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人不要只重数目而不重质量

净界法师  2024/03/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人不要只重数目而不重质量

净土宗目前念佛的人,最大的问题点就是只重数目而不重质量。

我们会很容易地把佛号创造出来,因为佛号只要经过念诵听,自己创造声音,你自己再听回去,自念自听,这个佛号就成立了。但是作为一个“阿弥陀佛”的音声,它是不是真实地跟弥陀的本愿产生一种感应的作用,这个就没人知道了。所以,我们现在只注意创造佛号而不知道去引导佛号。我们必须把佛号引导到弥陀的本愿,所谓的感应道交,这样的佛号才有真实力量。

那么,我们要怎么样创造一个真实的佛号,一个能够跟弥陀感应道交的佛号呢?这一点我们简单地说明一下。

佛教的人生观,它解释人生主要是从因缘的角度开显出来——诸法因缘生。我们今生所出现的所有的现象,跟你过去的因缘是有关系的。为什么有些人今生快乐的时间很多,有些人一生当中充满了痛苦?这都是有它的规则,有它的章法的,就是他过去生的因缘创造了今生的快乐跟痛苦。

所以,在佛教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谁能够在今生掌握因缘,就掌握了自己的来生。你今生的结果是前生的因缘创造的,由此类推,那么你今生的因缘又创造了来生。所以佛教的因缘观是隔代受报,叫三世因缘,过去决定今生,今生决定来生。所以,从修行的角度,你要掌握你的来生,你一定要掌握你今生的因缘。

今生的因缘分成两块:第一个,外因缘;第二个,是内因缘。

什么叫外因缘呢?就是我们过去生的善恶业力这一部分,这个业力会不断地出现生命的结果。比方说,你今生会做谁的儿子、你今生会做什么事业、你会活多久、你会跟谁组成家庭等等。这种外因缘,在佛教里面的态度只有两个字,叫作认命。其实,外在因缘对你的影响不大,因为它是暂时的,它总会过去,我们没有必要在外在的因缘花太多时间。

所以,你看佛陀告诉我们怎么去面对外在的因缘,他告诉你: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第一个,它生灭变化;第二个,它虚伪无主,你不能掌控。所以你不要把精神体力放在外因缘,因为它总会消失掉。

佛法的重点在内因缘的修学,就是你的思想,因为你的思想会产生一种相续的力量,这是最可怕的。业力会给你短暂的痛苦,但是思想会给你长久的痛苦,会让你生生世世根本无法自拔,如果你思想不改造的话。

所以,从净土土宗的角度,我们怎么样从一种娑婆世界的思想而提升到一种净土的思想,是很关键的。按照正常的情况,我们每一个人来娑婆世界投胎,我们的思想只有两种:一种是善的思想,一种是恶的思想,一种对立的思考。如果你善的思想是主流,你就是一个好人;如果你是恶的思想为主流,那么你就是一个坏人,来生就痛苦。

所以,按照正常情况,一般没有经过佛法的调整、训练的人,是只有善恶的思想,这种人是不能往生的。因为你的思想是随顺于娑婆世界,你的思考模式是往娑婆世界的因缘走的,所以你的佛号也只能往娑婆世界跑。

净土宗的概念不是只有创造佛号,而是你必须把那种善恶的思想提升到一种忆佛念佛的思想,这个很关键。当你心态准备好的时候,每一句佛号都是“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不可思议”,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如果你没有准备好,那么这个佛号也就是一个结缘的力量而已,它不能启动一种往生的功德。

所以,我们现在要从娑婆世界的善恶思想的概念,变成一种超越善恶的、一种往生的概念。这当中有两个法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叫作皈依,一个叫作智慧。所以,我们这次有三堂课,就是告诉大家一件事情,我们临命终提起佛号的时候,是两种力量的作用:一个是你心灵的力量,一个是佛陀的力量。所以你临终的时候提起佛号,是心力跟佛力的结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善业一停止,恶业就要当头了

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家那里有个木匠,他讲你们这站的笔直...

阿弥陀佛因地发愿之因缘

阿弥陀佛因地发心修道,启建大愿的过程,在诸多净宗经...

人趣之因与果报

一、人趣之因 (1)负债者互相追债 就是生了不肖子,要...

净界法师:净土宗学人如何对待器官捐赠

站在净土宗的角度,基本上是不鼓励大家器官捐赠,因为...

疑根致懈怠,懈怠致放逸

有的人念佛念得有气无力,念念念呢,觉得是不是真有阿...

脱离不了过去,就失掉了未来

大乘佛法成就清净之后,他要产生愿力,这个就是修假观...

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

玉峰法师行持虽好,见理多偏。即如念佛四大要诀,其意...

张抡的奏折

宋代官员张抡。不清楚他的出身。官至浙西的副都总管。...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五阴的本质,到底是真还是妄呢

我们看丙二的迷真起妄: 丙二、迷真起妄 真本无阴 佛告...

如何提高我们的管理能力

问: 有没有好方法,能提升我们这些人的管理能力,也...

忏悔业障的方法和要点

忏悔的方法在很多经典中都有记载。其中最有名的是《大...

菩提心是修行的根本

什么叫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觉悟心和愿力心。菩提心,...

【佛教词典】名句文

(术语)诠体为名,显义为句,此二者所依之音声屈曲及...

【佛教词典】家悭

【家悭】 p0940   集异门论十一卷十四页云:云何家悭...

大安法师:学佛后患病对佛法失去信心,要怎么解决

问: 我有一兄长,在患精神分裂症之前修学过佛法,但...

念佛必须认真念,才能念出工夫

念佛必须认真念,才能念出工夫来,才有证得一心不乱的...

认输不是自甘消沉

认输,就是正视现实,实事求是,不抱任何偏见地正确地...

「随缘」与「攀缘」本质上的不同

问: 随缘与攀缘如何解释? 大安法师答: 这两个概念有...

妄念不生,自然健康长寿

离欲上人 古来,我佛度人,无非就是断除妄念。自我披剃...

在家庭工作中修行

汝上有老母,下有眷属,当以勤心照顾店铺为事。所言修...

安贫乐道,惟慧是业

现在我们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让你学知识技能,把人生...

圣严法师《人的三世因果观》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乃说...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都应恭敬出家人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做多大的善事,见到出家人,都...

惟贤长老《现代社会提倡药师佛法契机契理》

一、念佛必须要与现实人生相结合 念佛如果不修福德智...

十三岁长斋念佛,二十岁成就肉身不腐

民国蒋妙静居士,江苏常熟人,蒋炳坤的小女儿。生来聪...

如何保持内心清净

问: 面对这缤纷的世界,如何保持内心清净? 大安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