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十一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十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恶者障法品第十一之一

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先已说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多法者诸善男子、善女人所有功德。而彼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法门时,将无恶魔为难事耶?」

佛告尊者须菩提言:「如是,如是!甚多。须菩提!有诸恶魔而为难事,于一切时伺求其便。」

须菩提复白佛言:「如佛所说诸难事者,其相云何?」

佛告须菩提:「若有住菩萨乘修习此般若波罗蜜多法者,欲为他人说此法时,不即为说及说不止,应当觉知是为魔事。又复,若说法者于说法时,生其我慢贡高心者,应当觉知是为魔事。若有人书持读诵此法门时,生轻慢心而戏笑者,应当觉知是为魔事。若有诸持法者心生散乱,应当觉知是为魔事。若有诸持法者互相非说,应当觉知是为魔事。若有诸持法者,记念不明多所忘失,应当觉知是为魔事。若有诸持法者,互相障碍不能和合,于此法门不生敬信,应当觉知是为魔事。若人书持读诵此法门时,于自诸根不能调伏,应当觉知是为魔事。若有诸听法者忽作是念:『我于此般若波罗蜜多法中,不得其味、无所解了。』弃舍此法从座而起,应当觉知是为魔事。又听法者若作是念:『此般若波罗蜜多法中,不为我等说授记事,我不能生清净信解。』念已弃舍从座而起,应当觉知是为魔事。又听法者若作是念:『此般若波罗蜜多法中,不说我名、不说我等所住城邑聚落方处,及不说我所生族姓父母名字,以是因缘不能听受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我当弃舍。』随所起念,即于若干劫数有所退堕。后复以其胜因缘故,于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还得修习。何以故?诸菩萨摩诃萨若不听受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即不能成就世间、出世间法。是故,须菩提!若起退失心者,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若有住菩萨乘者,不能于此般若波罗蜜多法中求一切智智,而返于彼声闻、缘觉法中,修习趣求一切智智者,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若有人欲学欲成就世间、出世间法,而不学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返于声闻、缘觉法中而生趣求。须菩提!若不学般若波罗蜜多法者,即不能成就世间、出世间法。是人起颠倒慧,于此般若波罗蜜多法中,不能修习如实了知,弃舍根本取其枝叶。须菩提!如世有人饥行求食,弃舍其主而返于彼作务人所求索饮食。须菩提!未来世中所有退失菩萨法者诸善男子、善女人亦复如是,弃舍般若波罗蜜多一切智智根本法门,而返于彼声闻、缘觉法中取其枝叶。须菩提!此因缘者,应当觉知是为魔事。何以故?是人少智少慧,谓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不能至彼一切智智,以是因缘而生弃舍,返谓声闻、缘觉法门即能成就一切智智,是故于中取其枝叶。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当觉知如是等相,觉已远离,不应于中爱乐修学,如是学者非所相应。若有爱乐声闻、缘觉法者,即如是学。云何彼等如是学耶?须菩提!所谓声闻法中而但修习调伏我相,证得我空寂静涅盘,自谓已得究竟果法,不能于彼最上法中精进修行,亦复不能广为众生作大利益,是故菩萨摩诃萨不应如是学。云何名为菩萨学耶?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所行所学,皆自安住如实法已,广修一切相应善根,普摄世间无量无边一切众生,悉令安住真如实际,一一证得最上涅盘,是即名为菩萨学法。

「复次,须菩提!譬如有人欲观其象,虽复得见,不能真实观其形相,是人即自返寻象迹观取象相。须菩提!于汝意云何?是人为智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告须菩提:「未来世中,所有退失菩萨法者亦复如是。是人先已安住菩萨乘中,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虽复修习,不能于中请问其义,不能如实了知胜行,于此法门生弃舍心。以弃舍般若波罗蜜多故,即不能取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是故返于声闻、缘觉法中取证涅盘,自谓已得究竟果法。须菩提!此因缘者,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譬如世间诸求宝人,诣彼大海欲求珍宝,到已不能于大海中採取其宝,而返于彼牛迹水中求诸珍宝,自谓与其海水相等。须菩提!于汝意云何?是人为智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告须菩提:「未来世中,所有退失菩萨法者亦复如是。是人先已安住菩萨乘中,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虽复修习,不能于中请问其义,不能如实了知胜行,于此法门生弃舍心,而返于彼声闻、缘觉法中,爱乐趣求调伏我相,取证我空寂静涅盘,所谓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及缘觉果。于诸果中见如是法、证如是理,得诸漏尽、心善解脱,彼彼果中而得离系。须菩提!此因缘者,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即不生如是心。何以故?而诸菩萨已得安住大乘法中,被精进铠作大庄严,长时修习诸波罗蜜多相应法门,悲愍世间,广为众生作大利益。是故,须菩提!所有心不调柔、起颠倒慧,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不能修习,不觉不知生弃舍心,不能安住菩萨法中,不与诸波罗蜜多胜行相应,但乐声闻、缘觉法者,当知此等皆是善根未成熟者。

「复次,须菩提!又如世间有巧业者,本欲造立如天帝释殊胜宫殿,而返度量日月宫殿大小分量。须菩提!于汝意云何?彼日月宫殿,能胜帝释妙宫殿耶?」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告须菩提:「未来世中,所有退失菩萨法者亦复如是。是人先已安住菩萨乘中,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虽复听受修习,不能于中请问其义,不能如实了知胜行。由不了故,于此法门生弃舍心,而返于彼声闻、缘觉法中,爱乐趣求调伏我相,取证我空寂静涅盘,自谓已得究竟果法。须菩提!此因缘者,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又如有人乐欲见彼转轮圣王,虽复得见,不能真实观其色相威神福德,而返观彼诸小王等所有色相,自谓与彼转轮圣王等无有异。须菩提!于汝意云何?彼转轮圣王色相威德,与诸小王为相等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告须菩提:「未来世中,所有退失菩萨法者亦复如是。是人先已安住菩萨乘中,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虽复听受修习,不能于中请问其义,不能如实了知胜行。由不了故,于此法门生弃舍心,而返于彼声闻、缘觉法中爱乐趣求。须菩提!此因缘者,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如来为诸菩萨摩诃萨故,而以种种善巧方便宣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令诸菩萨于中修学,即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须菩提!是故如来以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为诸菩萨摩诃萨如理表示、如实教授、如所利益、如理生喜,趣入安住胜义法门,令诸菩萨摩诃萨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须菩提!如是住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于此大乘法中已安住者,设复弃舍而返于彼声闻、缘觉下劣乘中起趣求心。于汝意云何?是人为智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告须菩提:「此因缘者,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又如有人饥渴所逼周行求食,见彼百味精妙饮食,生弃舍心而不能取,返取于彼六十日饭,食已爱乐。须菩提!于汝意云何?是人为智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告须菩提:「未来世中,所有退失菩萨法者亦复如是。是人先已安住菩萨乘中,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虽复听受修习,不能于中请问其义,不能如实了知胜行。由不了故,于此法门生弃舍心,而返于彼声闻、缘觉法中爱乐趣求。须菩提!此因缘者,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又如有人见彼无价摩尼珠宝即不能取,而返取其水精之宝,自谓与彼摩尼珠宝等无有异。须菩提!于汝意云何?是人为智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告须菩提:「未来世中,所有退失菩萨法者亦复如是。是人先已安住菩萨乘中,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虽复听受修习,不能于中请问其义,不能如实了知胜行。由不了故,于此法门生弃舍心,而返于彼声闻、缘觉法中求一切智,自谓与彼菩萨法门等无有异。须菩提!此因缘者,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若有人书写受持读诵演说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时,若进若退其心散乱,一一当知皆是魔事。」

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多为可书写耶?」

佛言:「不也,须菩提!般若波罗蜜多非文字可得,所有文字但为显示此法门故。而般若波罗蜜多离文字相,毕竟于文字中求不可得。若有人作是言:『我书文字即是书写般若波罗蜜多。』须菩提!此因缘者,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若有人书持读诵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时,心不专一起诸思念,所谓:城邑聚落园林池沼,父母师长及诸亲友,自身他身若内若外,一切所有饮食衣服,卧具医药,歌舞戏笑,苦乐忧喜爱非爱境乃至贪瞋痴等。如是种种起思念者,一一当知皆是恶魔作诸障难,使令行者心生散乱,不得于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书持读诵。须菩提!此因缘者,应当觉知是为魔事。是故诸菩萨摩诃萨觉已远离,不令诸魔伺得其便。

「又复,若人书持读诵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时,思念王事,以此因缘而为障难,是故不能于此法门书持读诵,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又复,若人书持读诵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时,筹计财宝资生等物,以此因缘而为障难,是故不能于此法门书持读诵,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又复,若人书持读诵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时,思念世间语言章句,以此因缘而为障难,是故不能于此法门书持读诵,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若有人书持读诵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时,有诸恶魔现苾刍相,来住其前作如是言:『我有法门汝等当学,如是书写受持读诵如是修习,即能至彼一切智果。』须菩提!此因缘者,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若有住菩萨乘者,乐欲通达菩萨摩诃萨善巧方便者,不能于其菩萨法中如实了知,而返于彼声闻、缘觉法门起趣求心,是人知彼法中亦说空、无相、无愿,谓与菩萨法门等无有异。须菩提!若欲了知菩萨摩诃萨善巧方便最胜智者,应当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中如实趣求,若复于余声闻缘觉法门而修习者,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若听者乐闻,说者懈倦,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又复,若时说者乐说,听者懈倦,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又复,若时彼听法者,乐欲听受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听已书写读诵,而说法者不即为说,以戏论心说余经法。由此因缘不能和合,令听法者不得般若波罗蜜多书持读诵,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又复,若时彼说法者心不懈退,乐欲宣说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而听法者住于异方。以此因缘不能和合,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又复,若时彼说法者少欲欢喜,离无义语忻乐说法,而听法者身力疲懈心识惛重。以此因缘不能和合,不得般若波罗蜜多书持读诵,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又复,若时彼听法者有信乐心欲闻此法,而说法者作诸留难不欲为说。以此因缘不能和合,令听法者不得般若波罗蜜多书持读诵,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又复,若时彼听法者欲闻此法,而说法者诵习不利,听者不喜乐闻。以此因缘不能和合,不得般若波罗蜜多书持读诵,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又复,若时彼说法者乐欲为说,而听法者以余缘故不乐听受。由此因缘不能和合,不得般若波罗蜜多书持读诵,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又复,若时彼说法者乐欲说法,而听法者睡眠所覆,惛重疲懈不能听受。以此因缘不能和合,不得般若波罗蜜多书持读诵,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又复,若时彼听法者乐欲闻法,而说法者睡眠所覆,惛重疲懈不乐说法。以此因缘不能和合,不得般若波罗蜜多书持读诵,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若有人书持读诵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时,或有人来作如是说:『汝等当知,地狱、饿鬼、傍生及阿修罗,彼彼趣中有种种苦,如是苦受应当远离,不如修习出诸趣类尽苦边际取证涅盘。』须菩提!作此说者,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若有人书持读诵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时,或有人来作如是说:『诸天界中有胜妙乐,所谓欲界有五欲乐,色界有禅定乐,无色界有寂灭定乐。如是诸乐皆悉有为无常,败坏诸相毕竟无实,三界悉空诸法无我,汝诸智者应当了知,不如取证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得是果已不复更受后身。』须菩提!作此说者即为障碍菩萨胜行,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若说法者独止一处,心念徒众,即作是言:『若人有能随从我者,我即当与般若波罗蜜多。不随我者,我不与其般若波罗蜜多。』有诸善男子等,为求法故尊重正法,尔时各往随从法师。而彼法师忽于异时,心不乐欲为诸徒众说般若波罗蜜多,即当往诣饥馑枯涸、虎狼虫兽、盗贼怖畏诸险难处。时彼法师告徒众言:『诸善男子!此处饥馑险难极甚怖畏,汝等何能受是苦耶?应自筹量无宜后悔。』其说法者以此微细因缘方便,远离诸听法众。尔时诸人知是事已,互相谓言:『此远离相,非与般若波罗蜜多相。』是故诸人各各退还,不复随从。须菩提!以是因缘不能和合,不得般若波罗蜜多书持读诵,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若说法者,或时欲诣极大怖畏诸恶虫兽非人聚中,或诣饥馑枯涸险难等处,谓听法者言:『诸善男子!汝等当知,我所往处极大险恶,汝等不应随从于我。』须菩提!说法者以是微细因缘方便远离,诸听法者不能和合,不得般若波罗蜜多书持读诵,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若说法者于亲友家常所往返,而于后时谓听法者言:『我有亲族,汝等应往求乞所须饮食衣服受用等物。』由此因缘,妨废听受般若波罗蜜多法门,是故不得书持读诵,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佛告须菩提:「如是等相,一一当知皆是恶魔作诸方便而为障难,欲令诸修菩萨法者,不得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听受修习、书持读诵。是故诸修菩萨法者,于一切时常所觉知,觉已远离,令彼诸魔不得其便。」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十一

 

上篇: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下篇: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般若部目录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上都大兴善寺三藏沙门智慧轮奉 ...

佛说遍照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徧照般若波罗蜜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观世...

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

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等译 如是我...

治禅病秘要法

治禅病秘要法卷上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治阿练若乱心病七...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大吉祥天女增长财物品

金光明最胜王经大吉祥天女增长财物品...

【注音版】自誓受八关斋戒法

自誓受八关斋戒法...

摩诃摩耶经

摩诃摩耶经卷上(一名佛昇忉利天为母说法) 箫齐沙门释...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

人天眼目

人天眼目序 予游方时。所至尽诚。咨扣尊宿五宗纲要。...

佛说萨鉢多酥哩踰捺野经

佛说萨鉢多酥哩踰捺野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

【注音版】大宝积经陏伽长者会

大宝积经陏伽长者会...

【佛学漫画】既然明白世间是苦,为何不把苦卖掉

如此的贫妇,对净土法门一无所知,只是念佛数年就能预知...

【推荐】自私到头是愚笨

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别人,这就是自私。 世界上一点都...

【推荐】每个学佛人都要学会算这三笔帐

普通人的心态就是人对我好,我则生感激报恩之心;人对...

【推荐】不要被第二支毒箭所伤

昨晚正在给家里的花花草草重新安置一个小家,只听得客...

水泡花蔓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诸位大家吉祥。我们又在道场白华庵,今...

「修持法」和「供养法」的利益和妙用

问: 各个法门有修持法和供养法。请细说这二种法的利...

你到寺庙里干什么来了

现在有好多居士都愿意到庙里面住一住。他们来的目的也...

想要获得尊重一定要先尊重他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自然人恒敬之。在你想要得到别...

残经与破损佛像的处理方法

残经不能修补,烧掉没有罪过。如果是还可以看,可以修...

吃肉时如何善用其心

有人这样问过我说:师父,我现在还不能忌口。(所谓不...

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隐居在山林中。但是,...

欲望的过患

《楞严经》上佛说: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