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息诤因缘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说息诤因缘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舍摩迦子聚落之中,坐夏安居,诸苾刍众去佛不远亦各安居。时,有沙门名曰尊那,在惹卢迦林中坐夏安居。彼有外道尼乾陀惹提子,是极恶者忽尔命终。彼尼乾陀有子,欲于沙门而兴斗诤,作如是言:「我之法律唯我自知,非汝所知;汝之法律唯汝自知,亦非我知。我所有法皆悉如理,汝所有法一切非理;和合法是我,不和合法是汝。汝诸所说,前言纵是后言即非,后言或是前言即非,诸有语言皆无义利亦无所取,虽广所说不能解脱,亦不能知最上实义。谓沙门所说不同我法,云何能令我起解心?」彼尼乾陀子故作是语起破坏事,欲兴斗诤损减力能,以苦恼缘坏安乐法。以是因缘,欲于沙门清白法中起不善业,而兴斗诤种种破坏,生我慢心而谓胜他,乃言:「沙门诸有所说,皆非法律,不正了知、不能出离,于菩提道不能趣向,汝师非是如来、应供、正等正觉。」

尔时尊那沙门坐夏既满造衣已竟,即离是处,着衣持鉢次第而行,往舍摩迦子聚落之中。到已收衣鉢洗足,而诣尊者阿难所,头面礼足退住一面。是时尊者阿难问尊那沙门言:「尊那!汝于何处坐夏安居?复以何缘而来至此?」

尊那白言:「尊者!我在恶处惹卢迦林中坐夏安居。彼有外道尼乾陀惹提子,是极恶者忽尔命终。尼乾陀有子,欲于沙门而兴斗诤,乃至彼言,汝师非是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我以是缘,故来至此。」

阿难告言:「尊那!我知是事,以佛世尊不在众中,故有外道欲兴斗诤。而汝今时不得与诤,若起斗诤即不能利益多人,复令多人生诸苦恼,乃至诸天人众悉无利益咸生苦恼。如汝尊那所说事等,唯佛世尊而悉知见。我今与汝同诣佛所,具陈上事。」

尊那白言:「善哉尊者!若得见佛我获大利;又于佛所,或得听闻甚深正法。」

时尊者阿难即与尊那沙门同诣佛所,到已各礼佛足退住一面。时尊者阿难前白佛言:「世尊!此尊那沙门,在惹卢迦林中坐夏安居。彼有外道尼乾陀惹提子,是极恶者忽尔命终。尼乾陀有子,欲于沙门而兴斗诤,乃至彼言,汝师非是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以是缘故来语于我。世尊!我时谓尊那言:『以佛世尊不在众中,故有外道欲兴斗诤。而汝今时不得与诤,若起斗诤即不能利益多人,复令多人生诸苦恼,乃至诸天人众悉无利益咸生苦恼。』」

佛言阿难:「汝见何缘,乃言:『佛不在众,有外道辈起斗诤事。』邪?」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于一时,见二苾刍佛所称赞。是二苾刍善持律法,威仪次序在一处行,我时见已乃谓彼言:『汝二苾刍,不应如是现威仪相。佛不在众,或有外道,见是相已起斗诤事。若斗诤起,即令多人乃至诸天人众,悉无利益咸生苦恼。』我忆此缘,故为尊那作如是说。」

佛言阿难:「于汝意云何?」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于是事不能了知。」

佛言阿难:「我以自智现成正觉,于其中间广说诸法,谓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如是等法,我所宣说悉知悉见。阿难!多诸外道于苾刍众而兴斗诤,此斗诤缘,汝能知不?」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不能知。」

佛言阿难:「谓有苾刍,于戒有增或时有减,威仪有增或时有减。阿难!若戒及威仪有增有减,即失常法;随所行处,乃有外道,见是事已即起斗诤。若斗诤起,即令多人乃至诸天人众,无所利益咸生苦恼。何以故?阿难!诸外道尼乾陀辈,非一切智亦非真实,于一切处一切所见悉不清净,是故常乐起斗诤事。阿难!当知诸苾刍众诤事起时,由有种种斗诤根本。」

阿难白佛言:「善哉世尊!善哉善逝!今正是时,愿佛宣说斗诤根本,令诸苾刍闻已忆持常离过失。」

佛言阿难:「汝等谛听!如理作意,如善记念,今为汝说。阿难!若有苾刍起忿恨心,由忿恨故,乃于师长不生恭敬尊重等心,亦复不能承事供养;由不恭敬彼师长故,即不见法;以不见法故,于苾刍众中不正观察;由不正观察故,乃兴斗诤;由斗诤起故,即令多人乃至诸天人众,悉无利益咸生苦恼。又有苾刍,于内于外悉计为有,作实观察注意积集,喜为邪恶、极恶作意,勇发邪勤、出邪妄语,引起斗诤。如是妄念不正知,起不相应,乃至于斗诤缘不能断灭。阿难!如是等事为斗诤根本,是故生诸苦恼。苦恼因者,谓由先起忿恨心故,如是复起覆、诳、谄、嫉、悭、无惭无愧、不正知、见取等,及诸执着邪妄忆念。以如是等诸恶因缘故,乃于师长不生恭敬尊重等心,亦复不能承事供养;由不尊敬彼师长故,即不见法;以不见法故,即于苾刍众中不正观察;由不正观察故,乃兴斗诤。

「阿难!如先所说,如是等缘皆是斗诤根本。以此缘故,若斗诤起时,有七种灭诤法。如我所说,阿难!诸有诤事,若已起、若未起悉能息灭。何等为七?所谓现前毗尼,忆念毗尼,不痴毗尼,自言治,多人语,知所作,如草覆地;是为七种。

「云何名为现前毗尼灭诤法?阿难!所谓一人为一人说法毗尼,一人为二人说、一人为多人说、一人为大众说,现前成四;二人为一人说法毗尼,二人为一人说、二人为多人说、二人为大众说,现前成四;多人为一人说法毗尼,多人为二人说、多人为多人说、多人为大众说,现前成四;大众为一人说法毗尼,大众为二人说、大众为多人说、大众为大众说,现前成四。如是名为现前毗尼灭诤法。以此法故,能令诤事而得息灭。

「云何名为忆念毗尼灭诤法?阿难!谓有苾刍随犯罪已不自忆念,余苾刍谓言:『汝犯是罪,应当忆念,于大众中求哀大众,作忆念毗尼。』是苾刍即入众中求哀大众,作忆念毗尼。是时大众如大师教,与作忆念毗尼。是苾刍得出罪已,息灭诤事。如是名为忆念毗尼灭诤法。以此法故,能令诤事而得息灭。

「云何名为不痴毗尼灭诤法?阿难!谓若苾刍痴狂心乱、痛恼所缠,虽复多闻不能顺行,于所闻法翻谓杂说,作是言已捨众而去。是苾刍,后时还得本心,余苾刍谓言:『汝犯是罪,当入众中求哀大众,作不痴毗尼。』是苾刍即入众中求哀大众,作不痴毗尼。是时大众如大师教,与作不痴毗尼。是苾刍得出罪已,息灭诤事。如是名为不痴毗尼灭诤法。以此法故,能令诤事而得息灭。

「云何名为自言治灭诤法?阿难!谓若苾刍不知罪相,言广知广解,复于众中发如是言:『尊者!我于利养难所得故。』余苾刍谓言:『汝于罪相不知不解,言广知广解,汝犯是罪,当于众中求哀大众,悔谢其罪。』是苾刍即入众中,求哀大众而自悔责。是时大众如大师教,与自言治法。是苾刍得出罪已,息灭诤事。如是名为自言治灭诤法。以此法故,能令诤事而得息灭。

「云何名为多人语灭诤法?阿难!谓若二苾刍共一住处,诤事忽起,出种种语广兴诤论,各执一言,有言是法、有言非法,有言是毗尼、有言非毗尼,有言是有罪、有言非有罪。是二苾刍,诤事起时息灭者善。若不息灭,此二苾刍离本住处异处兴诤。离是处已,能于中路息灭者善。若不息灭,即多苾刍众共为灭诤:有以经为分别说者,有以律为分别说者,有以摩怛里迦为分别说者。以是多人为分别说故,是二苾刍诤事息灭。如是名为多人语灭诤法。以此法故,能令诤事而得息灭。

「云何名为知所作灭诤法?阿难!谓若苾刍随犯罪已,自知有犯,或语他人、或不语人,而自思念已,诣余苾刍所,脱去革屣,于苾刍前偏袒一肩右膝着地,三称己名及自族氏:『我犯是罪不敢覆藏,来尊者所求哀忏悔。唯愿尊者布施欢喜。』时彼尊者即听忏悔。是苾刍得清净已,彼尊者言:『汝见是罪相不?』苾刍答言:『我已见是罪相。』尊者复言:『汝当如法奉持律仪。』苾刍答言:『我今如法奉持律仪。』如是三说。如是名为知所作灭诤法。以此法故,能令诤事而得息灭。

「云何名为如草覆地灭诤法?阿难!谓诸苾刍众共在一处,互起斗诤分两朋住。时一朋中,耆年者耆年者一处,知法者知法者一处,上首者上首者一处。于是朋中有苾刍,为利养故而起诤事。起诤事已,于自众中作如是言:『某处白衣舍利养易得,我于彼中如法律说。有余苾刍,以是缘故于我起诤。诸大德!若我以是事故犯诤罪者,愿诸大德捨我是罪,乃至我故入白衣舍亦悉听忏除,犯突吉罗罪故。我从今已往不作是事,若有所作,当于诸大德所求哀忏悔,我有所作不敢覆藏。』是苾刍作是忏时,而自朋中唯一苾刍不听许忏。时彼苾刍即入他朋,脱去革屣偏袒一肩,从耆年上座次第问讯已,还至上座前右膝着地合掌而住,即白众言:『诸大德!某处白衣舍利养易得,我于彼中如法律说。有余苾刍,以是缘故于我起诤。我即于自众中如法求忏,时我众中有一苾刍不听许忏,我故来此求哀忏悔。诸大德!若我以是事故犯诤罪者,愿诸大德捨我是罪,乃至我从白衣舍出,亦悉听忏除,犯突吉罗罪故。我今于诸大德前求哀忏悔,我有所作不敢覆藏,愿诸大德听许我忏,布施欢喜。』时彼大众即听许忏。是苾刍得清净已,彼上座谓言:『汝见是罪相不?』苾刍答言:『我已见是罪相。』彼上座复言:『汝当如法奉持律仪。』苾刍答言:『我今如法奉持律仪。』如是三说。时他朋中亦如此朋,耆年者耆年者一处,知法者知法者一处,上首者上首者一处。于是朋中有苾刍为利养故而起诤事。起诤事已,于自众中作如是言:『某白衣舍利养易得,我于彼中如法律说。有余苾刍,以是缘故起斗诤事。』如是乃至第二第三问答等事,广如前说。阿难!彼彼苾刍知自有犯往来陈忏已,互相见时恭敬问讯,息灭诤缘止诸语论,无复少法而起分别。如是名为如草覆地灭诤法。以此法故,能令诤事而得息灭。阿难!如是等七灭诤法,汝诸苾刍应当记念。

「复次,阿难!有六种和敬法。汝等谛听,如理作意,如善记念,今为汝说。何等为六?所谓于其身业行慈和事,常于佛所净修梵行,于诸正法尊重礼敬、如理修行,于苾刍众和合共住,此名身业和敬法。复于语业,出慈和语无诸违诤,此名语业和敬法。复于意业,起慈和意无所违背,此名意业和敬法。又复,若得法利及世利养悉同所受,或时持鉢次第行乞,随有所得饮食等物白众令知,与众同受勿私隐用,若众同知者即同梵行,此名利和敬法。又复于戒不破不断,戒力坚固离垢清净已,知时知处普徧平等,应受施主饮食供养,如是净戒同一所修、同所了知、同修梵行,此名戒和敬法。又复若见圣智趣证出离之道,乃至尽苦边际,于如是相如实见已,同一所作、同所了知、同修梵行,此名见和敬法。如是等名为六和敬法。

「阿难!如先所说斗诤根本,汝诸苾刍应当断除,于七灭诤法应当了知,诸有诤事若已起、若未起,悉令息灭已,同修六和敬法。汝诸苾刍!若如是行,乃于东西南北,随往方所若行若止,令汝苾刍悉得安乐、离诸诤事;乃至我涅槃后,亦复令汝诸苾刍众,于一切处常得安乐,如我现在住世说法教化众生等无有异。」

佛说息诤因缘经


上篇:佛说分别布施经

下篇:佛说泥犁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阿含部目录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佛说圣法印经

佛说圣法印经(天竺名阿遮昙摩文图)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

长阿含十报法经

长阿含十报法经卷上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佛说乐想经

佛说乐想经 西晋月支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鸯掘摩经

佛说鸯掘摩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旧城喻经

佛说旧城喻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

【注音版】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经

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经...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大智舍...

佛说圣法印经

佛说圣法印经(天竺名阿遮昙摩文图)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

佛说普门品经

佛说普门品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安乐集

安乐集卷上 释道绰撰 此《安乐集》,一部之内总有十二...

佛说旃陀越国王经

佛说旃陀越国王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 一时,...

【注音版】诵经起诵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

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佛度憍陈如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后,便前往王舍城宣说佛法,以度化...

但以迷而未悟,故长作众生

众生心性,与佛无异。但以迷而未悟,故长作众生。华严...

念佛如同醒梦

【原文】 今念佛求生净土,正返迷归悟,至圆至顿,概以...

电脑族应常吃的食物

整天忙于电脑前工作的人群易受亚健康影响,工作是无法...

母亲离世的警醒

我出生在一个佛化家庭,家里三代人都有佛教徒,因此我...

只念佛不学其他经典可以吗

问: 有很多人动员我们,不要学《金刚经》、《楞严经》...

此中缘相差别者,谓即意中我执缘相

【此中缘相差别者,谓即意中我执缘相。】这个缘相差别...

圣严法师《佛在心中、口中、行为中》

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我们的行为中,也就是佛在我...

关掉生死业力的开关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前面是一个...

天将降祸于人,必先厚其福而报之

老子曰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宇宙的法则天之道,如拉弓...

佛说骨节烦疼因缘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时,有五百位大比丘众随侍在侧,皆是...

念这个咒可以给菜地除虫

今时有一些人,夏夜多蚊,便打DDT。种菜、种花生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