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合十的意义

2011/08/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合十”,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为礼,以示敬意。

合十对佛教徒言,是最熟悉不过的招呼方式,合十的动作,不仅可以达到收摄内心的作用,也给人一种谦和的印象,是佛教徒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礼节之一。

甚至当我们感到紧张、焦虑或心浮气躁时,合十可以让我们平和、安定、集中注意力。这个把双手合长放在胸前的动作,看似简单,但是对平稳情绪很有效。

除了遇到人可以合十表示问候、打招呼之外,如果经过法师身旁、或穿越大殿佛前,也可以合十的姿态,稍稍欠身经过,表示自己的礼貌与尊重。此外,我们写信时,用「某某人『合十』」作为信末署名,也是一种表达谦逊、恭谨心意的好方法。 还有,当我们聆听长者大德说话时,也可以双手合十表示恭敬。如果谈话的时间较长。则可以把手放在腹前。改成操手(放掌)姿势,这样也能让人摄心,不会散漫没精神。

除了在大殿向佛菩萨顶礼,可以用问讯或礼佛的姿势表达心意之外,佛教徒平日在正式场合见到师父或长者大德,也可以五体投地行跪拜礼;但如果师父正在行走,或在吃饭、讲话、演说时,则可以用问讯的方式代替,同样能表达虔诚的心意。

合十或问讯,虽然是佛教徒长用的生活礼仪,但是透过肢体的动作,最终目的除了达到端正仪容的身仪之外,也是为了让心沉稳、安定,达到向内收心的效果。让自在、宁静的身心状态,与寺院的步调融合在一起。

〖动作解说〗

1.轻轻合起双掌,手指并拢,手肘自然弯曲,置于胸前约呈四十五度。

2.合双掌时,双眼下垂目光注视合掌的指尖,能够凝聚心神,排除妄念。

3.尽量放松,让气息往下沉,以达到逐渐安定的作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经书法宝迎请须知

一、迎请法宝须知 1.迎请法宝者,须生大恭敬心、感恩心...

佛学之宇宙论——四劫

佛典分世界之成坏为成住坏空四期,或称四劫。劫者,译...

佛法修学中的种种歧途

进了佛门之后,如果没有用功调伏烦恼,轮回中的可怕劲...

慧律法师《业与无明》

芸芸众生,一念无明,遮掩自性,困惑造业,由业受苦,...

大安法师:如何明辨是非邪正

问: 近来,有些居士专弘净土的音像与书籍在东北地区...

佛学常见辞汇(十三画)

【乱心】 散乱的心。 【乱善】 乱心所做的善事。 【...

「涅槃」与「往生」有什么区别

问: 在佛教为什么把人死了称为往生,但是又有听说过...

五戒与十善

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最初翻译的几部佛经中有...

「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是何意

我们所说的因果是指原因与结果。亦即指因果律。为佛教...

佛学常见辞汇(八画)

【法】 指一切的事物。一切的事物,不论大的小的,有...

普贤十忍

在《华严经、十忍品》里,普贤为菩萨摩诃萨提出十忍,...

三十七菩提分

三十七菩提分也叫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觉支等。指佛陀教...

【佛教词典】过量覆疮衣戒制意

亦名:覆疮衣过量戒制意 行宗记释云:“制意、犯缘,并...

【佛教词典】弘慈广济寺新志

凡三卷。清代湛祐撰,然丛辑。收在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

佛为何说「富贵学道难」

问: 四十二章经里面有佛说二十难,其中之一是富贵学...

学佛的三种目的

学佛的目的总结起来有三种: 一是追求今生的福报。 健...

什么是般舟三昧

各位有缘,阿弥陀佛,在净土法门中,有一种特别的修法...

七心诀

心善 善良是养生的一大营养素。一个人行善事,能经常...

圣严法师《在家信徒的三皈五戒》

作为一个在家的佛教信徒,和非信徒之所不同的,即是归...

觉得唯识学很沉重,可以看看《楞严经》

我个人学《法华经》有一段因缘,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读...

人生三十年

在警卫森严、阴风凄凄的阎王殿上,阎罗王威武地高坐在...

宣化上人:要真正忏悔,痛改前非

疮痔瘘,在中国有这么一句俗语:十男九痔;十个男人,...

如何成就一心不乱

九心住(欲界定) 一、内 住 于一切外境摄心令住内境。...

声声木鱼的力量

大约二十一年前,本人有一天和一位朋友在苏州近郊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