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迦旃延尊者为婆罗门除瞋

2023/06/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迦旃延尊者为婆罗门除瞋

昔日,摩诃迦旃延尊者住在古印度阿磐提国的湿摩陀江边,一处名叫猕猴室的石窟中。当时有一位鲁醯遮婆罗门,非常恭敬地侍奉尊者的生活起居,一切都如侍奉阿罗汉之法。

某天尊者着衣持钵到人群中托钵乞食,随后回到石窟,收好衣钵,洗净双足,便进入室内开始禅坐。鲁醯遮有很多年轻的弟子,当时正在附近采集木材,经过尊者的石窟旁,嬉闹地说:“住在这个石窟里的剃发沙门,皮肤黝黑,种姓平贱,并非出身贵族。我们的老师竟然这么恭敬地侍奉他,如侍奉阿罗汉之法一样。”

尊者在石窟里听到这些年轻人说的话,便出言劝阻:“年轻人!年轻人!别再说了。”这些年轻人听了尊者的话,一时不敢再说,但随即又开始讥笑,即使尊者再三劝阻,却仍然不停地议论。

于是,尊者走出石窟对这些年轻人说:“年轻人!你们不要再说了,我现在为你们说法,当仔细聆听。”这些年轻人答说:“好吧!你说,我们洗耳恭听。”这时,尊者便说偈云:

“古昔婆罗门,修习胜妙戒,得生宿命智,娱乐真谛禅,

 常住于慈悲,关闭诸根门,调伏于口过,古昔行如是。

 舍本真实行,而存虚伪事,守族姓放逸,从诸根六境,

 自饿居冢间,三浴诵三典,不守护根门,犹如梦得宝。

 编发衣皮褐,戒盗灰坌身,粗衣以蔽形,执杖持水瓶,

 假形婆罗门,以求于利养。

 善摄护其身,澄净离尘垢,不恼于众生,是道婆罗门。”

这些年轻的婆罗门听后非常生气,怒骂尊者说:“你竟敢毁谤我们的经典、教法,辱骂婆罗门。”于是拿起砍好的木材,跑到老师鲁醯遮婆罗门那里去告状:“老师您知道吗?摩诃迦旃延居然毁谤婆罗门的经典、教法,还辱骂婆罗门!” 鲁醯遮不相信,便对他们说:“年轻人!不要这样说。摩诃迦旃延尊者一向重视戒德,不会毁谤我们的经典、教法、辱骂婆罗门的。”这些年轻人说:“老师如果不信,可以去找尊者问清楚。”

那时,鲁醯遮并不相信这些年轻人的话,于是前去拜访摩诃迦旃延尊者。与尊者互相问候之后,退坐在一旁,便问:“我那些年轻弟子有来过这里吗?”“他们来过这里。”“您有和他们说话吗?”“有,我有跟他们说话。”“是否可以请您把跟他们说过的话,再详尽说给我听?”

于是,尊者就为他详细地解说。鲁醯遮听了以后心里很不高兴,便对尊者说:“我之前还不相信那些年轻人说的话,但现在我觉得您真的在毁谤我教经典、教法,辱骂婆罗门。”沉默了一下,又开口问尊者:“您刚刚说‘门’,到底什么是‘门’?”尊者回答:“善哉!婆罗门!你的问题是如法的,我现在就为你解释什么是‘门’。婆罗门!眼睛就是门,因为能透过它看见外界的色尘;其他耳、鼻、舌、身、意也是门,因为透过它,我们能觉知一切法。”

鲁醯遮听后十分赞叹:“奇哉!摩诃迦旃延尊者!我问什么是门,您就为我解说门的意义。您刚刚又说‘不守护门’,那么什么又是‘不守护门’?”尊者又称赞:“善哉!问得好!你问‘不守护门’的意义,是如法而问,我现在就为你解说什么是‘不守护门’。婆罗门!一般没有智慧的凡夫,眼睛看外在的境界,对美色产生贪爱,心生攀缘执着;对于丑恶的境界,则是生气排拒,不知离于贪爱系缚、断除无明烦恼,乃至身心不得休息,造诸恶行。这都是因为凡夫的心定不下来,因此在根门不能调伏、守护、修习。所有六根对六尘的境界,皆是如此。”

鲁醯遮叹道:“奇哉!摩诃迦旃延尊者!我问什么是不守护门,您就为我解说不守护门的意义。请问,什么又是‘善守护门’呢?”摩诃迦旃延尊者对婆罗门说:“善哉!你能问我‘善守护门’的意义,问得很好。要仔细听,好好地思惟,我现在就为你解说‘善守护门’的意义。有智慧的修行人,眼睛看见外在的境界之后,对美好的境界不生贪爱,心不攀缘执着;对丑恶的境界也不厌恶,心不生烦恼。因为他们恒常收摄,把心安住,如实地明白心当离于贪爱系缚,以智慧断除无明烦恼,所以也就不会造作各种恶法、不善法,从解脱的智慧中得到满足,一切烦恼皆得止息,心也能保持正念,这样就是善于调伏、守护和修习根门。就像眼根对色尘一样,其他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意对法,也是这样去调伏守护。”

鲁醯遮叹道:“奇哉!摩诃迦旃延尊者!我问什么是守护门,您就为我解说守护门的意义。就像有人寻找有毒的药草,却反而得到治病的良药。今天我就是这样,本来很生气地来到这里,您竟以法语滋润我的身心,让我像沐浴在智慧甘露中。”鲁醯遮婆罗门听闻尊者所说的妙法,内心欢喜不已,起座而退。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卷第九》

省思:

宋朝妙普禅师云:“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中军主将能行令,不动干戈治太平。”修行就是在每个当下,守好自己的起心动念,守护根门,莫着六尘,坚住正念,随顺觉性,时刻反省检讨,觉察觉照,处处作主。对好的境界不生贪爱,对坏的境界也不生瞋恚,如此在生活中实践,深化修行,相信日久功深,必能与道相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如果嗔心还在,「美」会受损失

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夺。不忍令速堕恶趣。忍...

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佛遗教经》中讲: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关于...

到寺院若生这么一个心,所有功德全没了

佛所有的道场,特别是末法道场,末法道场,千万可不要...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在此世间,每一个众生都在追求着安乐,为什么会不期而...

吹灭心头火

报纸有一则这样的新闻:一个青年,因为追讨朋友欠他的...

学佛的人一定要学忍辱

嗔心,就是嗔恚无忍的心,为三毒之一。人若生了嗔心,...

菩萨法的修行核心

外道相善,乱菩萨法。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外道相善,...

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

佛陀成道之后,严格持守戒律,广为度化有缘众生。在弘...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慧眼观六道

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于最后一天夜里悟...

佛虽广受一切供养,但心中无增减

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在竺叉尸罗国的博罗吁罗村...

牛舌与哑巴

《法苑珠林》记载着一个故事。 说在唐朝武德年间,在大...

世界冰王的财富故事

有两个孩子从家中偷了一些水果和奶制品,跑到野外去玩...

【佛教词典】鸣噜捺罗叉

(植物)Rudrāksa,树果名。译曰天目。由叶之形取名。...

【佛教词典】摄法处苦

【摄法处苦】 p1458 瑜伽四十二卷九页云:摄法处苦者:...

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法喜

什么是禅?禅是一种良好的状态,禅翻译成中文为正思维...

人法圆融才能够行于中道

打七以来有不少人递了一些条子,提了一些问题,也谈了...

平凡决非浅陋

生活中,许多平凡的东西往往最重要。水和空气是平凡的...

最轻松的方式还是诚实

鲁宗道是北宋大臣,在他住处旁有个著名的仁和酒店,店...

圣严法师:慈悲没有敌人

可怜人、同情人、原谅人、爱护人、关怀人等,都可以算...

证悟是否一定要在人群中实践

问: 解悟跟证悟的差别何在?证悟是否一定要在人群中实...

一句佛号创造生命奇迹

宗实老和尚是黑龙江省大庆市人。九年前的剧烈心绞痛,...

悲智等运 严土利生——惟贤法师谈「人间佛教」思想

3月2日,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会长扩大会...

持念观音圣号,能从水难中逃生

十四无畏的第三是水难无畏。因为观世音菩萨已成就了水...

悭者,耽着法财不能惠舍

随烦恼二十:言悭者,耽着法财,不能惠舍,秘悋为性。...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释迦牟尼佛在菩...

泰国高僧阿姜查大德的精彩开示

★切记!你不是为了得到而禅坐,而是为了舍弃。我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