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轮回

2011/07/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什么是轮回

轮回又称流转、轮转、生死轮回,意思是众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死不已,像车轮一样转动不停,循环不已。 轮回的原因是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无知,无知产生“行”,各种不同的“行”产生不同的业力,业力的存在导致轮回。

轮回的概述

轮回并非释迦牟尼佛所创,婆罗门教中的轮回是说自我轮回于天、祖、兽三道中,就像人从一间房子走进另一间房子。

佛教轮回是指生死相续、业果相续而无常住自我,这种轮回观打破了婆罗门教的四种姓制度,强调众生平等,只是根据业报来轮回。

轮回的原因

轮回的原因就存在于十二因缘中,佛教认为主要是因为十二因缘的无明引起的,无明就是对事物的本来面目的无知,由于无知就产生了“行”,各种不同的“行”会产生不同的业力,正是因为业力的存在,才为轮回的进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轮回的形态和场所

关于轮回的具体形态,在《增一阿含经》中已提到“四生”的概念,即卵生、胎生、湿生和化生。其中的化生包括后来佛教中的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五道,五道的理论后来还增加了阿修罗道,成为六道。

佛教认为轮回的世界是由六道组成,众生就是在这六道中不断的流转轮回。

轮回理论的发展

部派佛教在十二因缘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世两重因果”的说法,是佛教早期比较细致的轮回理论。但佛教中的无我观念和轮回理论之间是不协调的,于是一些部派佛教就提出变相的“我”,认为它与五蕴非一非异。

大乘佛教则在轮回的六道之外,又加上了声闻道、辟支佛道、菩萨道、佛道等。由于大乘中观派强调事物的无自体,所以认为轮回最终并不具有实在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除贪离厄的鸽王

从前,佛有一世为鸽王,领众五百,常飞到国王的宫苑里...

出离心跟菩提心生起的标准

问: 出离心跟菩提心它生起的标准? 达照法师答: 出...

【推荐】前世虽有修持,现世又放逸,空留下无尽的遗憾

通常我们遇到一些逆境时都会说,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

三大轮回之根

今先说轮回二字之义,这轮回之义就是人间所共知的一句...

面对业力如何把握当下的自己

什么叫过去?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生命无量...

【推荐】先求认命,再求改造命运

《唯识学》上说:我们凡夫的执取,它不是普遍的,它是...

暇满人身最难得

生活在有机会听闻佛法的地方,这样的人身是无价的珍宝...

横截诸恶趣

带业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横截诸恶趣。这个横,注...

天台八教丨顿教

天台教法,主要有化法、化仪两大类的教化方式。藏、通...

锡杖的功用与表法意义

锡杖为比丘十八物之一,是比丘行路时应当携带的道具。...

如是我闻

我们在每部经典的开头,都看到这样四个字:如是我闻。...

「阿罗汉」的三层含义

第一杀贼: 意即杀掉烦恼之贼。阿罗汉在因地修行灭受想...

【佛教词典】金刚力士

与金刚神、执金刚、持金刚、金刚罗叉、密迹金刚等相同...

【佛教词典】望乡台

(传说)面如弓背,朝东西南三向湾,直八十一里,后如...

禅宗五家七宗——曹洞宗

曹洞宗宗名之由来 曹洞宗创始人良价(807-869)及其弟...

心理养生--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

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

思惟略要法--不净观

贪欲、嗔恚、愚痴是众生之大病。爱身着欲则生嗔恚,颠...

如何才能渡过欲爱之河呢

欲爱乃生死之河流,如何才能断除这欲爱之河流到寂静的...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依于妄念,调修法身 故于妄念起者任其起(《圆觉经》云...

星云大师《谈心的秘密》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很荣幸能够来到佛学研究风...

星云大师《为烟花女子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要向您投诉,烟花女子是被人轻贱...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每个众生都有他不同内涵的恐惧的理解与表达。对于一个...

舍利弗成佛的国土有什么特点

舍利弗尊者作为华光如来,他这一期的国土是一个净土呢...

揭秘东林大佛背后的故事

新闻的一则消息,把佛教界的一件盛事推到了风口浪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