法当中讲到了这个阿赖耶识缘起。这样的一个缘...

多行善事必有善报

《三字经》中只举了两个教子模范的例子,一个是为子三...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良医病子的譬喻

良医病子的譬喻...

贪欲之心永远也装不满

佛教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会遇到各种烦恼和痛苦,是因为...

只要好好念佛,在哪都一样

那年春天,我与几位师兄到东林寺拜见大安法师,法师正...

盲人的一门心思

那是去年秋天,在家乡同一位朋友散步。他是我小时候那...

【佛教词典】染

【染】 p0877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染者:谓乐着...

【佛教词典】谛

梵语 satya,巴利语 sacca。审实不虚之义。指真实无误...

临终时身不由己,鬼神引你入恶道

《地藏菩萨本愿经》这一段就是说鬼神能使你堕恶道,因...

要生起厌离心,须作七种不净观

对于往生净土的行人来说,他很关心一个问题,就是在家...

黄金贼

一天,佛陀与弟子们在外行化后,准备返回精舍。途中,...

佛法为什么不灵

一个居士问:师父,佛经说念佛诵经可以消灾健康,为什...

弥陀是报佛,极乐是报土

道绰大师直接提出来说极乐世界决定是报土,阿弥陀佛决...

【推荐】12个经典禅意故事

【一】 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

吃素跟忍辱关系很大

【若诸有情,心多懈怠,劝修精进。】 若诸有情,心多懈...

心外有法,生死轮回;心外无法,生死永弃

夫不体道本。没溺生死。处胎卵湿化横竖飞沈之类。于中...

禅宗五家七宗——曹洞宗

曹洞宗宗名之由来 曹洞宗创始人良价(807-869)及其弟...

心理养生--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

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

圣严法师《三宝万世明灯》

三宝,就是佛、法、僧。只要三宝住世,人类就有光明,...

忏悔的前提必须要有惭愧

惭愧和忏悔,是佛弟子的初门,也是很必要的,就是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